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的《論中國》

基辛格的《論中國》

老規矩先說說作者的人生經歷:

亨利·阿爾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1923年(癸亥年)05月27日—),是德國猶太人後裔。美國著名外交家、國際問題專家,美國前國務卿,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美國政壇常青樹」。 1923年5月27日生於德國費爾特市,由於納粹黨的迫害,1938年移居美國,1943年入美國籍,原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後擔任尼克松政府的國務卿並在水門事件之後繼續在福特政府中擔任此職。1971年7月,基辛格作為尼克松總統秘密特使訪華,為中美建交開啟了大門,與越南人黎德壽一同為1973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其主要著作有《世界秩序》,《大外交》,《白宮歲月》,《復興年代》等。

全書目錄如下:

前言

第一章 中國的獨特性

第二章 叩頭問題和鴉片戰爭

第三章 由盛轉衰

第四章 毛澤東的繼續革命

第五章 三角外交和朝鮮戰爭

第六章 中國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

第七章 危機四起的十年

第八章 走向和解

第九章 恢復關係:與毛和周的結識之初

第十章 准聯盟:與毛澤東的談話

第十一章 毛澤東時代的結束

第十二章 「不倒翁」鄧小平

第十三章 「摸老虎屁股」:第三次越南戰爭

第十四章 里根和正常化的開始

第十五章 美國的窘境

第十六章 鄧小平南方視察

第十七章 又一次和解:江澤民時期

第十八章 新千年

後記 克勞備忘錄:歷史會重演嗎?

序言是作者自己所作,談及其人生經歷,其終生思考的問題以及《論中國》這本書試圖解釋的是什麼問題和成書的過程。兩個地方可能是讀者關心的,其終生思考的問題就是:從一個美國人的視角反思如何締造和平;全書討論的問題就是:在部分依據與中國領導人的談話,試圖解釋中國人對戰爭與和平、國際秩序等問題的理性思考,以及這種思考與美國人更為實用,就事論事的思維方式的關係(我倒覺得有時美國人也不是就事論事,特別是政治人物,可能是中國人思維方式中在說事時容易添加很多道德批判)。

本書主要介紹的是20世紀的中國外交和21世紀中國的世界角色,因此首先回顧了中國的歷史,從黃帝到近現代,表明了中國的獨特性,再慢慢聊到20世紀的中國外交(作者是外交家,所以多談論中國的外交,從過去到近現代的的外交)這個過程外交的漸進演變過程往大了說就是中國的歷史,往小了說是中國外交史(萬事萬物總是無形地聯繫在一起),外交是很複雜的,需要考慮的東西很多,比如民眾情緒、意識形態、國家利益等等,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會產生什麼樣的外交。你也可以從外交情況,反推當時的外部、內部環境等等,我覺得有些東西相互印證,可以發現不一樣的東西,有利於辨別真偽。同時你也可以看到很多珍貴的資料,以及在參考資料中找到你所未能見到的歷史。

當然我們可能沒有那麼高的水平,沒有戰略思維,完全看不懂那些模糊不清的外交語言,但是沒有關係,複雜都是由簡單不斷累積,不斷組合而來,閱讀這本書對之後,可能你對外交就會多一點了解,對外交語言就會有一定的認識了,等你有一天水平到了,或許就能看到隱藏在外交語言背後的戰略考量,以及為長遠考慮國家利益而必須模糊的東西。(當然我也沒達到那種水平,只是通過閱讀這本書對可能到達的遠方或者說更高的水平有了模糊的認識)

再來說說我讀完整本書的大體感受:

首先是覺得想要寫成一本書真是不容易啊,我看了書最後的中文注釋,也就是相當於參考文獻,似乎是小五號字體,竟然有80頁,也就是說參考的文獻有成百上千的數量,還不論這些參考資料本身的量。看這種有厚度。有深度的書才會有收穫,因為它們不僅僅是書,而是血和淚。

感受到了中國建國之初的複雜的外部內部形勢,對「文化大革命」的另一個角度(領導人的戰略考量)的再認識(以前是從那些在這十年受迫害的知識分子,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的角度在看,比如王小波對這十年的描述),基辛格認為之所以有「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想要解決問題,而問題就是:官僚機構各自為政,政界和官僚階層之間存在隔閡,而兩者和公眾之間更是隔閡頗深,於是,官僚機器可能會催生出一個新的領導階層。毛主席可以說是生命不息,奮鬥不止,革命不止,有大才的哲學家,堅持為世界革命而奮鬥,即使現在吃點苦也在所不惜,堅定地相信中國人民的堅韌性、自力更生的能力。按基辛格對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的外交風格的描述可見一斑:毛澤東是奧林匹亞山巔俯視談話對象,好像面對正在考試的研究生,考察他們的哲學見解恰當與否。周恩來談話輕鬆、優雅,充滿儒家聖人般的智慧。鄧小平會打斷討論。直奔主題,視離題寒暄為浪費時間。

再者是對外交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需要有大局觀的考慮;為國與國各自的需要之間達成的平衡,模稜兩可對於外交來說不可或缺;問題有輕重緩急之分,需要按重要性來排序(這或許就是哲學上所說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看完書中談及的很多事件,比如朝鮮戰爭,第一次、第二次台海危機,中印戰爭,中蘇烏蘇里江衝突,對越作戰等等,隨著作者回顧這段艱難的歷程,才會明白今日之和平的確來之不易。以前對美國是沒多大的好感,覺得其自詡為世界警察,全世界傳播其普世的價值觀真是有點自大了,看了這本書之後,有點小小的改變了,中國最大的威脅,其實來自北方,來自「北極熊」,外蒙古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嗎,烏蘭巴托,聽著就很不錯的名字,可惜現今卻不在中國版圖之內,而美國其實和中國有很多共同的利益,正如作者在全書後記——克勞備忘錄:歷史會重演嗎?中所說:當年周恩來總理和我宣布我秘密訪華的公報達成一致時曾說:「這將震撼世界。」40年後,倘若美國和中國能夠同心協力建設世界,而不是震撼世界,那將是何等大的成就啊!

歡迎點擊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微信關註:風蕭蕭的自留地,盡量每周用讀書筆記的方式推薦一本書,於喧囂繁華的塵世僻一讀書凈土,於浩瀚書海中尋它,閱它,享它,只願在蒼茫人海中與你碰撞出火花。關注後可回復相應書籍名字,免費獲取相應書籍的pdf百度雲下載地址。

weixin.qq.com/r/ckjg_Df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這九個字,可以解釋整個國際局勢:世界文明權力中心論(修訂版)
分歧-新秩序 世界性重大事件
南海風浪能有多高,背後是一盤大棋局|郭曉明

TAG:基辛格 | 外交風格 | 世界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