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知識型寫作擴大個人影響力?每一個內容創作者都應該讀一讀
12月19日在網易雲課堂聽了采銅老師的講座感觸很大,花了點時間把講座視頻整理成了文字版,就像老師在課程里說的:
如果你寫的東西沒有很大的洞見,就是為了傳播知識,也是有價值的,只要你的寫作是在傳播知識我都會給你點贊。
雖然這篇不是原創,想到也算是為傳播知識出了一份力就很開心了,放上演講的視頻地址:如何通過知識型寫作擴大個人影響力--采銅下面是具體的分享內容:
這次的分享是由6個問題按照層層遞進的方式展開的,首先我們要開宗明義那就是要明白到底什麼是知識型寫作?
Q1:什麼是知識型寫作?
知識型寫作是我想的一個概念,我也是讀書太少了,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概念來概括這樣一種類型。
知識型寫作不是以吸引眼球為主要目標
當然不是說知識型寫作就不管自己的受眾和群體了,這個也是重要的。但是不要把它當作最主要的目標。現在很多自媒體太重視關注度了,當你一旦注重關注度了以後,你就不由自主的把你寫作的質量降低。我們社會整體的文化水平還是比較低的,如果你要追求最大的傳播量,勢必要去迎合這個社會文化程度的總體水準。這樣你寫的文章從知識思想的角度來看就不能算是含金量很高的東西。
今天講的是知識型寫作,知識型寫作的目的是傳遞知識,傳播新知,啟發人的心智,所以說就不能以吸引眼球為主要目標。寫作時想的不應該是怎麼迎合,而更多的是怎樣引領大眾,你的知識水平是比社會平均文化水準要高一點的,至少在某方面是比較有專長的。既然要從事這個寫作,那就要有這樣的追求,這個追求就是要引領大家往上走,而不是跟著大夥往下走。這就是我的個人觀點,我一直以來也是這樣做的,是我的一直堅持的東西。
知識型寫作不是寫乾貨
乾貨這個詞現在已經被用爛了,我不妨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乾貨?怎樣定義乾貨?我發現我回答不了,我不知道「乾貨」到底是什麼。乾貨就是一個很空洞的詞,你都不知道到底什麼是乾貨。所有做課程,寫文章的人都號稱自己的東西是乾貨。那麼乾貨和水貨有什麼區別呢?我覺得現在乾貨已經成了一個營銷辭彙。我就不認同我寫的東西是乾貨文章,我寫的東西就只有一個標籤那就是采銅。如果你想進行知識型寫作的話,要有這樣一種覺悟。乾貨這個東西已經說不清楚了。
知識型寫作不是學術研究的「傳聲筒」。
知識型寫作是有一定的創造性和原創性的,很多的科普的文章,也算是知識型寫作。不過跟我講的還是稍微有差別的。很多科普文章的作者不是像霍金這樣的科學大師,而是僅僅是看了一下別人的論文,了解了某一個研究突破,就寫了一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打幾個比方,講幾個故事,引幾個數據,這種寫作也是有價值的。
不過在我看來價值並不大,首先科研只有在一個研究的共同體里才能發揮最大價值,而對大眾來講需要的是一個可以直接改善生活的東西。很多學術研究離實際應用有相當的距離,所以知道不知道這項研究對公眾的意義不大。其次,如果你不是這個領域的大牛對他人研究的理解可能不是很透徹,那麼你在將一個專業化的東西科普化時很可能造成信息失真,大多數科普文章可信度也不是很高。我不否定所有科普文章,如果是一個很好的研究者,一個大師級的人物來寫科普是很有價值的。但是現在流行的很多的東西是摻雜了很多的水分的。
我講的知識型寫作就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傳聲筒。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並不是寫在論文里的學術研究成果才是知識,它只是知識的一部分,還有很多知識是從實踐中來的。有一些是理論型知識,有一些是實踐型知識。也可以說有一些是外顯知識,有一些是內隱知識。內隱知識是什麼呢?語言文字不能完全表達出的,比如說一個功夫高手很會打,在他身上關於招數的知識很難用語言來表達,這就是內隱知識。知識是一個非常多維度的一種概念,學術研究的知識僅僅是知識的一部分。知識型寫作可以涵蓋很多,比如說有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寫了一本書總結他在創業中的心得體會,這個寫作就可以稱之為知識型寫作。這種寫作並不是學術研究成果的簡單傳達,他的知識是實踐中得來的,也是非常有價值的,雖然沒有得到科學角度的論證,但確實是有價值的。這種寫作也是很好的,所以知識型寫作是一個很廣義的概念。
Q2:你的基本問題是什麼?
