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附小的蘇軾研究報告,真的適合學生嗎?
前幾天清華附小六年級學生關於蘇軾的研究報告火爆了朋友圈,蘇聞的本科同學,都紛紛轉發評論。有意思的是,我的同學,師範生也有,教育學專業的同學也有,比起像大家普遍的驚訝和讚賞,都對這種小學生的學術研究持謹慎的態度。他們大部分畢業就會進入北京市的公立學校系統,做一名基礎教育的老師。對於我們而言,都深知「牛校」對於普通學校的影響力,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在評價這種研究的結果之前,我們不妨先思考一下,這種學習方法適合學生嗎?
首先,研究課題屬於探究性學習,這並不是一個新生的事物。蘇格拉底說過:「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這個著名的隱喻暗示了教育的啟發和誘導性,而不是灌輸、強迫與教化。杜威在他的書《我們怎樣思維》中確定了探究作為思維模式之一,需要五個階段,即創造情境、確立問題、產生解釋、建立假設、實驗。這個過程反映了科學研究的步驟。探究性學習在21世紀,又延伸為項目學習(Program-based learning),需要創造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人類世界的複雜性在於,問題並不是條理清楚、步驟明確如數學題一樣。問題都是複雜變換的,由於真實的情境,多樣的條件要求我們從背景中抽離出問題本質,在大腦中選擇可以利用的知識,解決問題。
John Dewey
我們來看看清華附小的學生報告,校長說今年是蘇軾誕辰980年,因此給學生確定的題目是蘇軾,通過大數據讀懂蘇軾、蘇軾的旅遊品牌價值分析,老師一下子把幾年前的古人拉到了現代,讓書中的人物生動鮮活了起來。學術報告也很明確的按照杜威的科學研究的步驟,一步步得出結論。不論這個結論如何幼稚或簡單,讓學生經歷了研究過程本身,就是塑造思維的過程。因此相信,清華附小的學生,經歷了課題研究,以後在人生中,也會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但是,學術問題來源於生活,也要回歸生活。如果我是清華附小的老師,在研究的最後,我一定會去引導學生反思「研究對於真實生活的意義?」,比如大數據,的確是二十一世紀科技進步的結果,但是科技本身,在啟發人類的同時,也在限制人類的思維。數據分析的蘇軾,還是我們課本中認識的蘇軾嗎?數據分析有什麼局限性?人們認識的蘇軾,和歷史上真實的蘇軾,真的相同嗎?解構蘇軾的過程,你的感受是什麼,和讀詩詞的過程一樣嗎?這些問題並沒有明確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去認識自己(Self-knowledge),不斷質疑和思考,甚至擺脫權威(家長、老師)對他們的影響。
其次,研究課題需要老師、家長的專業支持,難以推廣。清華附小的學生,在十一放假的時候,沒有出去度假,而是完成一份如此格式規整、內容詳盡的研究報告,肯定需要成人的支持。但是現實情況是,並不是所有學校的老師都有如此深厚積澱的學科知識基礎,家長也不一定都有如此較高的教育背景,來協助學生完成研究。研究只是形式,重要的是思考本身。即使是在普通的課堂內,我們也可以通過多樣的評估手段,達到探究性學習的目的。 在Grants Wiggins 《Understanding by Design》這本書中,就介紹了評估學科重要思想或核心課題的時候,可以利用情境任務(Performance Task)。
反向設計中,情境任務是重要的測評手段
比如關於蘇軾。我會留以下幾個任務:
1. 假設你是蘇軾,你在被貶黃州後,請給家人寫一封信,說說自己的感受。
2. 假設你是一名餐廳的老闆,你要推薦餐廳的創意菜——東坡肘子,你該如何給自己的顧客介紹蘇軾和東坡肘子的關係?請利用網路資源,寫一份菜品介紹。
3. 今年是蘇軾誕辰紀念日,學校要舉行蘇軾的紀念活動,請分小組設計一本關於蘇軾生平的手冊,利用文字、圖片、視頻、音樂等多種手段,讓你的手冊豐富多彩。完成後,老師會把各組成果展示出來,邀請家長、全校師生來參觀。
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活動,看上去比研究更有趣,更易執行,也更能激發學生參與的樂趣?因為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對研究感興趣,有些人天生就對文字不敏感,他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可能是優美的音樂旋律、是斑斕的色彩與圖形、是連續的故事與影像……這些情境任務,能展示學生自己的才華,是差異化教學(differentiate instruction)的體現。還有讓學生假設一個身份,也創造了成人世界的真實問題,比起課題研究,更貼近生活。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小學生啊,比起無數篇幅的論文,一份份五顏六色、造型多樣的項目展示,不是更符合兒童的品味與志趣嗎?
最後,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六年級學生正處於從兒童期向青春期過渡,身體快速發育的同時,認知能力也在進步。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這一時期的兒童學會利用形式運算的方式,進行推理和命題思維(propositional thought),因此引導學生用研究的方式學習,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但是,一些證據也表明,很多人在很晚的年齡才能掌握形式運算能力,有些人甚至一生都沒有獲得這種能力。青少年在使用形式運算時也有差異,一個較高難度要求的任務,有些學生可能完成不了。而且青少年新近發展的元認識能力讓他們產生了自我中心主義(adolescent egocentrism),他們很容易想像別人思考自己,認為全世界都在注意自己,也可能發展出所謂的假象觀眾(imaginery audience)。青少年喜歡去批判、質疑他人,通過相對而非絕對的方式看待世界。他們也會面臨同伴壓力(peer pressure),對朋友產生過渡依賴。
皮亞傑
一個研究課題,如果家長、老師「引導」成分過重,支配孩子思考,其實壓抑了孩子作為自我中心的天性。而且課題完成的有差異,學生會產生社會比較,也會影響自尊心的發展。如果我是老師,我會更關注在學習里,各個學生如何發揮優勢,學會與他人結交友誼、分工合作,積極的認識自我,而不只是通過單一手段,限制學生髮展。因為,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要成為研究學者,社會的進步需要多樣的角色和人才。過早樹立「學者」的形象角色,對學生潛力的挖掘,實在有限。
社會進步需用角色分工
參考文獻:
Chu, Samuel Kai Wah, et al. 21st Century Skills Development Through Inquiry-Based Learning :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Springer Singapore, 2016. ProQuest Ebook Central,
Feldman, R. S. (2016).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Pearson.
Wiggins, G. & McTighe, J. (2005).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2n d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Inc.
想看更多相關文章請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蘇聞記
http://weixin.qq.com/r/bj-VzXXE6CiXrTGu92p8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娘性化」的教育,催生「雌性化」的社會
※雪融化了是什麼?——我在語文教學中摸索綜評制度的做法和經驗
※中國基礎教育問題之我見
※讀李鎮西和魏書生,探尋名師之路
TAG:基礎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