往昔歡笑,來日記取—寫給軍校生的一封信

本人1994年出生,2012高考軍校入伍,2017年畢業,現已工作半年多,由於許多後輩在我發表了張毅: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文章後,依然有許多問題諮詢,現將軍校生活的答覆建議總結成七句話,感謝大家在知乎上對我的關心厚愛,特別是陪我一路走來的關注者,你們是我負重前行的動力來源。

一、 學習依然是第一位,保持對學習的熱情

也行你會認為,學習再好有啥用啊,現在基層還不是反智主義,也行你會認為,學得好不如跑得快,人緣好,可你想過沒,大部分的軍官在中年還是回歸社會,社會需要一門技術來生存,公務員現在的改革趨勢也是向專業化發展。加上以後轉業安置政策未知,求人不如求己,我遇到過團職幹部自主擇業過司法考試進律師事務所的,也遇到過連職幹部轉業兼職淘寶公文寫作的,他們是依靠自己的學習能力又走出了另一條路。就算你不管長遠,現行的畢業分配政策,也是學習成績占綜合評價的60%,是相當重要的一塊。你想工作地離家近點嗎?你想周末多陪陪對象嗎?想是沒用的,行動才是王道,拼搏吧,少年。

二、體能良好就好了,除非你特別擅長

軍事體能,更多強調的是極限條件下的生存運動能力,運動量大加上部分教員幹部的組訓科學性欠佳和自我運動傷病的保護意識缺乏,學員的傷病發生率較高,基層醫療條件有限,往往導致病情加重甚至難以痊癒。但是我要強調的是,良好的體能還是容易達到的,只要你科學刻苦訓練,吃點苦,受點罪,也不至於掉隊,不然,體能補差,幹部眼光,戰友鄙視,看似沒啥大不了,關鍵時刻卻能限制你的福利待遇乃至正常的權利。下了基層,你連基礎體能都不及格,戰士雖然表面不會說啥,背後肯定會有所吐槽的。。。

三、技能起碼得熟悉,盲人摸象也是尷尬

你的培養目標是基層指揮員,技能都不會,咋指揮帶領手下小弟衝鋒陷陣?雖然技術含量不是太高,可門外漢還是容易辨認的。記得我第一次畢業指揮戰術,自己一臉懵逼的樣子,雖然表面比較鎮定,可實際上,要不是連長和班長指點,我就得栽在訓練場了。學得慢不要緊,起碼得找貓畫虎,懂得基本套路流程。如果時機允許,一定要當幾次值班員,級別越高越好,起碼下基層不至於手忙腳亂,不知所以。

四、內務不能太差,能精通最好

大一是內務衛生強調最重要的時期,內務搞不好,天天挨通報,周周搞整頓,班長常說道,自己沒面子。隨著兵齡的增長,內務的重要性開始下降,可也不是一點不重要,領導檢查時你也不能大意,屎盆子扣頭上一段時間也不好受啊。平時保持個一般樣子,別當典型被發現,就好了。學會硬體軟體兩手抓,別人上帆布了,你可不能落後。

五、人脈要廣,人是工作的關鍵要素

體制內工作都是事務性工作,沒有太多高精尖,你的工作成績更多取決於幹部骨幹的主觀評價。潛規則我不能說,你要多學習那些交際通的優點,學會察言觀色,學會稱讚他人,學會將心比心。對上當牛做馬,對下凝聚人心。當文書和通訊員這方面起點比較高,建議可以嘗試。

六、心理一定要強大,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人類世界的終極定律也是弱肉強食,你不強大,自然有人欺負你。不屬於你的,不要貪圖,該屬於你的,一定要不擇手段當仁不讓,這是血的教訓。不要輕易當眾哭泣,沒人會同情你,只會知道你的軟弱。要麼你能力足夠強大,要麼你看別人臉色,自己選吧!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知道害怕依然前行,與你共勉。

七、你一定要有特色,不要做個貧庸的老實人

發揚優點和彌補缺點,你先選哪一個?一定要先發揚優點,先讓別人記住你再說,給你貼上了標籤,對你以後進一步發展必然有好處。不能做那種毫無特點的人,不然啥好事都輪不到你。學習,軍事,人脈,表演,公文寫作,計算機,外語,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別人做不到的。

推薦閱讀:

黃埔軍校在世界軍校史上地位如何?
國防生與軍校生的區別是什麼?待遇有什麼不一樣?
你知道黃埔軍校的十大名將嗎?

TAG:軍校 | 軍官 | 軍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