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者的被統治,莫卧兒人飲食文化的融合

《知·食——印度》精彩內容

上一篇:肉飯與辛香的混搭,這是印度婚禮上的最強主菜

【知·食】的目的,是將準確的、真實的、純粹的飲食內容推給真正喜愛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願你喜歡。

【知·食——印度?|題記】

個體如此渺小,哪怕高高在上的帝王也可能無力與群體的精神文化(尤其精神信仰和飲食文化)相抗衡。外來的統治者莫卧兒人歷經三代後,從阿克巴時期開始發展到賈漢季和沙·賈汗時期,這個王朝的權利和財富達到了巔峰狀態,與此同時莫卧兒人也成為了真正的印度人。

《知·食》鄭重推出《印度》連載專題,以印度料理為主題,看印度的風土人情、軼聞趣事、社會變遷……

雖然說是入侵的統治者,但莫卧兒人最後卻被印度人的精神文化所侵略……

【印度聖物】

幾乎所有的印度人,不管其生活狀況如何,都對食用牛肉存有禁忌。威尼斯人科庫勞·曼努奇曾描述當地人把吃牛肉被視為「一種低劣行為,一種污穢之舉,其罪惡超出了一切想像。」

但印度人對牛肉的禁忌並非自古有之,印度醫學討論過牛肉的品性,認為它「厚重、熱性、多油、甘甜」,不易消化,食用要多加小心,但也建議從事劇烈活動職業的人多吃牛肉。對身體瘦弱的人而言,牛肉湯被視為最有效的良藥。

公園1世紀初期,印度人會按慣例殺牛吃肉。《摩訶婆羅多》提到婆羅門享用美味的牛肉大餐時,「一頭牛對肆意屠殺她的親戚發出抱怨」。這部史詩源自人們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婆羅門將其記錄下來的時候,摻雜了許多宗教和說教的片段。這種對殺牛感到不安的情緒,真正的原因是,隨著印度日益農耕化,印度人更多的依靠牛來耕地、擠奶,因此越來越不想宰殺它們。

巴布爾征服印度時,牛已被印度人尊為聖物。曼努奇驚訝的發現,不僅吃牛肉被視為可憎的事情,牛奶、牛油甚至牛糞都被神化成可驅除罪孽的聖物。辣眼睛的是,印度人居然把牛尿塗抹在臉上,更有甚者直接用手接牛尿來喝,以這種方式讓自己變得聖潔。

印度人認為,食物作為人與神關係的組成部分,吃並非身體享樂,更多的是醫學和道德行為。飯前要準備食物祭品供奉,人們似乎都在吃神的殘羹冷炙(paradum)。印度人吃什麼,和誰一起吃,是他們在自然、道德、家庭和社會秩序中地位的顯著聲明。比如:在鄉村,一個群體接受哪位鄰居的食物,是否會同意在彼此陪伴下吃東西,決定了各自的職業、群體、種姓階層。在家庭內部,年長的男性一個人先吃,並且由女性服侍,是他在家中優越地位的表現。對個人而言,身體與環境保持平衡,依賴於按照氣候、季節、職業的不同而調整飲食。

【帝王的包容】

隨著年齡的增長,阿克巴齋戒的時間越來越多,逐漸不食葷腥,變成貨真價實的素食者。雖然受印度文化的影響,巴布爾和胡馬雍作戰前也偶爾不吃肉、不飲酒,以表心地純凈。但阿克巴的禁欲主義體現出他與印度文化有著更深入的融合。作為極具包容心的皇帝,阿克巴每周五都會召集伊斯蘭學者、佛教徒、耆那教徒、拜火教徒、基督徒等聖徒討論宗教問題。在了解自己的臣民視牛為神物後,便不再吃牛肉,並禁止殺牛。甚至禁止在某些日子買賣所有肉類,也建議臣民們不吃洋蔥和大蒜。

【不朽之水】

阿克巴寬容的宗教政策、對印度宗教和習俗的好奇與接納,以及他的飲食習慣,使莫卧兒人轉變為印度人,而非外來統治者。他像印度臣民一樣留長發,允許婆羅門僧人在他手腕上帶上祈福的串珠,還嚴格要求自己在一周內的特殊日子只吃素食。受阿克巴影響,他的兒子賈漢季和孫子沙·賈汗都保持了他的退讓行為,如禁止殺牛;貴族大臣也開始戴護身符。所有皇帝都保持一個特殊的印度習慣,只喝被譽為「不朽之水」的恆河水。簡·巴普提斯特塔·維涅爾就觀察到,有一隊駱駝專門從恆河取水,以供宮廷使用。恆河水運入宮中後,盛在長頸瓶中的水被放在其他器皿中,水與經過攪動的硝石混合,直到水變冷才被使用。

【克黑茶里在宮廷的升華】

在宮中揮金如土的氛圍中,莫卧兒帝國的廚房花費了大量金錢。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利和權威,帝王們熱衷於四處巡遊。在一次古吉拉特邦的巡遊中,當地的平民菜肴——克黑茶里引起了賈漢季的注意,這種由小兵豆煮制的食物獲得了帝王的讚譽,他決定在齋戒日以此為食。很快一位古吉拉特廚師被詔進皇宮廚房,克黑茶里的精緻做法被整合進莫格萊菜系。這道普通大眾作為日常主食的簡單菜肴,經宮廷廚師的改良後,加入了「杏仁、葡萄乾、丁香、肉豆蔻、小豆蔻、桂皮和胡椒」等芳香誘人的調味品,成為當時窮奢極欲的宮殿菜肴。

在莫卧兒王朝的統治下,除了印度菜系的包羅萬象,印度的繪畫、詩歌、建築(泰姬陵)等藝術都空前繁榮。試想,如果沒有莫卧兒帝王的寬容和接納,這些燦爛與輝煌或許都難以呈現。


推薦閱讀:

咖喱
印度人這麼鍾愛咖喱,不是沒有原因的
覓食|《孤獨的美食家》東京木場,烤芝士餡餅和薄荷羊肉咖哩,附帶菜單翻譯~
歡樂頌2的《咖喱咖喱》火了?那今天就講咖喱吧
中國人天天吃咖喱體味會散發咖喱味嗎?

TAG:印度 | 咖喱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