好的知識寫作者必須要專註。
知識型寫作和其他寫作類型相比主要的區別是什麼?知識型寫作的內涵會更豐富,一般雞湯文很空洞,沒什麼真材實料,知識型寫作就必須要有相當量的知識支撐。現在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往回推三十年,四十年就已經如此。前段時間我看過一本書,是一本數學科普書,書里說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每一年全世界會產生10萬個新的被證明的數學定理。每年能產生10萬個數學定理那就意味著在那個時代就沒有一個數學家能夠成為數學大學科中的通才。而是只能掌握數學這個大學科中的某一個分支學科中的再某個分支。在數學領域都不可能成為通才,如果你想從事知識方面的寫作不專註的話永遠只會三腳貓功夫。
到底怎麼樣算專註,現在很流行的一種誤區就是自媒體寫作為了漲粉蹭熱點,熱點的出現是沒有規律,非常零散的,每一個熱點事件會牽引出很多知識。但這些知識都是發散的,不是凝聚在某個點上的。總是在圍繞著熱點寫作,就肯定不是知識型寫作,而是營銷型寫作。寧可漲粉慢一點,耐得住寂寞,一定要保證內容是有質量,那就必須專註在某一個知識領域或者某幾個相關聯的知識領域,你必須要有這樣的覺悟。
問題是最好的引線,並且是跨學科的
從問題出發去牽引學習是一種好的方法。問題是觀察中產生的,有問題就有疑惑,有疑惑就會有思考,而且思考的目的是明確的,這樣你就不會像浮萍一樣隨波逐流了。而解答這個問題很可能要用到跨學科知識,我是從2001年開始學心理學到現在已經15年了。我並沒有離開心理學這顆大樹,也並沒有把心理學這顆大樹抱得那麼緊,我寫的很多東西都是其他學科領域的。從問題出發而催生的研究和寫作很可能是跨學科的,不以問題出發,以自己的專業,自己的職業出發去寫東西,就不是跨學科的。
我以前是做用戶體驗相關工作的,用知乎之前也寫過幾年的個人博客,博文是用戶體驗類的,就不是跨學科寫作。雖然也很有意思,但並不是很好的問題導向型寫作,這樣寫作的結果會造成原創性不足,緊緊跟隨已經存在的領域你肯定是這個領域的學徒。但是當你針對問題進行跨學科的學習研究和寫作的時候,往往容易產生一些新東西,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為什麼緊緊依賴於自己的學科專業,局限於自己的學科專業不是那麼好呢?這裡面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你很難冒出頭,在任何一個專業領域裡面比你厲害的大牛、大師太多了。但是你做的事情能夠跨學科,又是針對性的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這個價值會更加大,而且很難被別人複製。《精進》就是由很多東西交叉在一起,很難在市面上找到類似的書。
基本問題的特徵
問題也分很多種,有些問題是很簡單的問題,比如說怎麼樣做「番茄炒蛋」。這其實也是一個知識性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很簡單,三分鐘就可以把這個問題解答了。你把它寫成文章的價值就不大。
還有一些問題叫做基本問題,基本問題不是那麼容易被完美解答了。比如說自古以來的一個問題「問世間情為何物?」,就是個基本問題,下面是摘自《讓教師學會提問-以基本問題打開學生的理解之門》書中的幾個基本問題:
- 衰老是一種病嗎?
- 影響創造性的因素有哪些?
- 小說和真相之間是什麼關係?
- 曾經有過正義的戰爭嗎?
- 我們如何看到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的東西?...................
