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訴你HMI UX/UI設計開發流程都有什麼特點
設計說了算?不存在的!利益相關者眾多
造型以外:HMI 的UX/UI設計開發牽涉項目經理、品牌、市場、人機、系統架構、供應商等,各個角色對自己領域的利益相關點負責。其中,人機部門和供應商對HMI的UX/UI設計流程影響最大。在傳統的車企開發流程中,車企非常依賴供應商的能力。而且與造型的內外飾成熟的內外部開發協作流程不同,以往的UX/UI常常依賴外部供應商的輸入,而近年來由於汽車廠商開始意識到座艙內的數字內容對品牌印象和用戶體驗愈顯重要,因而希望將其收入造型或工程部門整合到內部的設計開發流程中。然而,在車廠內部流程從0到1的發展過程中會受到固有部門的影響,因此設計的影響力要輻射到各個部門就要求設計師積極的溝通能力和對各方利益點的恰當拿捏了,否則設計師和各方人員都將需要在溝通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達成一致。
造型/設計部門內部:C&T、內飾設計師必然會影響到UI風格的產生和迭代,從產品戰略上,UX/UI需要及早地介入內飾的設計,從長遠的戰略角度考慮產品從小屏幕到大屏幕的迭代以及和內飾造型的配合,當團隊步伐足夠一致,設計師們適當的火花碰撞有時候往往能產生Creative Idea。總而言之,設計師需要有足夠的精力和情商去積極地與各方利益溝通協作,共同推進項目的良好進行。
方案任你出!通得過設計規範和供應商限制算我輸
汽車品牌的UX/UI產品每一代都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資源,因此必然會投放到不同的產品線上。因此,品牌內部往往有固有的設計規範。所以產品在創新設計過程中則需要顧及到不同產品線之間差異化平台的一致性。例如高低配的屏幕大小會有差異,設計風格需要保持統一,交互的方式也要一致。同時,也因為軟硬體平台的差異,往往不同配置能夠實現的效果、功能甚至顯示效果都有差異。
與消費級的數字產品不同,汽車內的電子電器產品需要達到「車規級」,所謂「車規級」,其需要保證的使用條件的嚴苛程度要比一般的消費級產品要高。這是因為車內電子平台必須優先保證可用性、可靠性、功耗和壽命。對於性能而言,相較於消費級產品如手機都要弱不少。因此軟硬體平台帶來的差異需要用一些比較Tricky的方式去統一和協調。
設計師跳槽?較長的開發周期讓你學會先沉澱
車載產品的開發需要配合整車的開發周期。而一款整車開發的周期一般在2-3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整車開發的周期越來越短。但是不管怎麼樣,一輛車從設計到量產依然有一些必要且必須的測試和驗證流程,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買的車有質量和安全風險。HMI UX/UI的開發也因此與常規的APP/網頁等設計開發有了明顯的差異:不能夠快速的迭代,每一次的設計變更都需要經過嚴格的系統驗證和測試流程。
任務場景不再單一,考慮多點,再多點
當我們設計一款手機APP的時候,APP的設計中更多考慮的是如何讓用戶通過APP完成任務即可,此時用戶享有最大的自由度,可以在任何情況下掏出手機專註使用,所以現在路上最害怕的莫過於那些一邊開電動車一邊看訂單的快遞/送餐員了。
車載電子產品同樣有一定程度的專註使用要求。但是,在自動駕駛完全成熟普及之前,座艙內駕駛員的首要任務必然是完成駕駛安全到達目的地,所以HMI UX/UI設計師則背負著解決這種專註使用和專註駕駛的矛盾。通過考慮各種在座艙內的駕駛-任務場景,HMI UX/UI設計師需要讓用戶在使用車機的同時,儘可能減少對駕駛員視覺、控制資源的佔用,優先保證安全駕駛,降低對駕駛員的干擾。而APP中一個比較有啟發意義場景解決問題是QQ曾經推出過透視模式,即當用戶在行走中盯著屏幕玩手機的時候,用戶可以觸發開啟手機背面的攝像頭,讓聊天背景顯示為路況,從而達到一邊聊天一邊看路的目的。
曾經有朋友問過我,HMI的設計和APP的設計是不是互通的,我的回答是:有互通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差異比較大的地方。如果將HMI UX/UI設計師當成美工來看,那麼兩者是互通的。然而,汽車行業非常講究Know-how,Know-how往往是工程師及設計師積累的大量經驗,也是當問題出現的時候,他們能夠綜合考慮到各種限制,快速定位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案的關鍵。
推薦閱讀:
※第二期開源項目招募
※7個步驟讓你成為UI&UX設計師
※甘特圖的圖有三樣畫法,你知道么?
※在UI設計中色彩的運用
※國外哪些學校的交互設計專業比較好?留學費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