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事件輿情分析
一、輿情概述:
2017年8月25日,媒體曝出海底撈北京勁松店、太陽宮店出現老鼠爬進食品櫃、店員在清洗打掃衛生用的簸箕時與餐具同池混洗、用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等現象。此消息一出,輿論一片嘩然。海底撈連發兩封致歉信,回應稱,媒體報道中披露的問題屬實。對於此類事件的發生,表示十分愧疚,向各位顧客表示誠摯的歉意。同時公布了整改措施,涉事的兩家店停業整改、全面徹查,並排查所有門店,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8月26日,北京市食葯監局再次約談海底撈公司北京地區負責人,將本次對「海底撈」全面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問題包括消毒記錄不全、餐飲具混放、未戴工作帽及口罩等。要求海底撈總部按照承諾對北京各門店實現後廚公開、信息化、可視化,限期一個月完成。
8月27日,海底撈官網發布聲明,表示對北京市食葯監局的約談內容全部接受;同時將媒體和社會公眾指出的問題和建議,全部納入整改措施。
二、大數據分析:
1、輿情走勢圖
8月25日,海底撈北京勁松店、太陽宮店被曝出現老鼠爬進食品櫃、店員在清洗打掃衛生用的簸箕時與餐具同池混洗、用顧客使用的火鍋漏勺掏下水道等新聞,輿情伊始便呈現出極高的關注度,並在事發當日(25日)百度指數達到峰值數據,共計78,492條;8月26日、27日由於海底撈公關得當,負面輿情得到制止,輿情風向標開始轉變,百度指數成功回落;事發後5日,即8月30日,以「海底撈」關鍵詞的百度指數數據變為18,044條,與8月24日未參與熱點之前的指數基本持平,從數控可見此次事件基本穩定,輿情周期已經結束。
2、需求圖譜
以「海底撈」為關鍵詞的需求圖譜展開可見,相關性最強且處於上身狀態的話題是:「海底撈一頓大概多少錢」、「海底撈菜單價格表2017」、「海底撈官網」、「海底撈小分隊」等市場相關的提問;相關性強但處於下降狀態的話題有:「菜單」、「火鍋」、「服務」、「海底撈服務真的好嗎」、等,從需求圖譜可見,消費者的搜索圖譜中此次的海底撈衛生事件需求較小。
3、輿情受眾分析
在「海底撈」事件輿情受眾中,年齡層主要集中在30-39歲,佔比50%,其次是20-29歲,佔比24%,排在第三的是40-49歲,佔比21%,中年成為海底撈事件的主要輿論受眾;在性別方面,南下佔比57%,女性佔比43%,男性熱情稍高於女性。
4、地域輿情分布
在「海底撈」事件的地域分布中,地域輿情熱度最高的是北京市,呈現深藍色高亮顯示,排在第二的是廣東省,第三的是江蘇省,第四的是上海市,總的來講,沿海地區對海底撈事件的關注熱情高於內地。
三、網友熱議:
1、認為海底撈火鍋有擔當,支持
@陳宇凌:我吃了30萬的海底撈。還活的好好的。這次被報道也是好事,會讓海底撈敲響警鐘,只會以後做的更好.讓我吃的更放心。 我相信海底撈會做的更好。
@孫無敵orz_:保護員工,承認錯誤,積極改正,說真的挺棒的,期待變更好,畢竟服務確實好啊。
@雷霆領主的法令紋:海底撈剛發布致歉信的時候,我只評論了下「海底撈大部分的店面還是不錯的」,沒想到有那麼多的人表示認可,接著就有人覺得我是水軍,在這裡我再次說一下,我只不過是一個喜歡海底撈的食客而已,自己也是從事餐飲管理工作的,並不想刻意抹黑或者幫著誰說話,中國第一個百億品牌,是要用實力和態度說話的。
@小小林淺寶:很棒呀,沒有甩鍋基層員工,竟然指出是公司董事會管理問題,很負責任呀。
@a9864246-dafa-4d39-a763-:能面對,不逃避!請問有幾家這樣的公司?支持海底撈,希望不要再出這樣的事!
@d0821944-473c-4cce-9702-:作為常去消費的老顧客,真心希望海底撈吸取教訓,認真整改,成為讓大家信得過的國內飲食企業!
2、認為食品安全應該零容忍
@烙印張3:食品安全零容忍,消費者的寬容只會讓這種事件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敦厚老實:反正我不吃,免得哪天又發現有什麼問題,然後再去後悔,何苦跟自己過不去。
@田綿羊:以後都不想去海底撈吃了,儘管我是忠實客戶,你們就是夜郎自大,不思進取了,以為做出了成績就放鬆了管理,不值得我們顧客信任了。
@sohowong王仕昊:只有我覺得很噁心再也不吃了?你們突然都這麼寬容是鬧什麼?
3、將重心放在海底撈的公關能力上
@S_XI_C :又一次成功的危機公關[good]某些公司好好學學吧。
@xinyu42:第6條,說實話,被感動了,讓員工放心,完全不推卸責任,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希望做的更好,公關部不錯。
@張曉雨-3:1.這鍋我背2.這錯我改3.員工我養。
@NothingOnFirefax:其實消費者要的不過是一個態度。曾經戰略管理課拿海底撈做過案例分析,這次的處理也沒有讓人失望,標杆級別的公關了,佩服。
@Xiaoski:看看評論和轉發里這些洗地的,海底撈是砸了多少錢買水軍啊?