這些都是基本問題,每個問題都可以寫一本書甚至是好幾個本書。如果你的寫作是嘗試回答這樣的問題,而且回答的還不錯,那這樣的作品是很有含金量的。基本問題的特徵概括一下就是:
- 開放式,不存在唯一答案
- 發人深省,需要分析和推理
- 涉及某一學科內或者跨學科的重要觀點
- 能引發其他問題和進一步探究
- 可隨時間反覆修訂答案.................
如果你的寫作是圍繞著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基本問題,那麼你會歷時幾年都圍繞這這個基本問題去探索。隨著時間的推移,對這個問題的解答越來越精深,那你寫的東西就越來越有價值,對別人的幫助就越來越大。就像我自己,這幾年一直圍繞「一個人怎麼更好的學習,怎麼更好的思考」這兩個基本問題,來進行嘗試性的回答,雖然現在還並沒有很好的去解答這些問題。但是我一直以來在圍繞這些問題進行研究,所以我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通常比其他人都要深刻一點,這就是研究基本問題的好處。
Q3:什麼樣的知識型寫作更有價值?
不是將常見的答案改頭換面
你想解答的問題已有一些不錯的答案了,那就沒有必要再寫一遍,就舉個例子《超效率手冊》這本書:
這本書就是把已經有的東西重新包裝了一下,這裡引了豆瓣@大肥貓|幽冥夜怪話的評論:
這不就是把番茄工作法、GTD1、2、3,外加《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術》給重新說了一遍么。
這本書沒有自己獨特的東西,價值就不大了。
有獨創性,有洞見,敢為人先
這是好的知識型寫作的標準,可能要求比較高,如果你寫的東西沒有很大的洞見,就是為了傳播知識,也是有價值的,只要你的寫作是在傳播知識我都會給你點贊。
再舉個例子,比如《斷舍離》,是一本很暢銷的書。這本書講的道理是很簡單的,但是很有創新性,這本書的開頭就把我鎮住了,我看了這麼多的書沒有一本書有類似於這種霸氣的開頭:
初次見面,歡迎進入斷舍離的世界。我是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雜物管理師?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呢?大家一定很納悶吧,畢竟自稱雜物管理師的人,全世界也只有我一人。
山下英子《斷舍離》
山下英子給自己創造了一種職業。《精進》最後一章里有提倡要找到自己的獨特性,《斷舍離》能買的那麼暢銷,是有它的獨創性的。這本書從一個新的視角去解讀雜物管理,並不是說把東西收納好就叫做雜物管理,而是說把以物品為中心的關注點轉換成以自我為中心,這是一種思維方式上的轉變,從而實現一種家居生活狀態轉變。
這種角度當時來看是很新穎的,並且山下英子說得那麼霸氣,確實很厲害。所以說想進行知識型寫作的話,也要有這樣的追求。但是山下英子在寫了《斷舍離》這本書之後,就「晚節不保」了。所以說你本身的水平是二流或者更低的寫作者,一不小心寫了一本暢銷書,自我評價發生了扭曲,把自己看的很厲害,很自大,接下來你就再也寫不出來能夠超越第一本書水平的書了,山下英子就走了這麼一條路。
這是我在網上截七本書的封面,這七本書都是《斷舍離》的續集,她沒有再超越自己,而是不斷地重複自己。我統計了噹噹網上《斷舍離》及其後面的衍生品的銷售數量來間接的預測了《斷舍離》的銷售數量,做成了下面的表格:
可以看到銷量的下降曲線是很陡峭的,這其實就是一個前車之鑒。《精進》好像很暢銷,但我絕不會寫《精進2》,而是重新寫一本完全不一樣的書。
Q4: 怎樣獲素材來源?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素材來源問題解決的好,就完成了60%的寫作工作。我們為什麼有時會感覺很多公眾號文章空洞無物,是因為那些作者輸入的東西太少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個人頭腦里就沒有多少料,不注意素材的吸取,不斷去學一些新東西,就只能去寫一些空洞的東西。但是反過來,如果一個人很善於學習,有很好的素材來源渠道,自己去找一些冷門又很有價值的書讀,以這些東西為素材來源,經過消化吸收,再重新產生出自己的個人作品,就讓人覺得是有真才實料的。素材積累不需要天賦和太多技巧,只要做的紮實,你的寫作就能上一個台階。這裡首先先要區分好素材來源:
區分通俗讀物和專業讀物
通俗讀物:
- 大多數的暢銷書
- 新聞報道
- 自媒體文章
- 廣告、宣傳文案
不是說不要看通俗讀物,而是不能讓90%以上的信息來源都來自於通俗讀物,很多人說喜歡心理學,那該看什麼書呢?真的想學習心理學,第一本書一定要看心理學教科書,這樣就不會走彎路。因為偽心理學讀物太多了,正統的東西不看,先去看這些歪門邪道,你就連最基本的判斷力都沒有了,所以要先看教科書,把免疫力建立起來以後再去看點其他東西就不會被帶偏了。通俗讀物要讀但是不能讓你大部分的信息來源來自於通俗讀物,要多讀一些專業性讀物,那麼專業性讀物有哪些呢?
