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真的洪水般襲來了?
照片來自科學網水迎波博客 照片中黑衣姑娘為嚴重抑鬱症患者。
我們身邊每十個人中,就可能有一位抑鬱症患者。遺憾的是,我們對抑鬱症所知甚少。與糖尿病一樣,它也是一種病,而不是簡單的「不開心」。
2016年8月3日見諸報道,四川南充,7月31日下午,南充蓬安縣蠶業局宿舍樓上一孕婦從8樓跳下,當場身亡。警方透露,該孕婦爬上6樓高墜死亡,已排除他殺可能。她很可能患有抑鬱症,死亡原因還在調查。
7月19日,江南某市羊尖一村莊內,一名50多歲的男村民在家中疑因抑鬱症上吊自殺身亡。同一天,52歲的江蘇省南通市財政局局長陳照東自殺身亡。
7月17日,四川遂寧和平路某小巷外一女子跳樓身亡。據遂寧市公安局船山分局介福路派出所值班民警介紹,該女子疑似患有嚴重抑鬱症,生前曾有一次跳河行為。
照片來源:四川在線遂寧頻道
7月14日凌晨2時許,王某某(女,29歲,岳西縣溫泉鎮西營村鳳形組人,疑患抑鬱症)在家中持刀將其子儲某某(3歲)殺死後自殺。
7月12日上午9時許,四川廣安華鎣市某小區,一名13歲少女跳樓自殺。19日晚,華鎣警方通報稱,少女王某自殺系因其奶奶迷信將她送與人「圓房」為其治病,王某對此心情極度抑鬱,遂產生輕生念頭,先後留下四封遺書及2段錄音遺言後自殺。
7月4日晚8時許,湖北省武漢市第一醫院內,一名男性醫務人員持刀將一名女醫生砍傷致死。行兇者稱去年因患上精神抑鬱症,媒體追問「抑鬱症是殺人動機嗎?」
7月3日,西安財經學院一名女大學生在宿舍內自縊身亡。後經學校確定:該生因患抑鬱症而自殺。
7月2日,瀋陽皇姑區一名45歲女子從小區樓道緩步台窗戶跳下身亡。據親屬稱,女子患有抑鬱症。
6月25日,《求是》雜誌副總編、著名雜文家朱鐵志疑因抑鬱症自縊辭世。
……
7月18日,「在大陸互聯網走得最遠的台灣人」——「衚衕台妹」宮鈴去世。
一個古老的命題:抑鬱症就在我們的身邊,俯拾皆是,隨處可見。
「衚衕台妹」宮鈴最後一條推特:
大家應該還記得早春二月發生的事情——
學者江緒林最後一條微博:
史學天才高中生林嘉文:最後的話!:
「最後」和「生前」同義。
把羅列的名字排列起來,就像組成了一組紀念碑。
紀念碑,用來悼念離世的人們。
抑鬱症造成了這一組紀念碑,按照資料得出的比例,中國地區抑鬱症患者達到9000萬,意味著,沒有任何一條推送裝得完這些名字。或者,沒有任何可能的、物理意義的、實體的紀念碑可以將所有的名字記住或者鐫刻。這是「質量」的一種表述方式,就是,一個人,加上一個人,加上一個人……每次加一,幾乎無限地加下去。
抑鬱症不是「富貴病」,完全不等於一個人情緒偶發的悲傷或痛苦。那就開列這組紀念碑吧,先為那些籍籍無名的人群默哀,畢竟在查到的數據中,主要是有過名氣的、有資料明確顯示有過抑鬱症病史的人們。
張國榮、三毛、赫爾曼·黑塞、歐內斯特·海明威、柏楊、文森特·梵高、川端康成、海子、阮玲玉、科特·柯本、羅賓·威廉姆斯、張純如、葉賽寧、李恩珠、徐遲、賈宏聲、孫仲旭、陳琳、希斯·萊傑、米歇爾·永貝里……
還有很多,很多。。。
台媒:大陸重點大學學生漸成憂鬱症高危人群
台灣「中央社」7月4日援引大陸媒體報道,在北京一所著名重點大學中,有40名學生被確診憂鬱症,智商高、求勝心強的大學生,已成大陸憂鬱症高危人群。
報道稱,清華大學主辦的「李家傑珍惜生命大學生心理熱線」主任秦琳說,每日在線的6小時中,會接到近3、4個學生的求助。
另一所北京著名大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負責人則說:「據粗略統計,5年前,10個諮詢對象里平均有1~2個有抑鬱症,現在已上升到3~4個」。這位負責人說,經統計,全校共有40個學生確診為憂鬱症,但「算上實際患病卻沒來諮詢的,這個數字應該還會更高」。
這些憂鬱症的學生所憂慮的多數為學業、人際關係、戀愛、家庭、人生意義。
