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當作朋友》筆記和總結
1.心智
一旦我們的心智出現了問題,我們就會因為錯誤的理解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a.獲得知識; b.應用知識; c.抽象推理看看每天你做的事兒里,有多少是儘管無趣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有多少是非常有趣但卻是不重要的。如果,你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並無樂趣的事情,那就意味著,你已經完全擺脫了大腦的控制,進而成為大腦的真正主人了。2.遺忘痛苦
上了歲數的人往往會產生懷舊情緒,往往會慨嘆「世風日下」,可這明顯不是事實。因為,過去幾千年,每一代老年人都覺得世風日下,可是如果他們的感覺是真實的,那我們現在應該活在地獄中才對——但,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世界就算不怎麼樣,也沒那麼差啊?狄更斯說得好: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注: 遺忘痛苦的功能,比如我們覺的上學美好你曾經的錯誤決定帶來的懲罰的時候,你太痛苦了。而這樣的痛苦,必然被你的大腦自動列入遺忘的序列,並在你大腦里徹底消失。
在面臨尷尬的時候,盡量弱化你的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被你的大腦的直接反應所左右。要知道,你所面臨的所有尷尬,最終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沒必要找借口,沒必要抱怨別人,沒必要覺得這世界就對你一個人不公平,要記得「你並不孤獨」——肯定還有別人也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遭遇過同樣的尷尬和痛苦。注: 還有個方法,把痛苦失敗寫下來,並經常回顧就不會忘了3.運氣
愛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說:「弱者相信運氣,強者只究因果。
好運氣發生在你身上,你當然應該非常開心;壞運氣降臨在你身上,你應該平靜接受——無論怎樣你都要繼續生活,當然就還要繼續面對你不能控制的事物。其實,這是蘇軾早就總結過的生活態度:「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天下所有的騙子下手的時候,第一步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受騙者相信「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而受騙者一旦相信這是一個「不可多得、不容錯過」的機會,就會在這種想法帶來的壓力之下做出非理性的選擇。所以,千萬不要相信「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對你來講,不存在任何機會。機會時時刻刻都會出現在你身邊,關鍵在於,你有沒有足夠努力,可以做到像諸葛亮那樣,「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當你準備好的時候,隨處都有機會,而且所有的機會都是切實的,並且是可以把握的。4.自卑
不要把「自卑」當作負面辭彙理解,那只是一種正常心態。如果,該自卑的時候不自卑,那就叫「沒有自知之明」;如果,該自卑的時候卻扭曲地顯得或者竟然真的自信,別人看到的就只不過是一個「自負的蠢貨」。
我常常這樣告訴自己「你並不孤獨。」當我遇到麻煩的時候,我會這麼對自己說,儘管我們總是說「人貴自知」,但是,很多時候,對很多人來講,「自知」甚至可能是非常殘忍的。長久的觀察和思考,有益於鍛煉自己心平氣和的能力。反正,別人如何認為,如何評價或者評論,其實原本根本沒辦法影響你自己的狀態。但是,一旦你開始為此心煩意亂,胡思亂想,甚至為此產生一些無聊的行動,那麼,你就不僅倒霉而且可憐了,因為,你已經被左右了。被別人左右,是一個人最可悲的狀態之一。過去的事情是無法更改的,現在的煩惱是無濟於事的。但是,將來的尷尬也許是可以避免的——如果現在的行動沒有出錯的話。換句話講,為了避免將來的尷尬必須在今天採取正確的行動
「盡量漠視自己的優點」就好了。在一個「自卑」、「自信」、「自負」幾乎全部被扭曲定義的社會裡,「盡量漠視自己的優點」帶來的最直接好處就是你會被讚譽淹沒,因為你太「謙虛」了,太「低調」了。其實,你也沒做什麼,你只不過是做了一件所有成熟的人都善於做的事情——成熟的人總是知道如何讓別人舒服。很多的時候,所謂的「謙虛」和「低調」事實上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優化策略。5.抱怨
