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年代:優雅、奢靡、戰爭、革命

1714年,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女王安妮駕崩。這位可以說是英國史上最不出名的一位女王的一生其實很悲慘的。雖然她和丈夫威廉,奧利奇王子很恩愛,但在經歷二十餘次懷孕後膝下仍未有一名存活子嗣。她的孩子不是流產、死胎就是早夭,活到最大的兒子格洛斯特公爵在11歲那年也因為不知名疾病去世。安妮駕崩後,斯圖亞特王朝後繼無人,正式滅亡。為了避免天主教再度趁勢回歸英國皇室,議會找來日耳曼地區不起眼的小國漢諾威、信奉新教的國王喬治,邀請他成為新任英國國王喬治一世,從此開啟了英國王室的漢諾威王朝以及王室與德國諸國的緊密聯繫。由於喬治一世及他的三個連續繼承者都名為喬治,因此,此段時間史稱喬治亞時代(Georgian Era)。直到無存活子嗣的喬治四世1830年駕崩,傳位於其三弟威廉四世時國王名為喬治這一傳統才被打破。然而,威廉在位時間只有七年,而且英國社會仍延續了喬治四世時的風土人情,因此他執政期間也被併入喬治亞時代。1837年,隨著威廉的去世,喬治亞時代正式終結,漢諾威王朝也迎來了最後一位君主——威廉已故弟弟愛德華王子的女兒、在位時間長達63年的女王,維多利亞。

在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的喬治亞時代中,它的末期其實有一個專屬的名稱,即攝政年代(Regency Era)。這段時間之所以被如此命名,都是由於核心人物、英國國王喬治四世在1811年由於父親精神疾病發作而被任命為攝政王(Prince Regent)。雖然他真正的攝政時期只持續到了1820年父親駕崩(後成為正式國王喬治四世),但由於在他攝政期間的英國大事記遠比他做國王時多得多,且他個人對於英國社會與文化的影響遠長與他的執政期,因此,廣義上來講,從1795年至1837年維多利亞正式登基,這四十多年的時間都可以被稱之為攝政年代。

20歲的喬治四世,那時他還沒有像中年時期一樣發胖,英俊的長相加上未來國王的身份讓他在英國少女心中無疑是男神的存在。

在英國幾十位國王中,喬四不論政績還是知名度在國際上都不算高。其實,在2008年,英國歷史遺產託管協會English Heritage曾在網路上做過一個票選英國歷史上「最沒用的君主」的調查,最後,喬治四世成了這位「贏家」。這其實是個公平的待遇,喬治四世完全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自打他成年做了威爾士親王,脫離了父母的管制後,他就整天沉迷於聲色犬馬,甚至秘密娶了一個信天主教的寡婦,瑪利亞·菲茨赫伯特(當然,這樁婚事法律上是無效的)。他的生活極其奢侈,吃喝穿戴都十分講究,幾次揮金如土建造裝修皇家宮殿。為了從議會拿到錢來還債,他娶了德國公國布朗斯威克的公主卡洛琳,然而他對待妻子的態度極其惡劣。在兩人誕下一女夏洛特後便分居,卡洛琳也被限制拜訪自己的女兒。與此同時,他仍舊和多名女子有染。在政治上,他也基本上可以說是毫無建樹,甚至幾度惹惱時任首相的威靈頓公爵,讓其不得不以辭職相逼。

然而,就算他父親喬治三世在位長達60年(在位時間英國第三長),又生活簡樸體恤民情,卻依然沒能像攝政執政加起來只有19年的他一樣有個專屬自己的時代,這也說明喬治四世並不是真的一無是處。雖然他個人的生活作風十分糜爛,但他個人的藝術和文學修養可以算得上是英國歷屆君主中頂尖的一個,為英國留下了無數可以一直吹下去的文化物質遺產。剛剛我們提到他揮金如土修造購買宮殿,而那些宮殿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和布萊頓的皇家行宮(Royal Pavilion),現代倫敦吸引遊人無數的地標性工程特雷法加廣場、國家美術畫廊、攝政街-皮卡迪利廣場沿線也均為他下令修建。我們也提到了他生活奢侈,但他也曾不同程度上資助過眾多畫家(如托馬斯·勞倫斯)、建築師(如約翰·納什)、文學家(如沃爾特·司各特、簡·奧斯汀)、音樂家(如貝多芬)等,同時代著名的小說家簡·奧斯汀、沃爾特·司各特等人都和他有過交流。在他的命令下奧斯汀被邀請到彼時皇宮卡爾頓宮參觀(雖然奧斯汀本人並不領情),司各特更是在他到訪蘇格蘭時親自陪同。而他對現代社會最大的貢獻,大概就要歸功與他對自己穿著的講究了。他本人可以說是現代男裝的奠基人之一,是他首先摘下歐洲上流社會流行了幾個世紀的假髮展示出自然頭髮,拋棄馬褲(Breeches)而穿上現代長褲(Trousers),並確立了男裝以深色色調為基礎的配色(是的,之前男人經常穿淺藍色、淺黃色甚至淺粉色)。現代西服更是從他所推廣的燕尾服演變改良而來。相比之下,反倒是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王本人並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多少影響(她甚至一度想要拆除布萊頓皇家行宮,但索性布萊頓市政府最後集資將其購買了下來,使其得以保存),政治與王室公關上的成就也大多依賴於她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