「我接觸到的好多孩子都聰明懂事,求勝動機很強。長久以來壓抑著自責或憤怒等情緒,這使得他們把攻擊指向自身。」
報道稱,成績優秀的重點大學學生在憂鬱症群體中已佔有一定數量,他們對自我極其嚴苛,常流露出內疚和自責的情緒。
北京回龍觀醫院院長楊甫德表示,大陸當前的憂鬱症患者數量超過2600萬,每年自殺死亡的13萬人中,患憂鬱症的佔40%;北京市綜合醫院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則顯示,憂鬱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接受過專業診療。
今年青少年抑鬱的情況很多
據江蘇省第二中醫院腦病科主任盛蕾介紹,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青少年抑鬱的情況很多。青少年本是「少年不知愁」的階段,卻因種種壓力嘗到了惆悵的滋味。盛蕾分析,青少年人群作為抑鬱症的重要發病對象,好發於性格內向、不愛交際、孤僻、多疑、常常注意事物消極面或遭受意外挫折的人。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
1、似病非病:由於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對情感問題的表述能力尚低,多以身體上的某些不適代替,如頭痛頭昏、呼吸困難、嗓子里有東西影響吞咽等。看似很重,但做了諸多醫學檢查,又沒發現什麼問題。
2、坦途無悅:常見於家庭條件優越、學業成績優秀的人群,對於達到的目標、實現的理想、一帆風順的坦途,患者並無喜悅之情,反而感到憂傷和痛苦,就像平時所說的「曲高和寡」和「高處不勝寒」。
3、反抗父母:青少年時期是一個從童年向成年過渡的階段,這個階段的青少年思想叛逆,不僅不願與父母溝通交流,反而常常與父母鬧對立。一般表現為不整理自己的房間、亂扔衣物、洗臉慢、梳頭慢、吃飯慢、不完成作業等,較嚴重的表現為逃學、夜不歸宿、離家出走等。
4、自殺行為:青少年重症抑鬱患者常常會苦思冥想地利用各種方式自殺。
博士碩士抑鬱已呈現升高趨勢
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研究會名譽會長藺桂瑞教授這些年來一直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危機群體」的調查研究。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她發現這些大學生抑鬱症群體都有一些共性,例如:擁有不良家庭關係或親子關係的學生佔比較高;研究生數量目前雖然佔比不高,但已呈現出升高趨勢。
留美博士小貝:明顯感覺自己不對勁了
小貝是美國某著名高校的博士生,有著讓同齡人羨慕的學術經歷和教育背景。碩士在讀期間,她性格活潑,目標堅定,對自己的未來的學術道路和職業發展充滿期待。為了準備博士申請,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她積极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做研究、寫論文,生活還算生龍活虎。
然而,問題出現在得到博士錄取通知的那段時間。平時很健談的小貝發現自己已經兩個多星期沒有和人說過話了,也沒有交流的慾望。不管是上課、去圖書館、寫論文,還是買菜做飯都是一個人。接著,她感覺到自己極容易陷入疲憊和萎靡,甚至沒辦法感受到哪怕一點快樂。
她說:「當時能明顯感覺自己不對勁了,那種感覺和以前是相當不一樣的。以前遇到什麼事情,和朋友說說笑笑也就調節了,而那個時候卻沒有什麼用。」
在博士課程開始一段時間之後,小貝因為遭遇感情問題明顯感覺到不安,晚上睡不著,白天不清醒,一邊執念一般地反覆思考:自己為什麼來到這裡讀博士?讀完博士之後能做什麼?自己存在的意義何在?有什麼能夠證明自己的價值?