無論如何,都不要也不應該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那麼做不僅不對,並且愚蠢。
見識越少的人越喜歡用自己所有的見識作為判斷依據,並且完全不顧自己見識的局限,也不知道自己的見識有局限。遇到猴子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憎恨或者厭惡,放棄自我進化的權利和意願,最終至死只不過是只猴子。另外,千萬要記住,即便是猴子,也有非常正確的時候注: 猴子:沒有進化完全的人抱怨不僅要花費時間,還會引發負面情緒,使你喪失鬥志。同時,僅僅抱怨本身不會改變任何事實。與其浪費時間抱怨不公平,還不如花時間做些真正能夠改變點什麼的努力。不能因為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正常人都是有私心的,高尚一點的人只是能夠控制它,不把它轉換成行動而已。 ·生氣是浪費時間的。6.習慣和懶惰
養成任何非天生的習慣,都是需要掙扎才能做成的事情。我們只有一個習慣是天生的——「懶惰」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你自己」,這句話如果有道理的話,那個「最可怕的敵人」實際上應該指的是「你那無法控制的懶惰」。把每天的時間開銷記錄下來,一方面可以培養自己的成就感,另外一方面可以避免輕易地原諒自己。可能因為你沒有記錄而帶來的結果是:你根本就沒體會到自己有任何理由自責——因為你不知道你失去的是什麼。「最可怕的敵人就是你自己」,這句話如果有道理的話,那個「最可怕的敵人」實際上應該指的是「你那無法控制的懶惰」。7.計劃和目標
如果一個計劃的期限只有一個星期,我是很容易堅持,並且往往可以出色地完成的。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開心,因為,我發現我還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竟然可以慢慢把期限延長,兩個星期、一個月,甚至竟然可以制定一個季度的計划了!
注: 先制定一周的計劃計劃是必需的,目標當然應該是確定的。一般來講,越是短期的目標,越容易清晰。越是清晰的目標越容易實現。沒有誰能給我做職業規劃,我不能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手裡冠軍,也很可能根本就是在透支,另外,要知道他們也不可能一輩子保持那種狀態。
注: 目標設定太高透支8.堅持和放棄
有那麼多的人在不停地尋找更好的方法,是件非常可笑卻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嘆息的事情。可是堅持本來就是最好的方法
一事無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因為放棄。放棄的方法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換一個更好的方向」。走向成功的過程大抵上就像你的起點是南極,而成功路經的終點在北極。那麼,無論你往那個方向走,只要中途不改變方向,最終會到達北極。但是,如果你中途改變了方向,甚至經常改變方向,你就無法到達北極,甚至可能返回出發點。所以,先判斷你的這個列表所代表的那個任務是不是現實的,如果你真的覺得你能夠、也應該完成這個任務,那就開始去做;並且一定要做到底。堅持到底不見得一定會成功,因為還有你的 目標是否現實可行所謂耐心,就是甘於把時間投入到簡單、枯燥但是最終會意義非凡的重複當中去。一個人有多大的耐心,他的成功幾率就有多高。反過來,沒有耐心的人終將一事無成「急於求成」、「急功近利」幾乎是所有人的本能,「速成」是幾乎是所有人的願望。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9.管理時間
要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若真的做到「用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情」,那一瞬間,時間無需管理(當然就算想管其實也沒人能做到),它是你的朋友,陪你亦步亦趨走到最後的朋友。
挑出一件你認為最重要的事兒。然後,給自己做個時間表,在未來的一個星期乃至一個月的時間裡,每天至少專註於這件事兒2個小時。合理的時間安排應該是這樣的:簡單的部分要迅速做完,而後把節約出來的時間投放在處理困難的部分上。然而,很多人會在潛意識中迴避困難,於是乎他們的時間安排是這樣的:幾乎全部時間都被用來處理簡單的部分,至於困難的部分,乾脆「掩耳盜鈴」一般地視而不見,暗地裡希望困難會自動消失……「要是我不浪費那麼多時間就好了!」可是你已經浪費了那麼多時間。現在竟然還在浪費時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基於過程的記錄,不僅更詳盡,還有另外一個巨大的好處——遇到結果不好的時候,更容易找到緣由。注: 時間加事件,如:8點30分從家出發,10點15分離開。花費時間:105分鐘。1.不重要2.一般3.重要基本原則是:一個人不能過分苛求自己——儘管同時也不應該過分放縱自己。去參加會議之前,應該準備一個列表記錄自己應該提出的種種設想,這是合理的。但是,去約會的時候,非要提前製作一個列表記錄第一步幹什麼、下一步幹什麼、最後做什麼明顯是多餘的。