Lord Granville Leveson-Gower,托馬斯·勞倫斯所作肖像畫。其中人物所穿著服飾便是攝政年代典型男裝,已初見現代西服的樣式。

不過,攝政年代之所以能在整個喬治亞時期單獨被劃重點,當然不光光是文藝上的影響力,這裡也有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來自時代背景的加成。廣義上的攝政年代幾乎經歷了英國自1651年內戰結束以來最嚴峻的時刻。1789年,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掀開帷幕,使得歐洲王室無不恐慌;1798年,英國軍隊開始在海上與企圖征服埃及的拿破崙交手;1804年,拿破崙稱帝,長達12年的拿破崙戰爭全面打響,英國一度面臨被入侵的危險;1815年,由威靈頓和布呂歇爾領導的反法同盟在滑鐵盧戰役取得勝利,拿破崙流放聖赫勒拿島。在經歷長達數十年的戰亂以及將近七百餘萬的傷亡(包括平民與士兵)後,歐洲終於迎來了短暫的和平。

然而,戰爭的結束卻並不代表祥和與安寧,多年戰亂使英國及整個歐洲經濟萎靡,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高潮使百餘年來傳統的工商農模式徹底垮塌。加之民主思想隨戰爭傳播,英國也一度處在內亂邊緣。1816年,「斯帕廣場騷亂」在倫敦爆發,斯潘塞派極端分子企圖佔領英格蘭銀行及倫敦塔以操縱政府;1817年三月,大約五千名蘭開夏郡紡織工聚集於曼徹斯特聖彼得廣場,計劃向倫敦進發示威遊行,由於每名參加者身披毛毯,此場運動被稱為「毯子遊行」;1817年六月,德比郡爆發佩特里奇武裝起義;1819年,「彼得盧屠殺」震驚全國,同樣在聖彼得廣場,大致八萬人聚集於此要求國會改革,期間當地治安官派出騎兵團鎮壓示威群眾,造成十五人死亡,其中一名遇難者為滑鐵盧歸來老兵;一年後,一場堪比蓋·福克斯的「凱拓街陰謀」被警方破獲,一群政治極端分子出於對政府處理「彼得盧」事件及新出台反集會限制言論自由的《六項法案》的不滿,企圖謀殺整個內閣……

「彼得盧屠殺」,大概是所有事件中最臭名昭著的一樁

攝政時代的尾聲,英國社會一直處於崩潰邊緣。一些從政的貴族不得不僱傭私人兵來保護他們的住宅,防止憤怒的民眾攻擊。甚至連威靈頓公爵,那個曾經的國民英雄、時任托利黨(即現代保守黨)英國首相,都不得不在其倫敦住所艾普斯利門前築起鐵柵欄(因此衍生出了那個著名的外號「鐵公爵」),但這也不能阻止他的窗戶一塊接著一塊被砸壞。直到1832年,在經歷議會內部的分裂與激烈爭執後,改革法案出台,終於緩解了這一長達將近二十年的動蕩。

相比英國對岸的老冤家法國在整個十九世紀不斷在推翻君主、建立共和國然後再次重新立王的過程中多次反覆,英國在此期間顯然是和平、單調的。然而,實際上,英國的攝政年代是一個你在簡·奧斯汀書中描寫的那一個個寧靜悠閑的鄉村裡想像不到的世界,但卻是英國近代史上最濃墨重彩、同時也最不為人知的一筆。那個充滿著戰爭與革命,又優雅與奢靡的年代在政治家的努力下讓英國幾次化險為夷。他們帶來的和平完全奠定了隨後到來的維多利亞時期日不落帝國的輝煌。

文/Bertiebella

推薦閱讀:

留學英國,這些考試製度你應該知道!
個人譯作分享:不列顛悲泣之時
明清中國與英國的貿易
英國憲政民主簡史(13):憲章運動與第二、三次議會改革

TAG:英國歷史 | 簡·奧斯汀JaneAusten | 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