之後的四個月,情緒起起伏伏,但還算在掌控之中。四個月之後,抑鬱症開始變得嚴重。儘管她也試過心理醫生,他們給過她很多建議,但卻沒什麼明顯好轉。嚴重的時候,想過輕生。每次她和她的男友說到自己「不想活了」,他就會手足無措,只能安慰她說:「我們一起活。」小貝苦笑:「感覺真的挺戲劇化的,以前都不會想到這種橋段能發生在我身上。」
▲賈宏聲,演員,2010年7月5日去世
當我問及她是否介意將這段經歷分享給更多人的時候,她毫不遲疑地說好。小貝只是龐大抑鬱症群體中的一員,雖然我們的身邊可能存在深受抑鬱症折磨的人,但他們所經歷的痛苦和折磨卻難以被人理解,更不便向人訴說。當下社會,對於「抑鬱症」三個字雖然不再如過去一樣諱莫如深,但依舊存在相當的偏見。這一群體的生存和死亡,也沒有引起足夠的尊重和重視。
感興趣此類內容或其他內容,只需關注——
「紫雪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
微信公眾號:zixuezhai
名校博士小魚:無法論文答辯 不得不休學
畢業該說再見時,博士生三年級的小魚(化名)卻沒有出現在今年師門散夥飯局,她病了。在和抑鬱症搏鬥的漫漫長路上,小魚的論文答辯已然遙遙無期,畢業只能順延。
小魚,就讀於北京海淀某知名大學的文科專業,一向寡言內向的她,卻在社交網路上異常活躍。翻看小魚的微信朋友圈,一般不會察覺到她患上抑鬱症,並已5年之久。當在朋友圈吐槽成為一種公然「賣萌」方式,鮮有人注意到她偶爾敞開的孤獨和痛苦,今年新年,她曾寫下「要接納最好和最壞的自己」的句子。
當被問起什麼原因得上抑鬱時,小魚有些茫然,「要知道生病的具體理由,我就不會抑鬱了,它就像感冒一樣,一不小心就上身了。」碩士二年級她出現整夜失眠,恐慌之中她不斷逼問自己為什麼會這樣。「當初就連煮個餃子煮粘鍋,我都要進行深刻的自我批判,然後上升到自我懷疑,『你現在連個餃子都煮不好啦!」
幾經好友的催促,她才來到學校心理諮詢中心,接受幾次輔導後,心理老師建議她去北醫六院看看,很快被確診為重度抑鬱。記者採訪的多個抑鬱大學生的病例,大多數都有過「人前堅強,人後沮喪」惡性循環的掙扎,他們罹患上的是隱匿型抑鬱症。
相較於本科生,與小魚相同遭遇的碩博士們,面臨著更多經濟、學術或家庭的多重問題,他們承受的壓力更大更複雜。章文回憶曾危機干預過一位男博士,當時這位博士1個月不洗澡。「讀博6年卻無法畢業。誘因就是論文和導師的衝擊,他最終只能休學。」
小魚的同學談起她時,讚賞和羨慕著她的才華和勤奮,但覺得這姑娘逼自己太狠了,國外一年,小魚曾在病中強撐翻譯完一本600頁的英文著作。小魚導師很體諒弟子,勸小魚不要心急,一切聽醫生的安排。
野鴨在我手指可及之處, 安然地打起瞌睡了。我不由地輕聲贊道:What a beautiful moment !M點點頭說:Yes, it is so peaceful and pleasurable。 ——《池塘,野鴨,少女,抑鬱症》(科學網)
我們對於抑鬱症幾乎一無所知?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到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在全球範圍內,每年因抑鬱症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100萬人。抑鬱症的發病率是11%,即每10個人中就可能有1個抑鬱症患者。
根據2015年我國的一項調查,抑鬱症已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二大疾病。加拿大學者費立鵬2009年在《柳葉刀》上發表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據此推算,中國的抑鬱症患者目前已達到9000萬。
▲張國榮,歌手/演員,2003年4月1日去世
雖然我們時常將「抑鬱」二字掛在嘴邊,但我們對於這個疾病的認識還非常有限。首都醫科大學精神病學系副教授、北京安定醫院第八病區主任姜濤,曾對我們對抑鬱症發病機理的研究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如果說當代醫學對糖尿病的認識達到近代的話,對大腦疾病的認識,恐怕還停留在公元前。」
我國在2012年12月才頒布了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在法律上規範和保障了精神障礙患者的治療和權益。而中國的精神科醫生只有2萬人,缺口40萬,社區防控基本空白。
有公開統計顯示,我國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至少是13萬,而其中40%的自殺死亡者在自殺時患有抑鬱症。由於患者自身對於抑鬱症的了解有限,以及社會環境對於抑鬱症的普遍偏見,抑鬱症在全國的就診率只有4%,90%以上的患者根本沒有治療,15%的患者最終走向自殺的結局,近80%入院治療的患者可以治癒,20%的患者接受治療後再沒有複發。由於很多人在患病後沒有足夠的意識將其當做一種疾病來治療,或乾脆拒絕求醫問診,最終被治癒和治癒後沒有複發的人數都相當有限。