判斷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的標準只有一個:是否對你的目標(無論是長期,還是短期)的實現有益。浪費時間是可恥的,而浪費青春不僅是可恥的,更是可悲的,並且只能是無可挽回的。樸素點說,人必須努力。如果大家都努力的時候,那你就最好儘早開始努力,並且更努力才好。人們總是說,笨鳥先飛,其實,有很多鳥之所以先飛也許並不是因為它們笨,相反,更可能是因為它們更聰明。10.行動
行動是改變自己的眾多方法中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很多的時候,只要你開始行動,哪怕事先並無計劃,也往往會有收穫。但是反過來,缺乏行動的計劃是肯定沒有任何意義的。
其間也有不願意去的時候,但是,我知道那隻不過是我的大腦的想法,而不應該是我的想法——只要意識到這個,就不存在什麼掙扎,直接從家裡出發,往健身房去就是了。注: 不想做事時可以這麼想如果你想改變你自己,或者你目前的處境並不令人滿意,那就一切從簡——找一個你覺得該給你帶來改變的行動,然後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敗,那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試錯」往往需要勇氣。所以,魯迅先生曾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令人敬佩的,「不是勇士誰敢去吃它呢?」魯迅先生接著說「第一個吃過螃蟹的人肯定也吃過蜘蛛,因為兩者外形極為相似;只是他覺得螃蟹的味道可口而蜘蛛的味道不可口。」大多數情況下,一個人如果不做事的話,是不會暴露自己的缺點的,因為人只有在做事的時候才會暴露缺點。於是,下屬們更容易「共同」地看到上司的缺點。既然上司那麼愚蠢,又為什麼要用自己寶貴的生命中的大部分時間為那個愚蠢的上司打工呢?因為還沒有遇到過挫折,還沒有證明那件事情他們做不好,所以,那件事兒對他們來講確實具備很大的吸引力。興趣並不是很重要。只要一件事兒你能做好,並且做到比誰都好,或者至少比大多數人好,你就不會對那件事情沒興趣往往並不是有興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興趣。
沒興趣,往往只不過是結果而已,卻被當作不去做好的理由,最終的懲罰就是大量的時間白白流逝。11.人脈和友誼
某種意義上,儘管絕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他們的所謂「友誼」實際上只不過是「交換關係」。可是,如果自己擁有的資源不夠多、不夠好,那麼就更可能變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換」,最終成為對方的負擔。這個時候,所謂的「友誼」就會慢慢無疾而終。
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學習並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學會獨善其身,以不給他人製造麻煩為美德,用你的獨立贏得尊重。真正關心一個朋友的意思是說,你情願在他身上花費甚至浪費更多的時間。記住,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決於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脫離對外部世界的依附。當身邊的人求助於你的時候,你要做的事兒就是盡量想辦法幫助他們,如果確實無法提供幫助,就要當機立斷地告訴他,你確實做不到。你比別人強一點根本沒用,真正有用的是你不僅比別人強一點,還要比別人強出很多很多才行。12.成功學
①成功學對成功的定義
對比獲得不了幸福:我們可以輕鬆想像那些把自己的幸福觀建立在與他人比較的結果之上的人來說,幸福快樂永生永世難以獲得,就算偶爾產生了幸福快樂的感覺,也必然曇花一現,因為總是有人有比他們更加年輕貌美或者英俊瀟洒,收入更高、權利更大,地位身份更尊貴、財富數量更龐大。
②成功學的邏輯問題以偏概全某項經驗在某個人身上靈驗了,並不意味著這項經驗在所有人身上都會起作用。態度決定一切單項成立×××成功,是因為他堅持不懈!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只要堅持到底,就一定能夠成功!偷換概念如果一個人是正確的,他的世界就會是正確的」則只不過是偷換概念而已,連「類比說理」都算不上。③分辨成功者的話把成功攬到自己身上,把失敗歸咎於別人或者壞運氣
