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現代社會中國傳統文化「五德」的缺失與身體健康的關係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物質的追求遠遠大於精神的追求,有句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意思就是說人的慾望是無窮無盡的,對外物質的追求是不斷翻新的,相比過去的五六十年代社會的生活狀況那是一個質的飛躍,國家經濟的發展大家都追求車追求房,有了車有了房後,就想要有更多的錢、更好的房、更好的車,更優越的物質生活。這個是全社會現今人們大多數人的追求,而且是過度追求物質,而精神的追求遠遠滯後,精神追求不是說什麼歌曲文藝旅遊,那些說白了還是物質層面。
精神追求是什麼?是我們中國在數千年前開始,古代先賢們對人與自熱、天人相應的研究描述,從「道」的理念出發,精闢論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振的的關係,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可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被後來的無知者們為了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把中國古代的東西全部當做封建糟粕打壓,導致今天現代社會出現的道德淪喪、人文缺失、整個社會只剩下一個追求物質的空殼,靈魂何處安放?導致普遍人們處在焦慮不安、煩躁、壓抑、憤怒等不良情緒中,這些心理的不健康導致身體的不健康,反過來說身體的不健康就會產生一系列的不健康的心理。印度有一句諺語「慢點走,等等你的靈魂」。人們對物質的過度追求,已經讓靈魂都趕不上了,靈魂是什麼?表現出來講的就是德行。(當然,深層次的三魂六魄等不在這裡探討)。都說現今中國人是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我想說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文明,怎麼可能是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沒有信仰怎麼走到今天?這個民族有信仰!這個民族的信仰已經深入骨髓、深入基因、代代相傳、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個信仰就是從「道」的「天人合一」思想出發所衍生出的儒釋道三家的文化,這三家文化讓中華文明在幾千年的世界文明中遙遙領先,而現今中國一味的學習西方,只往科技方向發展,什麼追求都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產生出的種種的社會問題和及其難以解決的各種矛盾。中國傳統文化才是中國人心靈的歸宿,才是中國幾千年燦爛文明的結晶!其他社會發展導致的重重問題我就暫時不談了,就只先說說人們道德的缺失對人身心健康的影響。
人從生下來就具有五種倫理道德的先天本質,天有五德「金木水火土」,人有五德「心肝脾肺腎」。俗話說「人之初性本善」,大家生下來都是五德俱全的,天德和人德是怎麼對應的呢?一為仁,五行屬木,為肝;二為義,五行屬金,為肺;三為禮,五行屬火,為心;四為智,五行屬水,為腎;五為信,五行屬土,為脾。人們生活中金木水火土是不可缺少,構成世間萬物,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心肝脾肺腎」誰又能缺少呢?但現在的人們不顧「仁義禮智信」的缺失去換取一些身外之物,生病就不可避免了,下面來具體談談:
「仁」的缺失。「仁」是什麼?是養育之德,是對人對事的態度,推己及人的寬容態度。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也勿施於人,這就是「仁」。仁德缺失的人沒有贍養外物之念,表現出來就是自私自利,事事算計,偷奸耍滑,只為自己利益考慮,沒有利他之心。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仁德的體現,尊老愛幼中華傳統美德,現在就連讓公交讓座都有人來聲討老人,真是無語,還有教師打學生、虐貓虐狗事件等不一一列舉。一個仁德缺失的人,外不能愛別人,導致內就不能涵養自己,自己的肝就有損傷。現代社會的人「仁」字已經漸失,大家只顧自己,顧兒女,孝字也變成特別物質的,比如說給父母買東西吖給錢吖,可是父母要的不是這些,而且根本不缺這些,只是捨不得用錢,他們的錢、財產都是一心一意留給兒女的,父母要的陪伴,要的是兒女繞膝跟前,我想大家還是不要造成「樹欲靜而風不止,人慾養而親不在」的遺憾,古人講「父母在不遠遊」就是這個道理,何況這一代年輕人是獨生子女居多,不要對外界物質、理想的追求而忽略了父母,而父母老了眼中只有你。(中醫的肝包括整個肝經膽經和臟腑及結蹄組織等,不是西醫狹義上的肝)