- 維基百科
- 教材
- 論文
- 學術專著
- 專業機構的報告
- 說明書
- 統計數據
- 資料/檔案
- 實物/實景.........
維基百科而不是百度百科,比如說明書就是很專業的讀物,買完空調之後能把說明書從頭讀到尾,就說明你是個很愛學習的人。統計年鑒也是專業讀物,一般人理解不了這些東西的重要性,但是創作時你就覺得重要了。比如說寫作中要引一個數據,數據有真假,就一定要引可信的權威數據。那你必須查一些統計年鑒,統計年鑒的可信度是最高的,你引了統計年鑒的數據,最後發現數據是錯的,那就是統計年鑒編著者的責任,引了統計年鑒的數據就已經做到位了。
實物也是專業的,博物館都有專門的實物配合展板講解,比如杭州茶葉博物館講解怎麼做一個紫砂壺,這些工序都是很專業的,圖文並茂的在給你展示出來了,這樣學習的價值就很大,比看幾個公眾號價值都大。一個好的學習者必須是專業讀物和通俗讀物都看,一個寫作者專業讀物的訴求就更加大,比如說跟心理學有關的知識型寫作,必須的工作就是看心理學論文,不看論文就要做心理學的專業寫作的人就是一個江湖騙子。
擴大自己的知識獲取渠道
這是我的一個設計師朋友幫我畫的:
世界的知識可以分為這麼幾大類,按知識性質來分就是說有偏理論的知識,有偏實踐的知識,還有混合的知識。學東西都再講應該怎麼讀書,如果所有知識來源都是書本,那麼你基本上還是個很無知的人,因為有很多知識不是寫在書里的。在一個世界500強企業里,有一些培訓手冊,或者工作文檔之類的,這些東西是很有價值的,一個大公司裡面有價值的資料文檔浩如煙海,但是不是寫在書本裡面,而這些東西價值在哪裡呢?是因為它既包含理論知識又包含實踐知識。去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處,大公司知識儲備強,這去小公司可能各方面鍛煉比較強,各有利弊,所以最好什麼公司都呆一呆。
還有一種知識,就是我前面講的內隱知識,比如你進了一家公司,有老員工帶你。可能這個老員工,書面表達能力不強,但是他有很多的經驗,這些經驗必須是你跟他交流或者自己暗中總結觀察獲取的,沒有寫在書里。知識的概念是很廣泛的,你的視野一定要打開,知識開來源要多渠道。有本書叫《樂在工作》寫宮崎駿是怎麼創作的,裡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介紹宮崎駿怎麼搜集素材,宮崎駿去看電影經常不是把整部電影看完的,可能看幾分鐘就出來了,他只是為了去看某一個歷史時期的某個人的衣著特點是什麼樣子的,他進電影院是要了解衣服素材,所以看電影就成了他的知識的獲取渠道。
