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和比自己厲害的人交朋友?

在此之前,先要想清楚:為什麼我們要和比自己厲害的人交朋友? 難道就不能只交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嗎?我照樣很開心,日子過得很樂呵呀?

先講講2個故事~

01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個成語:井底之蛙!

這個成語源於《莊子》「外篇·秋水「後篇中的一則寓言故事。

一隻青蛙住在一個深井之中,一天遇到了一隻來自東海的巨鱉。

青蛙對鱉說:「你看我多快樂啊,出去可以在井邊跳來跳去,回來了可以在井裡的洞中休息,在水中可以只把頭和嘴巴露出來,還可以把腳踩在軟軟的泥里。那些蝦米、螃蟹、蝌蚪哪個能比得上我?我就是這一井之主,多麼地快樂!你幹嘛不常到井裡來看看呢?」

那隻巨鱉於是想進到井裡,可井卻小得連腳都放不進去。

鱉對青蛙說:「你見過大海嗎?其闊何止千里?其深何止千仞?大禹治水之時十年中有九年洪水,也沒有使大海水量增加,商湯之時八年中有七年旱災,海水也沒有減少多少。大海如此不受洪水大旱的影響,這才是住在東海的大快樂呢。」

井裡的青蛙聽了,驚呆了,方才知道自己所居之地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02 前兩天,我寫了一篇小黃車和摩拜單車的廣告分析,說實話,雖然我並不覺得自己寫得好,但我也很得意:至少我在輸出呀!就在昨天晚上,我看到「文案圈」發出的一條推送「ofo的新文案,像極了一位梵高色的生活藝術家」,結合了梵高《午睡》《向日葵》等著名作品來進行分析,我看完後,整個人都懵掉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呀!

看得出差別吧,我想找個地洞鑽進去

說到這裡,我不知道你選擇了做「青蛙」,還是「鱉」?

我只想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更優秀,美好的作品、人值得你去欣賞、學習和結交,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也決定了你的眼界和見識。

如果你選擇做「鱉」,那我們就來聊聊怎麼做?

當聽完一場講座或參加聚會,首先你要思考的是:我如何才能給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 答案是:提出一個好的問題!

在和大咖互動的環節,大部分人提問題都是求表現,認真思考的人佔少數,所以你就搶佔了優勢,當你把問題描述得非常清楚:

1、我的目前情況是?

2、我遇到了什麼問題?

3、您覺得我還可以做些什麼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建議提問最好落實到行動,一來對方會傳授自己的獨家信息、方法和經驗給你,二來你也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

當你給對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到對方微信,並通過驗證的幾率就提高了,你可以在加好友的備註上附「來源」、「姓名」等信息,就可以讓對方第一眼知道你是誰。

通過以後,如何進行自我介紹?

首先是打招呼,介紹自己的基本信息:我是誰,學校專業、職業、硬技能,愛好等等,讓對方進一步了解你的優勢和特長。當然,你也把自我介紹做得有趣一點,你做過最酷的事,你認同對方的某個觀點以及有過此類經歷,都可以拿出來分享。

當TA對你產生了興趣,並願意和你繼續聊,你就又進了一步了。而你想要繼續「勾搭」,就需要提前做好功課了。在聽講座之前,你要去了解對方的經歷、喜好和性格,並挑出自己和TA之間共同的喜好,繼續聊天。

如果你沒有做功課,最好的方式就是將收聽的筆記和收穫發給對方,這樣可以讓對方看到你的用心。我曾經這樣試過一次,將我的學習筆記發給一位在騰訊工作多年,並且給創業公司做財務分析的CFO,就獲得了對方的好感。

到這裡,你已經完成了一大半,接下來,我們聊聊如何保持長期的關係!

購買對方的產品,成為付費用戶

都說:喜歡一個人,就願意為TA支付! 我有一個特別喜歡的撰稿人-七芊,也是我的學習榜樣,她寫的文章一看就有經過深入的思考、並且對用戶心理也很有洞察力,所以常常會轟到我,引發我的思考,後來看到她的付費群,我就直接加入了。

成為合作夥伴,合作關係才是最穩定和長久的

那如何成為對方的合作夥伴?首先你要去了解對方的需求,最近在做的項目,結合自己的優勢進行判斷。如果你可以直接幫助對方解決問題,就做好方案發給他;如果無法判斷,可以先向對方確認需求,再開始做。

注意:一定要在自己有餘力的條件下。

還有一些小技巧:比如時不時關注對方的朋友圈或social賬號,進行留言、點贊,轉發對方文章到朋友圈並附上自己的思考和收穫。

最後說下:結交朋友,一定要發自內心地喜歡或欣賞,古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是非常贊同的!

真正的朋友平時交往可能並不頻繁,聯繫也可能不多,但是雙方確實是交心交底的,如果一方真的需要幫助,另一方一定會兩肋插刀。就像魯迅和瞿秋白以前從未謀面,只憑書信往來,就相互信任;當危難來臨之際,卻互伸援手,肝膽相照,陸小鳳和西門吹雪的交情也是一樣。

交友,大抵也就是這樣!


推薦閱讀:

《長城》的影片評價怎樣?
如何從0開始掌握英語這項技能?
大學老師每周課那麼少,他們大部分時間在幹什麼?
怎麼提高日語寫作水平?
CPA Australia澳洲注會考試心得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