「義」的缺失。「義」是什麼?是公平、公正、道義,是一種公道正義的凜然之氣。一個人如果缺失了「義」他必然是一個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的人,失去了公道正義的精神,不去利益他人,對人對事欠缺公平(當然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相對的公平),助長歪風邪氣,自己也喜歡做些見不得人的事情。「義」的喪失,導致肺功能的衰敗。現代人「義」的缺失還算少,整個社會還是在追求一種公平正義的,正能量還是主宰,大家看到不公平之事還是會憤憤不平,媒體對宣傳正義之事報道還是很多。當然了也有些人不講「義」那也是少數,也是大家所鄙視的。(中醫的肺包括肺經、大腸經和臟腑及結蹄組織等,不是西醫狹義上的肺)
「禮」的缺失。「禮」是什麼?是心靈上的力量,接人待物有禮貌,熱心腸,喜歡幫助別人,知禮義廉恥,做事有禮有度,有責任心等,這就是「禮」。一個人如果失去「禮」就會心變得冷酷無情、心狠,產生一些邪惡的意念和行為,心氣成衰敗之勢。現代有些人已經達到了不知恥的地步,毫無廉恥之心,不管對工作還是對別人,在工作上推三阻四混日子,毫無責任心(機關單位特別多),對其他人冷眼旁觀,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幫助別人,不懂責任,甚至喜歡看別人笑話,這類人了通過我的觀察他們都有些共同的愛好就是喜歡烏七八糟、低俗的東西,這些現象都是心氣低、腎精不足的表現,不過也跟現代社會工作生活壓力大消耗身體太多有關。心主神明,《黃帝內經》說「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道家也說養身就是養心。現在的人失眠啊,西醫說是生理問題,實際上就是心理問題,人想睡著吖,心得先睡,心都不得安穩,怎麼睡著?(中醫的心包括心經、小腸經和臟腑及結蹄組織等,不是西醫狹義上的心)
「智」的缺失。「智」在於人的記憶力、辨別力等,西方文化講的智商,中國文化「智」還包括一個人的定力、志氣,一個人的「慧」。腎精充足的人定力足,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自覺學習一些積極向上的東西,抵制一些烏七八糟的東西;腎精充足的人還表現就是志氣很高,大家看小孩子的志氣多高吖,問誰都是想當科學家想上太空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烏七八糟的東西接觸多了致使腎精的流失導致志向的走低。腎精是非常寶貴的,「精滿不思淫」就是狹義上講腎精充足的人自覺抵制或不去接觸邪淫、什麼恐怖片、血腥暴力、低俗等烏七八糟的的東西,廣義上講的就是自己對慾望少,對外界物質追求少,你們看小孩子腎精足,有吃有喝就每天開開心心的,人越長大越追求身外之物導致腎精的流失,腎精越少的人越去追求車啊房啊票啊官啊,得不到就心裡很痛苦,越得不到越「貪、嗔、痴」越重,陷入惡性循環,等得到了反而覺得就那麼回事兒,又去開始追求更高一級的物質。但是現代「成功學」流行吖,「成功學」最終就是追求有錢有名有利。一直追求這些的人往往精神很痛苦,容易出現文章開頭所說的壓抑、鬱悶、暴躁等情緒,當然他們背後付出就用現今的一句話說的「風光的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內心的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中醫講「腎是先天之本,脾是後天之本」。現代的人先天之本慢慢耗吧,總有受苦的時候,現在說的補腎是方法就是錯的,「補」是什麼,聽過「亡羊補牢」嗎?聽過「補鍋」嗎?就是把漏的地方用東西補上,怎麼補?不是往裡面加東西(吃藥),而是補住漏洞啊,少些物質追求讓自己腎精少流失一些啊。