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君:亨利.福特的時間管理智慧
今天是柳君書房陪伴你的第12天。
▼
今日話題 ~
「時間管理「
本篇關鍵句
真正有效率的勞動者,不會整天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閑庭信步般輕鬆愉悅地處理事務。
——亨利.戴維.梭羅
時間稀缺的人,每天都工作很多個小時——他們總是想要在一天有限的時間裡儘可能多地做一點事。他們會忽略問題,遇到了就打個「補丁」了事。
大多數公司依然會去對工作時長進行管理,而非對帶寬進行管理。
雖然稀缺會給我們帶來很大壓力,但我們依然需要專註於能量管理和帶寬培養。增加工作時長、讓員工更加賣命地幹活和放棄度假機會等,都是管窺心態的表現。
真正重要的是,將有效的帶寬最大化,而非將工作的小時數最大化。
01
超長工作時間的價值被高估了。為了完成堆積成山的工作,人們不得不加班加點幹活,一天工作10個小時、12個小時,做不完的話16個小時也不在話下。
都說中國人是最勤奮的民族。勤勞肯干一直是人們引以為豪的優點,勤能補拙更是被奉為瑰寶。彷彿什麼都不是事兒,最重要的是肯付出、願意花大力氣。
誰也不能否定勤奮的價值,但真的是越忙越好,越忙產出越高嗎?
02
大約一個世紀之前,亨利.福特就認識到了工作時長與帶寬之間的關係。他為工人定下了每周40個小時的工時規定,不僅是出於利潤方面的考慮,而且也飽含了人文主義情懷。
而他進行的為期12年之久的實驗,其結果明確顯示,將工作日的工作時間從10個小時縮短到8個小時,將每周的工作天數從6天減少5天,既能增加工人的總產出,又能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
既增加工人的總產出,又減少企業的生產成本,這兩個要素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都非常重要。亨利.福特用歷時12年之久的觀察研究,道出了一個與人們以為的完全不一樣的結論:並不是每日工作時間越長越好,並不是一周工作7天更好。
03
沒有時間玩樂,沒有時間凝視窗外,沒有時間觀察、理解,沒有時間靜靜的等待……
這些都會造成稀缺。
稀缺的人每天都在不斷打補丁,他們的頭腦和手上經營的事業中,是由一張布滿補丁的圖構成,哪裡不對了,就趕緊撲上去打個補丁。沒有足夠的帶寬去思考戰略,去判定方向,去反省。
因為被超負荷的工作壓的喘不過氣來,每天又必須花太多的精力打補丁,人們不得不剝奪自己的睡眠時間。人們沒有時間用來睡覺,只有時間用來工作。
04
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睡眠對生產力的影響非常驚人:科學研究多次證實,睡眠不足的員工,其積極性會變得更低,犯的錯誤會變得更多,而且還經常會出現頭昏腦漲的現象。
一項研究對夏令時的起止進行了調查,結果就真實地反映了這一點。因為時間的變化,人們晚上會出現睡眠問題。在失眠的夜晚,人們每個小時花在網上閑逛的時間就會多出20%。
05
很多人晚上睡不著,或者不願睡,早上卻起不來,即使起來了也是精神不振。
因為缺乏深度睡眠,身體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壓力沒能合理釋放,第二天工作時,頭腦便不處於一個清醒、敏捷的狀態,沒有足夠的帶寬和能力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
於是工作被要求返工,工作成果被責難,影響了當事人情緒,接著又影響睡眠,如此惡性循環。
當人們沒有足夠的帶寬時,流體智力和執行能力都會大大下降。
不具備敏銳思考問題的能力,無法有效約束行為。
在失眠的夜晚人們容易在網上閑逛,白白讓本應拿來修復身體機能的時間耗費在了無意義的事情上面。
06
一支研究團隊曾對一位38歲、已婚、有4個孩子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做了如下描述:
他每天工作12-14個小時,總是感到精疲力竭,覺得自己很難在晚間時光全心投入與家人的交流,並因此感到愧疚和難過。
他的睡眠質量很差,沒有時間鍛煉身體,很少吃健康食品,總是隨便買點什麼在路上邊走邊吃,或是坐在辦公桌旁邊工作邊進餐。
以上場景您是不是很熟悉?
為了「節省」時間,為了延長每日工作時長,為了完成更多的工作,人們「忙」的沒有時間吃飯,沒有時間鍛煉身體,沒有時間睡覺,很少吃健康食品…..
而這些正是使人們無法高效工作的原因。
07
正如《稀缺》的作者所提及:雖然稀缺會給我們帶來很大壓力,但我們依然需要專註於能量管理和帶寬培養。
管理能量,包括但不限於睡個好覺,減少加班的時長和頻率;留出時間好好吃飯,享受美食,不總是囫圇吞棗用垃圾食品填充肚子;規律的鍛煉身體,伴隨有氧運動使自己處於一個身心愉悅的狀態;花時間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
這些都會讓我們拓展帶寬,以有能力做出明智決策。
人的一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的決策構成。加大做出明智決策的機率,對能量進行有效管理,成功與幸福便水到渠成。
08
帶寬有負擔時,人們容易陷入稀缺狀態。
在一個團隊里,當有人處於稀缺狀態時,團隊其他成員便易被裹挾進稀缺狀態中。
當帶寬有負擔時,容易做出一系列拙劣的決策,從而導致更嚴重的稀缺,進而給團隊中他人的帶寬頻來負擔。
這就便像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時只是一個很小的問題,最後波及了所有成員。
09
結語:
重要的是管理能量和培養帶寬,而不是無限延長工作時長。
很多時候眼下看來是正確的決策和行為,從一個相對長的時間段來看,卻是對戰略目標毫無益處的。
智慧的高下就在此中體現。
是不斷打補丁,還是從長計議,在一件事情開始時就將其做對?
是在盡己所能延長工作時間,以完成「更多」工作任務,還是懂得留時間思考、反省、觀察理解的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將有效的帶寬最大化,而非將工作的小時數最大化。
《稀缺》的作者如是予以忠告。
版權聲明:本文為楊柳君原創文章,來源微公號:柳君說(y823021823)
推薦閱讀:
※沒有創意不是因為你笨,而是需要整理思維
※怎麼理解過多的會議是糟糕組織的明顯的標誌?
※領導者vs 管理者的區別 (隨筆 丁敏 v2017.12.19)
※華為的國際化為什麼這麼成功?都使用了哪些營銷策略?
※如何提高組織內成員間的響應反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