@一隻大意意:本來覺得你們挺有擔當的,可是底下你家水軍/ncf嚇到我了[二哈]太可怕了,毫無邏輯可言,跟機器人一樣。。。
4、認為是媒體不依不饒故意搞大事情
@a8188ac8-f9c4-456d-8be6- :就怕那些別有用心的媒體沒完沒了。媒體的動機有問題,這樣的沒完沒了的目的是什麼。
@qzone14558947724936164cd :海底撈都這樣了,其他不敢想……為什麼就抓著海底撈不放?
四、媒體評論
央視新聞:《在海底撈公關面前「心軟」 就是對自己舌尖安全的「殘忍」》
值得擔憂的正是:如果一次優質的危機公關成為了一次成功的心靈按摩,使得點贊多於反思,那麼,揪住「真問題」、尋求「真解決」的機會窗口就可能溜走。甚至如果優質公關頻頻輕鬆闖關,那麼會不會有更多企業疏於事前管理,勤於事後公關?如果這樣,就是公關界的勝利,而非餐飲界的幸事。
這麼說並非要「痛打落水狗」,而是說,無論網上外賣訂餐平台還是線下餐飲公司,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面前沒有例外,應該是一視同仁。三封公開信的誠意有了,但還遠不到監督目光收手、大喊「散了散了」的時候。
回溯過往,食品安全監督執法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能恰恰是注意力的虎頭蛇尾。後續整改比當下的公關更可貴。在公關面前就失之「心軟」,可能也會在「地溝油」面前失去立場。
有一流的後廚,才有一流的餐飲企業。比起貼心的服務,更要有貼身的安全;比起敞亮的廳堂,更要有經得起檢驗的後廚。應該說,並不是每一次危機都能成功闖關,在食品安全面前,也從來沒有一家「大而不能倒」的企業。穿越輿情風波,也只有徹底整改和再造後廚,才能重拾消費者信任。一個經得起檢驗的後廚,是一家餐飲企業的良心,這應該成為一種共識。
當然,輿情反轉背後的普遍情緒也值得重視。「四個月才拍到老鼠已經很是良心」,公眾與其說是借「釋然」的感慨調侃,不如說是用「無奈」的情緒鞭策:提升餐飲行業衛生狀況,並不是哪一家的事,而應成為一次集體行動。海底撈事件,應該成為全社會改進後廚衛生、提升食品安全的一次契機,推動舌尖上的安全有更強有力的保證。
澎湃新聞:《長安劍談海底撈危機公關:模糊公眾視線,淡化食品安全問題》
長安君認為,把公眾的注意力,從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憤怒引向為高超的危機公關鼓掌,是在用大水漫灌的危機公關方式誤導公眾!
善良理性的消費者們,需要的是一個成功的公關案例,還是需要讓自己放心入口的飯菜和一副乾淨的碗筷?
海底撈的這種捨本逐末、忽視食品安全的思路在此次危機公關中延續著:被媒體曝光,做出正常的回應之後,還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引導輿論拚命誇公關做得好。這無非就是模糊公眾的視線,淡化自己的問題,想在食品安全的紅線下矇混過關。
如果所有食品企業都按照「標杆」脫離了食品安全來建造營銷和公關的空中樓閣,那麼誰來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負責?
平息公眾對於食品安全的憤怒,我們不希望看到餐飲企業濫用公關手段秀優越、耍小聰明,我們希望看到的是以「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給老百姓一個交代;希望看到的是,凡觸動食品安全底線的違法企業和違法者,該處罰的處罰;凡構成刑事犯罪的,該判刑的判刑;凡損害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就應該付出慘重的代價。
五、輿情分析
2017年8月25日,媒體曝出海底撈後廚衛生事件後,立即引爆網路,當日輿情便達到高潮,事件輿論影響力可見一斑。在論壇、微博等媒體的交互性傳播模式下,海底撈事件的輿論也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有表示支持的也有表示難以容忍的,有落腳點在公關能力的也有議論媒體不該對海底撈繼續報道的,總體而言,輿論呈現多極分化。
然而在事發後三日,即8月28日後,輿論出現一邊倒的態勢,原本定性為「海底撈後廚衛生事件」最後的爭論落腳點穩紮穩打的變成了「海底撈的公關能力事件」。針對這樣的演變,不少主流媒體開始出面發聲,其中央視新聞就發表了評論《在海底撈公關面前「心軟」 就是對自己舌尖安全的「殘忍」》,認為這是公關界的勝利,而非餐飲界的幸事。一個經得起檢驗的後廚,才是一家餐飲企業的良心。
澎湃新聞也發表《長安劍談海底撈危機公關:模糊公眾視線,淡化食品安全問題》評論:把公眾的注意力,從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憤怒引向為高超的危機公關鼓掌,是在用大水漫灌的危機公關方式誤導公眾!如果所有食品企業都按照「標杆」脫離了食品安全來建造營銷和公關的空中樓閣,那麼誰來為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負責?
總結當前輿論,海底撈後廚衛生事件是一個優秀的公關案例,但是我們的認知不應該本末倒置僅僅停留在公關上,而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在食品安全上,正如上文所言:一個經得起檢驗的後廚,才是一家餐飲企業的良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