不要說模仿成功者,就算觀察成功者也很難。成功者很多,但是,你身邊真正的成功者卻很少;成功背後的東西很難看清楚,所謂成功的真實性也很難判斷,而成功者們又會有意無意地美化和包裝他們的經驗,而這一切,都在干擾你的判斷。但觀察失敗者卻要相對容易得多,因為他們的失敗往往是顯然而確定的,而失敗的原因往往很容易確定,儘管失敗者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並且,你身邊失敗者的數量,顯然要多於成功者的數量,於是,你就有了更多的觀察機會。起點條件越差,現在的成功將顯得難度越高。只有難度更高,才能獲得越多的掌聲,被認可的程度才越強烈,才會被人們更加五體投地地佩服。決定一個人富有的三個條件,一是出身,二是運氣,三是努力,而這三者之中,努力是最微不足道的。13.思考和學習
我們描述一個事物的方式往往會限制我們對那個事物的了解
思考過程不過是「提問和回答」不思考的人是沒有問題可問的。會思考的人有問題卻往往並不去問他人,因為他們最終能夠自己解決那些問題知識共享的精神被前所未有地發揚光大,最直接的也是意義最重大的產物是免費的維基百科(http://Wikipedia.org)本科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論上講,本科畢業之後,學生應該有能力自學自己需要的任何科目。教育體制最為失敗的地方在於很多人接受所謂「教育」,在學校里讀了許多年書的最終結果竟然是「發誓再也不學習了」2000基礎辭彙基本掌握、基本語法規則大致了解之後,就應該去用英文了。比如,看本專業的英文原版材料就是很好的「使用英文」的機會。有不認識的詞,查字典嘛;每個單詞都認識,但整句話就是看不懂,查查語法書嘛自學能力的打造就是從你認真對待它開始,它就像你的戀人一樣,你對它好,它才對你好。完全靠自己學一樣東西吧,管它是什麼。並且一定要學好,學到比相當數量的人都好我個人的建議是去自學一門計算機編程語言。很多人害怕思考,常常說:「想那麼多幹嘛,多累啊?」然後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大哲學家羅素曾觀察到這個現象,並為之奇怪,慨嘆道:「很多人寧願死也不願思考。」14.其他有意思的一些論點
寫出來的Blog大多是無病呻吟的心情日記而已。以後少些心情
據統計,新生嬰兒每天要睡上20個小時;3歲之前每天要睡上14到15個小時;6歲之前要每天睡上12個小時以上才夠;直到15歲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8個小時左右的睡眠就基本足夠了;而成年人,一般認為每天應該睡上6到7個小時才是最健康的。哥哥!你又輸了!佛印師父心裡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裡想的是牛糞,所以你看師父像一堆牛糞。師父嘴裡走出一尊佛,哥哥你嘴裡拉出一堆牛糞。十秒鐘之後,他說,「我自己來還不行么?」結果聽到的回答是「當然不行!」五分鐘之後,他被扒得精光,被鎖在宿舍門外。這個經歷讓我終生受益。沒有什麼比這個更能清楚地告訴我為什麼那個古老的訓誡是正確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愛因斯坦確實曾用這樣的一個比喻解釋相對論:「一位先生和一位漂亮女孩在一起呆上一小時,他會感覺像一分鐘;但如果讓他在火爐子上呆上一分鐘,他會感覺比一小時還長。這就是相對論。」但是,愛因斯坦想要說明的並不僅僅是「觀測者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參照系是至關重要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特別簡單。在某一天,做一件讓他印象無比深刻的事情。可以是講一個故事,也可以是一次郊遊,更可以是買一件讓他驚喜的禮物——反正一定要讓他印象極度深刻。而後,你自己在日記里記錄清楚這件事情,當然包括時間、地點與事件,而後千萬要妥善保存。大約兩三年之後,在他有一天開始覺得並抱怨時間太慢的時候,把那個記錄翻出來,給他看,讓他體會。這麼做的要點只有一個——耐心。首先,起點最好應該在七歲前後;其次,終點應該起碼兩三年之後。而後再過三五年,再提醒一次。這樣的體驗,不僅將使孩子永生難忘,還會影響他此後一生對時間的精確認識。早晚有一天,你的孩子將因此對你無比感激,充滿崇敬。因為他終將明白,這種寶貴的「相對優勢」根本就不是可以用金錢衡量的——只須大致看看我們身邊有多少人對此茫然無知你就很容易想像這個結果了。真實的生活卻不可能天天波瀾壯闊、起起落落、驚天動地,事實上,沒有誰的心臟可以承受得了這樣的生活。平平淡淡才是真推薦閱讀:
※遇上一本好書——《蠅王》
※看《讀書筆記》和讀整本書有哪些區別?
※571.讀書33~《邊城》
※2016 年 8 月份閱讀記錄
※724.讀書53~《西西弗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