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設計規範做規範設計

在新公司實習也有兩個多月了,拖了那麼長時間終於回來寫一篇感想了。

最近做的項目是一個比較純粹的設計項目,我的角色是交互設計師,主要負責用戶界面設計。這個項目幾乎是從零開始開展起來的,從最初的定向立項,到確定scope和requirements,從畫wireframe和界面,到交給程序員開發,整個團隊就一點點把它做起來了。作為設計師我也是邊做邊學,算是第一次在agile環境下實踐sprint。但是今天我並不想說太多流程,而想說一下有關設計規範的一點小心得。

第一次接觸設計規範還是一年多以前讀iOS guideline,那時候對於設計規範並沒有太多的認識,而那本很薄的小冊子也理所應當的被我當作了閑暇時的讀物。由於那時候缺乏經驗,也就沒有看到它的價值,只是覺得這些規範過於抽象,雖然解釋了iOS上面的規則,但我並不知道怎樣把這些規則應用到我自己的設計中。當時讀了谷歌出的material design的設計規則也是有同樣的問題。後來到幾家實習的公司也發現雖然公司有自己的設計規則,但是那主要是給程序員開發時候用的,更像是documentation。裡面規定了比如這個這個按鈕的寬度和長度是多少,這個字體用多大的。

那麼這就有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才叫設計規範?是設計師和程序員之間溝通用的documentation,還是設計師和設計師之間用的為了保障風格一致性的guidelines。在做學生項目的時候,設計規則更多的都是規定一下顏色,字體之類的。但是現在作為一個門還沒入的設計師,我更需要的是一個既有廣泛的準則,又能有理有據地告訴我每個控制項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用,怎麼用。

新公司的設計規範幾乎符合我對設計規範的全部預期。比如一個按鈕,它告訴我什麼情況下我們會用到按鈕,按鈕的形式有哪幾種及適用條件,每個平台的按鈕尺寸,每個按鈕內部文字多大,margin等等。更令人驚喜的是很多空間他們還進行的可用性測試,以確保用戶可以識別這個按鈕點擊這個按鈕。總之就是我按著這個規則去設計一個按鈕那麼我就真的可以設計出一個按鈕。

這裡我們又說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可用性問題,我們都知道可用性跟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因素有關係,但是這真的是我第一次想到原來可用性還跟控制項的尺寸有關係。比如一個手指較粗的人需要的按鈕尺寸和一個手指較細的人需要的尺寸就不一定一樣大。這也是前段時間知乎的一個問題,微信和QQ的語音輸入方式到底哪一種更適合交互。我個人認為還是QQ的語音輸入方式更有利於交互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按鈕尺寸更大,也因為考慮到人們在用微信語音輸入的時候經常把手機放在嘴邊,那麼小按鈕所帶來的大屏幕的優勢就顯得不是那麼大了。

說了那麼多新公司設計規範的好處,那麼這個設計規範有沒有壞處呢?我想他帶給我的困擾主要是由於控制項數量較少,因為設計規範更類似於窮舉法,因此在努力的設計師也不可能舉出所有控制項,更不可能對所用到的所有空間都給出相應的規範。還有一個問題是說有一些規範過於死板,比如說在Stepper中,如果規範要我用左右箭頭來表示物品的增加和減少,但是我們為什麼不能用加減號呢。但是對於一個新手設計師,遵從規範對我來說的益處毋庸置疑一定是大於弊處的。

好啦今天先到這裡吧,下次我想寫一個關於人物角色的文章。
推薦閱讀:

服務設計初探
視覺複雜度和典型性對網站第一印象的影響
[設計異聞錄] Week 22:光影秘境旭展覽、AR平台比較、AI中的UX、reactjs教程、markdown工具
讀書篇(3)「術」:用戶體驗要素

TAG:用戶體驗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