我們大多數看電影只是娛樂,但是從創作人角度看任何東西都是有目的的,就是說看到的任何東西都要想能不能對創作有啟發,或者能不能成為素材庫的一部分。比如今天逛街,有人給你塞一張小廣告,那個樓盤要開盤了,房地產的廣告是有價值的,如果你是個設計師,專門去搜集房地產廣告學習,房地產廣告往往設計精良,這些都是一些小技巧。
基於三角校正法組織寫作素材
三角校正法對很多社科研究比較重要,講的是要得出一個結論,需要從多個不同的獨立信息源去論證,這些獨立的信息源提供的證據都能支撐這個結論那麼才是可信的。寫作也是這樣,讀了《精進》的人可能會有這個感受,《精進》裡面有些是學術觀點。
比如說第一章講現在的時間觀,還是過去的時間觀,這是從論文里看來的一個理論,不過裡面還有我自己的親歷經驗和二手的經過別人實踐過的經驗,所有的經驗和理論都共同指向了某個觀點,這個觀點往往是更可信的,我寫的文章可信度比較高,背後的原理就是這個。
再舉一本書的例子,《設計心理學》是一本成功的知識型寫作經典,這本書我大概十年前就看過,即使是一個原本不懂設計,從來沒有做過用戶體驗的人,看了這本書都會有點感覺。為什麼唐納德·諾曼能寫出這種既暢銷又有高質量的一本書呢?因為他突破了自己學者身份的局限。去任何一個賣書的網站輸入「設計心理學」這五個字你會發現以此為名的書有幾十種之多,大多數都是國內的設計心理學教材,這些書都是沒人看的,只有諾曼寫的《設計心理學》是非常的成功的。其他人寫設計心理學是寫教材,但是諾曼寫的都是自己日常生活經驗中思考的東西,他本身是一個學術牛人,有學術功底,但同時他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觀察和反思,加上在蘋果公司等大公司中做用戶體驗實踐中的一些體會,才有了《設計心理學》這本書。一個知識型寫作者要登峰造極就必須向諾曼學習,信息源應該是多維的。如果寫一本教科書《設計心理學》,給設計心理學做定義,為什麼設計心理學那麼重要,設計心理學該怎麼學,那就成了八股文。
Q5: 怎樣提升知識型寫作的水準
剛才講的是信息源,更進一步來講,從寫作的方法上可以吸收什麼東西呢?展開講的話會很多,分為宏觀技巧和微觀技巧,是個大學問,就不可能給大家講的那麼詳細。我就列舉幾點,看看大家有沒有感覺。
知識型寫作的三大元素:實例,原理和操作建議
一個好的知識型寫作的作品可以是一篇比較長的文章,或者是一本書,這個作品必須同時包含這三大元素:實例,原理和操作建議才能算成功。 故事和案例是實例 ,偏重學術性的東西叫原理,操作建議就是可以讓讀者落地實操的。構思《精進》這本書的時候,我想的最多的是我寫的這本書能不能給大家一些可供操作的建議,實例和原理難度不是太高,但是想寫好操作建議不容易。有些作者寫的作品很平庸,可能他在寫作時就根本沒有意識到上面的三點,作品的平庸是有原因的具體總結下:
有實例無原理:孤例不證,不可信(我有一個朋友....)