▲海子(原名査海生),詩人/教師,1989年3月26日去世
感興趣此類內容或其他內容,只需關注——
「紫雪齋文化互助公益平台」
微信公眾號:zixuezhai
究竟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並非單純的心理疾病,它和糖尿病一樣,有其深刻的生物學根源。因此我們要同時從生理和心理兩個角度來了解抑鬱症。
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2006年)有關抑鬱障礙的診斷標準主要有以下9條:
(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
(2)精力減退或疲乏感;
(3)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
(4)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
(5)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
(6)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
(7)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
(8)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
(9)性慾減退。只要同時滿足心境低落和以上任意4種癥狀,並且抑鬱症發作持續兩周以上,即可能被診斷為抑鬱症。
在已知的100多種的神經傳遞素中,有幾種和抑鬱症有關係:正腎上腺素可以提升血壓,缺乏這種神經傳遞素意味著缺乏刺激物,沒有足夠的動力和能量。多巴胺負責情慾、感覺、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正是多巴胺缺乏導致抑鬱症的「快樂缺乏」。血清素是人在心情愉快時產生的一種鎮定神經的調節素,會影響人的食慾、情緒和對周圍環境的理解力,也可以改善強迫症和潔癖。缺乏血清素與抑鬱症中的哀傷和負罪感有關。除此之外,大腦腦幹部位的網狀刺激系統和荷爾蒙也和抑鬱症息息相關。(詳見《有關抑鬱症,我們應該知道些什麼?》,《三聯生活周刊》,2016年2月,陳賽編譯)
▲圖片來源於果殼網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弗洛伊德認為抑鬱症是由矛盾生成的內部衝突,是一種攻擊性的內化(aggression turned inward)。在抑鬱的情況下,人往往糾結於「愛」和「失去」的矛盾中最負面的元素——強烈的愛恨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
生理和心理兩個角度的連接點就是壓力的心理機制。當人感覺到壓力時,大腦丘腦下部區域的小小迴路會釋放壓力荷爾蒙,使身體高度警覺。這種壓力能短時間內調動生命潛能,使你的呼吸變快,心率增加,血壓上升,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激增,給肌肉提供能量。這種壓力機制是生命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但如果這種應激反應在只開啟,不關閉,那麼就會演變成慢性壓力。根據Robert Sapolsky對於壓力和其心理機制的研究,這種慢性壓力通過傷害免疫系統對抗感染、修復身體的能力,增加一些疾病的易感性,比如流感、關節炎、抑鬱症、糖尿病、心臟病、老年痴呆、癌症等。
在認知心理學中,抑鬱症的定義就是「習得性無助」。它讓你感到「無能為力」,對一件事沒有控制感,不知道會有多糟糕,也不知道痛苦會持續多久。此外,抑鬱症也是一種遺傳疾病。但環境刺激比基因對於一個人患有抑鬱症的影響更大。
中國(含華人)精神障礙診斷與治療的缺陷
目前中國社會針對精神障礙的診斷與治療基本沿用西方相關領域的研究結論和臨床診斷標準,在此基礎上主流治療手段和支持性方式也大都以西方的治療方式為主。雖然,這在精神障礙被動應對上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因其機械單一膚淺,收效十分微弱有限,並難以避免「權宜之計」「治標不治本」的弊端。尤為遺憾的是這些診斷治療引進很長時間以來,短視與功利致使其適應不良被刻意忽略,甚至迴避,在與中國傳統文化、地域生活習俗,家庭關係、道德倫理,尤其中醫學臨床經驗的取長補短,取其精華去除糟鉑,將精神障礙診斷治療本土化方面所做的努力非常有限。可以說,直到目前在這方面依然沒有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實踐性突破。
