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那年八歲》這部溫情片
阿布之前介紹過一部日本電影——「菊次郎的夏天」。
主人公是一個叫菊次郎的老渾球帶著一個叫正男的小男孩去尋找母親。
很普通的故事,但是卻能夠觸動人心。
而最深層的意思,是兩個孤獨的人,惺惺相惜。
(「菊次郎的夏天」劇照)
這兩個人,相處之下更像是爺孫兩個。
而今天阿布要說的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很像中國版的「菊次郎的夏天」。
那年八歲
看到片名就知道,這應該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
拍攝這部作品的導演叫做楊瑾。
楊瑾同一般導演有所不同,他是一名獨立電影工作者。
似乎這個導演對兒童片情有獨鍾,2012年的「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在豆瓣上拿下7.7的分數。
能夠有這麼高的評價,大概得益於這部作品的真實性。
每個孩子都有童年,不同於「菊次郎的夏天」中尋找媽媽的橋段。
「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這部作品,很平淡,沒有過多的技巧,更沒有激情的橋段。
小孩子,本就是純真的,沒有成人世界那麼多的猜忌。
這種小成本的電影,演員不出名,甚至演技有些生硬,有些不成熟。
但是,卻顯得異常的真實,很純粹,就是兩個小孩子深厚的友情。
這部電影有意思的是,導演把小主人公回憶的場景以動畫的形式穿插展現出來。
這是阿布第一次看到這種手法,雖然動畫畫質如同小學生插畫一樣。
但是還是擋不住阿布愛這種純粹感覺的心。
小主人公的名字叫楊晉,這與導演楊瑾的名字有諧音。
整部電影,濃重的山西口音,露天的煤礦以及土做的窯洞子給阿布的感觸很深。
在日益興起的兒童片電影中,楊瑾導演的,可謂是一股清流。
舒服的開頭,舒服的結尾,無關青春,無關愛情,簡單的童年回憶,讓人眼前一亮。
這種簡單的美好,存留於我們心中。
而導演拍攝這部影片的時候,還從丈母娘那裡借了20萬拍攝。
幸好,有影院願意播齣電影,而且,反響還不錯。
此片獲得了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兒童片(提名)。
同類型的電影,王一淳導演的「黑處有什麼」。
噱頭不小,介紹的也不錯,也是阿布喜歡的題材,但看上去就是不如楊瑾的電影真實。
楊瑾的電影,更像是一個紀實片,這就是他獨有的味道。
「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是楊瑾真正意義上的第三部作品。
而今天要講的這部「那年八歲」是他的第四部作品。
因為上一部作品名字很難讓大家理解,所以導演很乾脆的,直接給這部影片取名「那年八歲」。
那年八歲的題材同樣很簡單,一個失去母親的小孩子和一個盲人。
受「有人讚美聰慧,有人則不」的影響,知名編劇林和平把自己的童年故事(一個失去母親的小孩被送到算命老頭手上領路)交給了林瑾拍攝導演。
林瑾在導演電影之前是攝影出身,所以,他的電影更在乎場景構圖。
編劇林和平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素材給楊瑾拍攝,這是他對楊瑾的信任。
據林和平所說,他一共給三個算命說書人帶過路,這些人,眼睛看不到,所以嘴巴特別的狠,毫不留情。
但是,心卻是很善良的,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這孩子,沒福氣,招風耳,高顴骨"
"你媽是你方死的吧"
這樣惡毒的話,怕是沒有幾個人能夠張嘴說出來,何況對面是一個剛失去母親的孩子。
「那年八歲」圍繞著一老一少為主線。
說書算命的盲人老頭吳老先生(羅京民 飾)是一個典型的舊社會人物,通過給人算命驅鬼及說書維持生計。
因為那時候的人們更願意相信一些牛鬼蛇神之論。
這些老一輩的迂腐文化在吳先生和大人們身上體現出來,也算是本劇的一個特色。
影片毫不忌諱的台詞阿布不知道是如何獲得廣電放行的。
吳先生給一家人的兒子算官命,毫不忌諱的說家裡有貴人,這貴人指的是兒媳婦。
"她貴在她的XX上有一顆紅痣 ,一千個女人裡頭才有一個"
請注意圖片中不太被注意的老頭。
這話被老頭記在了心上。
不久之後,鎮上傳來了一個老頭強姦兒媳婦要被槍斃的事情。
當然,這就是受吳先生的影響,老頭也想自己有點造化。
吳老先生能夠猜出很多常人猜不出的東西,以至於很多人都以為他不是盲人這一點。
導演並沒有細說,畢竟,這種東西說不明白。
後面以吳先生被嚇尿這個橋段說明,迂腐的文化在那個時代很盛行。
辦喪事的一家人,正聽著吳先生說書,突然死去的人動了。
大家都說是詐屍了,所有人都跑了,小孩也跑了。
之後小孩為了救吳先生,猶豫再三還是跑了回來。
結果發現吳先生都被嚇得尿褲子了,嘴上還說著一點都不怕。
這更證明了媽媽說的話沒有錯,吳先生一直都是在騙人。
他自己也承認,雖然沒有說明。
除了這種迂腐文化盛行是本片的一大看點,本片最值得稱讚的,是攝影技術對當時狀態的一個還原。
雲霧縈繞的大山一座接著一座,小河流淌,青草一片一片,拉著牛車的小孩。
這一切,都讓人很嚮往這種淳樸的生活。
此外,這部電影中很多的小細節也處理的很好,破舊的房屋,土牆,傢具上手工點綴的花紋,牆壁上的牆畫等等。
另外,影片快到結尾的時候,才開始抒情化。
吳先生和小孩兩個人,兩個孤獨需要被愛的人,逐漸找到了共同點。
敞開心扉的兩個人,如同真正的爺孫一樣,互相關心,互相攙扶。
這大概才是本片真正想要表現出來的。
真正的親情,大概就是連放屁都覺得是香的。
吳先生對小孩放的屁,都誇有出息。
這是一個很大的轉折,也是爺爺對孫子該有的疼愛。
從電影的視角看,吳先生因為領路小孩的帶來,生活重現了光明,自己也不再孤獨。
而小孩子,也從失去母親的痛苦中逐漸找到了久違的親情。
影片最後以小孩被送去上學,不舍老頭終於大喊"爺爺"為開放性結尾。
也許就如我們年少的時代一樣,某一時刻,不經意間,都已經是彼此的最後一面。
所以,我們真的該認真反思,親情多麼可貴。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