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閱讀,還是深度思考
有那麼一陣時間,我受手機的影響特別大,過一會就去刷一下手機,不是刷微博,就是刷微信,再就是知乎。但是謝天謝地,由於微博的同學們瘋狂地往我的時間線里插各種水貨,屏蔽都屏蔽不了,還需要交會費才可以屏蔽。再我後來終於不用微博了。只有微信和知乎呢,內容就少一點,有時間過上十幾分鐘半小時刷,發現也沒有新內容出來。這個時候就開始反思,我花在不重要的閱讀或是雜七雜八的事情上的這種碎片化時間有點太多了。再加上最近經常感覺腦子不好使,覺得還是需要鍛煉下子腦子的思考的能力。由於」碎片化閱讀「這個觀念比較深入人心,所以專門整理了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步,當然是考慮碎片化閱讀的」功效「。碎片化閱讀,實際意義不太大,原因有仨:
1. 方向不明確,獲得的知識散亂,沒有目的性,對自己的工作,生活沒有幫助。雖然誰寫了篇文章分析」怎麼看待知乎推出【值乎】這個網站「,或是」邏輯思維投資Papi醬背後的思考「可能看上去寫得很好,但是這個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我自己有一塊時間的話,我肯定是去有針對性地去翻閱我有需求的文檔。
2. 不夠深入,因此實際上也沒有消化,屬於閱後即忘;嚴格地說,所謂碎片化閱讀,一般也就是」休閑式閱讀「的代名詞了,反正也沒有明確的方向,也沒有明確的閱讀目標,就當是看看花邊新聞好了,沒那麼往心上去。
3. 養成了不好的習慣,浪費了時間。因為有這麼一個心理暗示,因此還會經常習慣性地花時間來做一些小的閱讀,比如正在工作的時候,手機上知乎推送一篇」一個人孤單的時候養點什麼好「這些,然後就放下手頭的活去花了5分鐘看了一下,等回過神來,都忘記自己本來是要幹啥的呢。長久看來,這些碎片化閱讀沒有產生收益,實際是浪費了時間,還使用不能保持注意力,容易分心。
我個人意見,跟」碎片化閱讀「相對應的,應該是」深度思考「。本來想寫成」深度學習「,但是實不不想讓大家當做是普及」Alpha GO 「原理的科普,所以寫成」深度思考「。跟」碎片「相對應的,是」深度「;跟」閱讀「相對的,是」思考「。只有深度思考,才有出路。
相對」碎片閱讀」,深度思考了,才能夠理解得比較深。一知半解,還不如不知;短短地通過一篇網文來了解一個事件,甚至是一個行業,顯然完全不夠,頂多只夠在閑暇之餘吹牛的時候,多一點點談資。更不用說,現在的網文的原始作者太多也是急功近利的主兒,自己都沒弄清楚,網上隨便看幾篇,就自己瞎整一篇出來,原本內容就不準確;還有一些為了營銷或是個人目的,瞎編亂造。
同時,也只有經過了深度思考,才會產生與眾不同的結論,促進觀點的多元化;從觀眾群體來說,也能形成有主見的一批觀眾【題外話:這是一件這麼重要的事兒啊,這樣就不出現,你寫文章說卡被吞了然後馬上找銀行了後來還是被盜刷了,下面一排排的人留言說趕緊拿卡到附近的atm取款表示卡還在身邊,這樣讓人覺得哭笑不得的事】。
深度思考,其實還是比較容易做到,當然還是需要一點點時間的投入,一點點技巧,一點點鍛煉。時間么真不是問題,把平時刷手機的時間省下來,足夠了。整理起來,我歸納成了三個點的技巧:
1. 需要一個足夠安靜的不被打擾的環境;一片連續的時間,一個明確的目標。我有時候會去個安靜的咖啡廳要一杯茶,寫上一兩個小時。有一次下班回來快10點多了,突然有個想法要整理篇東西,馬上去門口咖啡館來了杯「茶」,我平時習慣喝茶,但是這帶里茶字的只有」長島冰茶「,我就點了這個。咖啡館的小妹妹說,你一個人喝啊?我說是啊,就一個人。端上來的時候又跟我說了一遍,這個比較容易醉,你當心點。我才發現原來是種酒。不過喝一口接著寫點還挺好,寫完腦子暈暈乎乎的正好回家睡覺。
2. 純在腦子思考無意義,找一個方式將思考整理和表達出來,比如畫成一張腦圖,或是寫一篇文章記錄下來,我學習一些東西的時候,方法是挨篇翻譯下來。這樣,做過的記錄還可以溫故而知新,過一段時間再看,還可能會有新的發現。這個表達出來的想法不是我臆想的:剛上學念書的小朋友們學習的時候是很有意思的,都是照著書大聲念的,我記得我剛上小學的時候,放學回家都是一路大聲背著課文回家的。表達出來,可能是學習中間最重要的一步。
3. 將這個思考形成系列,獲取反饋。這也是兩個學習方法上比較重要的兩個點。一開始我翻譯東西的時候有點懶,會堅持不下去,後來,一看前面也翻譯了好幾篇了,有點不忍放棄,就慢慢堅持接著往後翻譯;翻譯的東西發表的技術社區,還有fans堅持每篇看,看了還挨個點贊,又給了更多動力繼續。及時反饋,讓人有繼續的動作,這個在遊戲中已經有了大量的運用了。
推薦閱讀:
※人的大腦是如何識別某一物體並檢測到運動的?
※應該如何辨別知乎上答案質量的好壞?
※故事構思法——正常模型改變法+新鮮知識
※沒有語言人是否可以思考?
※試舉例來說明批判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