現代人重口味全國人民重油重鹽愛吃麻辣就是腎精不足的象,重口味的東西是調動、鼓盪腎氣的,就像激素一樣來鼓動一下腎氣讓它繼續滿足自己對物質的追求所產生的行為,雖然腎說它很累了想休息一下。所以口味清淡的人一般是身體比較好的,慾望較少的人,甘淡才是食物的本味,甘淡也才是生活的本味!還有個腎精不足的象是什麼?全國人民愛出去玩、愛旅遊,古人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為了感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美,開闊心胸,豁達心情。現在的人呢?管他堵車堵成停車場,管他看風景變成看人山人海累的要死就是要出去,閑不住,就是宅在家也是電腦手機不離手,不去感受你所在的地方也有美麗的風景、花花草草,只是你的心忽略了他們,總想向外追求,這就是腎精的不足斂不住心裡慾望的火苗,定力的缺失,不能靜下來。旅遊回來然後再發個朋友圈炫耀一下,或者幹啥屁事都發朋友圈的也是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感。為啥?腎精空了。需要別人的肯定,需要別人的關注來填補內心的空虛。接下來講後天之本,脾所對應的「信」,先後天之本講的內容比較多些,這也是人身之本,現代的病十有八九都跟脾、腎有關。(中醫講的脾、腎包括脾經、胃經、腎經、膀胱經、還包括女子經孕產涉及的沖脈、任脈等相關經絡和臟腑及結蹄組織等)
「信」的缺失。信就是信用、誠實、不昧著良心做事做人,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現代人「失信」之事太多了,各種食品安全問題,各種假冒偽劣,看似見多識廣實際滿口假話,這樣的人也太多了。「信」對應的是脾,脾還有包容之意,現代的人包容之心漸失,斤斤計較,跟脾胃虛弱也有莫大的關係,當然這也是互相作用的。這個脾胃吖與人的消化吸收密切相關,西醫研究的吃什麼東西補充維生素吖吃什麼東西能補充蛋白質吖,哎,荒謬,怎麼有些人不吃也沒缺啥有些人吃了也還是像個非洲難民似的,道理是什麼呢?就是吃什麼關鍵看脾胃的運化吸收,身體健康的人喝口水都把水裡的精華吸收,身體不健康的人呢就是吃人蔘鹿茸脾胃它不吸收那又怎樣?相反吸收些食物中的垃圾進身體(當然參與的還有肝腎的解毒)。現在中國各種食物充足,人們暴飲暴食,這也是動物的本能,但是也要懂得節制,特別在外吃飯,食品添加劑吃肚子里還吃多佔多,常見的冷飲、燒烤、火鍋、傷了脾胃,脾胃虛弱,表現的德行就是失信,又是一個惡性循環。
現代人為何很多病非常難治、延綿難愈,大環境下的自然環境破壞,小環境下的人心不古道德缺失。就算你西醫、中醫、西藥、中藥、針灸、氣功,十八般武藝全上,都還是挽救不了生命,痊癒不了疾患,那就該反省下是不是自己的「德行」的缺失?是不是整個社會「德行」的缺失?佛家講這是因果,這是緣;道家講這是不得「道」;儒家講的是入世,怎麼與人相處打交道,不跟你講這些。這些就是被現代人拋棄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的教育缺失導致,什麼時候對「德行」教育的回歸,什麼時候「仁義禮智信」才會在整個社會作為一種價值觀存在,規範著人們的思想、行為,那離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不遠了。現在的年輕人很少能見到精氣神飽滿的人,個個不是眼神迷離,就是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入躺著的狀態,連跳廣場舞大媽的身體都不如,雖然那是困難時期吃不飽穿不暖長大的人,但是那時候的人心地純潔、講奉獻、他們也不覺得苦,慾望少很開心,看到以前的老照片,個個昂首挺胸精氣神飽滿,眼神很亮。反觀現在吃穿住行達到了歷史上頂峰的狀態,人們不是一天唉聲嘆氣就是說無聊、鬱悶,感覺還真沒那時候的人那麼開心。對外物質的過度的追求人是痛苦的,對內精神德行的追求人才是快樂的,這是任何藥物都不可比擬的,大家反思一下,共勉之。
覺文
小記於丙申年丁酉月壬戌日
推薦閱讀:
※你對待朋友的樣子里,藏著你的修養
※我師父說丨聽到了要去做,努力提高自我修養
※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是一種修養
※最高級的修養,是不戳人痛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