有原理無實例:夾生飯,消化不良(中式教材寫法)有原理無建議:然並卵,過不好這一生(心理科普文)有建議無原理:機械教條,無法變通(速成「乾貨文」)
有實例無原理:比如說「我有一個朋友…」講完以後總結出一個道理,然後就說你應該怎麼樣。這樣就孤例不證了,文章可以講故事,但是要有知識性基礎,要不然是不可信的。
有原理無實例:中式教材書的寫法。
有原理無建議:這是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比如說有些心理學科普文原理講的很好,但是具體的建議沒有。因為很多心理學論文本身就沒有建議,心理學論文是不需要給建議的,做科學研究是發現分析解釋現象的,能解釋好了就行不需要給建議,心理學科普文是基於論文來寫的,論文里沒有給建議,編也編不好,那就不寫了。
有建議無原理:現在很流行的速成乾貨文就是此類,此類文章是教你怎樣快速成長,有些道理,但是不是放之四海都皆準的道理,如果你很迷信這個道理,任何時候都按這個道理來做事情不會變通就壞了,只有了解了內在的原理以後才能自己變通,才能隨著不同的情景來思考自己該怎麼做。而不是激進的遵照某個人的乾貨文,有建議無原理也是很危險的。
綜合起來就是:實例,原理和操作建議這三者缺一不可。你的寫作這三個東西都有,那至少能打70分,如果文筆太爛就沒法再高了,但至少及格了。
什麼是知行合一,就是盡量寫自己實踐過的知識,不要只是道聽途說,其他人講個東西你變成一個二傳手,必須是自己實踐過的,這個要求很高,我用了兩個字「盡量」,盡量寫自己實踐過的知識。
那麼為什麼要寫自己實踐過的知識?知道那些知識能夠指導實踐,那些中看不中用
在實踐中了解了更多的應用細節,更易提出操作建議感觸更深和全,可使行文更加生動,而不是乾巴巴在實踐中反思生成更多的「獨家知識」
向經典的知識型佳作學習寫作技巧
剛才舉的例子《設計心理學》這本書,你就可以專註去學習它的寫作方法,我再給大家展示一個隱秘的東西:《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和《精進》兩本書有什麼共同點?
我寫《精進》時花了一兩個月的時間來確定大綱,以前在知乎上寫的內容散,範圍廣,但是寫書要做到把以前寫的好內容和新內容融合在一個統一的體系里。後來我就參考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是一本非常暢銷並且含金量很高的書。《精進》這本書的框架得益於《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七個習慣的啟發,七個習慣其實是七種思考問題的角度,可以用習慣來說,其實只是一種寫作的手法,把很多包羅萬象的重要的東西聚類成七個類別變成七個習慣。如果柯維能寫的話,完全可以寫28個習慣,但是他進行了篩選,留下了七個他認為最重要的東西他放在這本書里。
《精進》也是一樣的,我一開始寫了12個關鍵字,寫著寫著就變成了七個關鍵詞。每一章里通常有四個小結,這四個小結又是從大量的可寫的東西裡面挑選出來的,是我覺得最好的東西,我知道的東西遠遠比書上寫的東西更多,看的書遠遠比我的參考書目更多,我做了很多精選。《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對龐雜內容的組織方式啟發了我,我最後也用7個主題構架出了《精進》。很多人都喜歡7這個數字,米蘭·昆德拉有一本書叫做《小說的藝術》也是由七個部分組成的。他在冥冥中就覺得7是一種神奇的數字,這個東西可能是來自於潛意識的,所以他寫的書往往是由七個部分組成的。《精進》寫六章可能就覺得少了一點,如果八九章可能就是太多了。七個好像不多不少剛剛好,但是我不是說一定要寫七個。真的在創作一個東西,你要發現每一個細節,每一點都要去考慮。如果不成為一個創作者,永遠是一個內容消費者,很多東西永遠都體會不到,這真是千真萬確的。
再舉一本書《必然》,這本書里講了講了十二個關於未來的觀點,十二種趨勢,這些觀點可能不是很新鮮了,有些東西我們一般人都能想到,所以這本書凱文·凱利的觀點本身不是最重要的。但是從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會發現他的觀點很有說服力,他在增強寫作說服力上是很有技巧的,要做一個知識型寫作者,要很好的去學習這種寫作手法。這些方法分別為:
- 類比
- 對比
- 延展
- 逆推
- 調和
- 親歷
- 數據引用
- 構想
Q6:如何通過知識型寫作構建個人影響力?
前面六個問題都能做好,第七個問題就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當然這裡面也有幾個點也可以給大家這個稍微提一下,第一個就是我們現在整個中文互聯網其實你要成名的話就是這三個平台:
微信公眾號,知乎和微博
我的建議是要成為知識型寫作者並且有一定知名度這三個寫作平台缺一不可,一篇文章三個地方同時發,知乎是最適合一個草根用戶成名的。其一,你在知乎上的關注度不僅僅來源於粉絲數還來源於你回答的問題,如果是一個關注度很高的問題你做答了,就可以獲得曝光量,知乎是一個比較適合草根用戶零啟動的平台。
微信公眾號要漲粉是最慢的,因為它是有相對的封閉性,要不斷的寫有價值的文章。堅持去寫,過個兩三年是能夠積累起一定的粉絲。
微博其實是一個更開放的平台,因為轉發這種病毒性傳播的效果會更好,雖然會說微博總體上比較low一點。實際上還是一個擴大影響力的重要平台。
克制的寫作才有利於建立專業形象和聲譽。
開一個公眾號什麼話題都寫,蹭熱點,一看就知道是一個營銷號,不是一個專業寫作者。或者你在知乎上什麼問題都答,特別是熱點問題,那麼大家就知道你就是一個什麼都說上一嘴但是半瓶子亂晃的人。如果你的在知乎上寫的東西比較專註,能剋制自己,寫的東西一出手就要讓人有一種不同凡響的感覺,就有利於建立你專業的形象和聲譽。
幾百年前的那些作家對自己是非常嚴苛的,他們有個愛好就是燒紙---自己的手稿-不滿意了燒掉重新寫,所以他們能寫出流傳幾百年的好作品。今天的人就完全走到另外一個極端了,每天寫一篇爛文章,發出來就好,什麼都不改。所以不僅要寫,而且要保證一定的水準,不要砸自己的招牌,要有個信譽度。
還有「標題黨」型的文章,標題黨型文章是有利於增加你的瀏覽量,但是如果你寫的標題黨文章太多了就是失信於人,點開了文章跟你起的標題相差太遠,讀者是有一種隱隱的受騙的感覺,幾十上百次都寫標題黨文章信譽度會嚴重受損,短期內是有好處的,從長遠來講是很壞的,因為你的聲譽度是值錢的。你要珍惜自己的聲譽度,這是嚴肅的寫作者的一個基本的要求。
免費不是吃虧,不要急於變現
我記得讀中學的時候就經常聽到一句話,叫做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因為中國人口是最多的。所以賣任何東西市場都是最大的,包括賣知識市場也是大的,所以不需要急著去變現,可以慢慢來,多寫點免費的有價值的東西,你的用戶群就會增長,整個市場會不斷擴大。如果是收費內容用戶群可能就收縮了,免費高質的內容用戶群就不斷的在擴大,最後再去收點錢。
微信公眾號靠打賞也能發財。比如我現在每篇文章拿到500塊錢的打賞,不是很多,我的微信公眾號只有四萬人。如果一兩年以後我的微信公眾號粉絲是四十萬人,那麼我每篇文章就5000塊錢,不用做廣告,也不用收費,靠讀者自願給我打賞,每篇文章就是5000塊錢,而且這個是自願的,大家都開心,且你的文章就是免費給大家看,很多人的得益,有錢的人賞錢,有力的人出力,有朋友圈的人幫我轉發,所以大家多轉我的公眾號采銅的銅。
寫一本好書提升專業形象和公眾影響力
我以前就是在知乎上名氣比較大,當我出了一個紙質書了以後,這個範圍就廣了,老年人,中年人,還有很多小孩,都會看我這本書。還有很多各行各業的大牛,他們每天忙於工作沒時間用知乎,但是他們需要看書啊。有一個管理學家看了《精進》後就專門來找我聊天了。
所以寫本紙質書對於提升你的公眾形象和專業影響力是很重要的,這是你在網路上有再多的粉絲都無法替代的。
與網易雲等專業機構合作並基於內容來設計課程形式
為什麼要開課程呢?
第一點,可以賺一些錢,因為課程售價可以比一本書售價高,我賣一本《精進》就只能拿到三塊多錢,但是課程可以一兩百塊也不會很過分。
第二點,看書是單向的,作者和讀者是分開的。課程是一種互動型的學員的反饋是能給你啟發的。反過來可以促進你的思考,所以時機成熟時可以做一些課程,而且可以考慮跟像網易雲課堂這樣的專業機構合作。
推薦閱讀:
※如何又快又好的寫文章?
※人生輪迴--歲月如泣
※《邊城》是怎樣一部小說?
※《狗屎里的鴨骨頭》
※如何成為一名網路寫手?
TAG: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