今年春天自殺的林嘉文在他的遺書「最後的話」中就曾直接針對心理諮詢寫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剩下兩次心理諮詢,建議我父母分別去找鄭皓鵬談一次。我的離開不需要、不應該追責任何人,尤其是鄭皓鵬,否則就是在侮辱我。我連我對劉雅雯的愛戀都沒對鄭皓鵬坦白過,而且我的心理問題太形而上了,鄭皓鵬似乎比較適合解決誘因比較具有現實性的心理問題。」
就在7月22日,香港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向特區政府教育局提交其進度報告的初步研究結果顯示,過去3年香港本地學生自殺個案當中,兩成個案有接受精神科服務,約八成個案涉及教育和家庭方面的適應問題,逾八成個案涉及與朋輩或父母的人際關係問題,約六成個案當事人受情緒問題困擾。
我們看看7月16日一位產婦的遭遇,它是否能提示大家關注家庭關係,以及封建迷信殘餘的深刻影響。而這不可能不直接影響到產婦和孩子的精神世界。
香港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報告稱,經分析,約85%學生自殺個案涉及人際關係問題。具體而言,在34宗個案中,約40%涉及朋輩關係問題,例如與朋輩相處有困難、男女關係出現問題,同時約70%涉及家庭關係問題,例如家庭不和、與父母爭執及缺乏家庭溝通及支持。
而關係處理恰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個重要命題,至今依然。可它在中國人精神障礙的診斷與治療中始終沒能得到足夠的重視,更不用說發揮實際作用。
報告還特彆強調,在其研究的34宗個案中,逾90%出現複雜問題,涉及精神健康、適應困難、關係問題、情緒問題之中多個關注範疇,由此可見,自殺成因涉及多項因素。
脫離了個體中國傳統文化、地域生活習俗、家庭關係、道德倫理等宏大背景,單純以西方精神障礙診斷標準來做出結論,本身就存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管中窺豹」的局限性缺陷。再沿著這個前提施以同理的治療手段,適應不良是小事,背後深遠強大的傳統文化習俗、地域差異、家庭倫理等力量被分隔忽視非常容易導致本末倒置的治療後果。
另一個值得關注和深思的問題是應對精神障礙卻因為囿於一門一派之心理治療方法或技術,甚或以心靈雞湯誤導患者自我麻醉或依賴退避於萎縮頹喪麻木狀態。嚴重忽視了患者內在精神世界的豐富複雜性,即沒能很好的發現深藏的問題根源,也沒能充分利用其自身精神資源來幫助解決自身精神障礙問題。
而這種缺陷帶來的危害一旦成為事實,恐怕再也不是目前單一表面化診斷治療模式可以應對的。畢竟心理或心靈的問題是最細密精微的一種脆弱,一旦被碰觸破碎,還有誰能修補呢?
想開一點就好了?別天真了
美國作家伊麗莎白·伍策爾說:「關於抑鬱我最需要說清楚的一點就是,它和生活沒有半點關係。生活的軌跡上有傷心、痛苦和悲哀,這些總會在適當的時節出現,它們是正常的——不讓人愉快,但的確是正常的。然而抑鬱卻處在完全不同的領域裡,它意味著缺失——沒有效果,沒有感受,沒有回應,沒有興趣。」
因此,抑鬱症並不像人們平時理所當然認為的那樣,只是心態不好,想開一點就好了。抑鬱症有很多可能的起因,包括大腦對於心境的錯誤調節、基因易損性、生活中的壓力時間、藥物以及藥物濫用問題等。對於抑鬱症的診斷和治療都要聽從專業人員的建議。目前為止,在我國治療最方便最快速的手段是藥物治療,輔以中醫針灸(同時可以採用的心理治療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人際心理治療等)。
歷史上,我們熟知的很多人都深受抑鬱症的折磨。林肯、丘吉爾、弗吉尼亞·伍爾夫、海明威、三毛、約翰·穆勒、赫爾曼·黑塞、徐遲……無論是在政壇上叱吒風雲的政客,還是在文學界青史留名的泰斗,亦或是家喻戶曉的公眾人物,都逃不過抑鬱症的圍追堵截,其中的一些人也因為抑鬱症選擇自絕。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上面這些名字看上去光鮮亮麗,但抑鬱症並不是「名人病」或「富貴病」,它就在我們身邊。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高收入人群還是低收入人群,孩童還是老人。
▲三毛,作家,1991年1月4日去世
一直到現在,標題照片中的M姑娘,以及小貝和小魚還在和這種「頑症」共處,但她們都坦言,自己不會像最初那樣驚慌失措,而是學會更多地審視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走極端。在不斷自省和調節的過程中,她逐漸意識到:「回到事物的根本,還是生命內部最深的矛盾在擠壓著靈魂。我們帶著彷彿無限的生命力來到世上,但終歸要意識到個體生命的脆弱性:即便擁有全世界,死亡也還是在那裡,離別也總是在那裡。作為一個成年人,自身內部擁有一個超越『時間』和『歷史』的愛的生成機制,才能使人格趨向獨立,也才能更多地獲得創造愛的能力。」
小貝對我說,她正在學習獲得創造愛的能力。
阿加莎的小說《撒旦的情歌》里寫:「為了逃開那頭怪獸,你一直跑,一直跑,但是這樣是沒用的,你不能一直用後背對著它;你要勇敢地轉過身去,才能看清那頭怪獸的本來面目。」
(本篇資料來源:華西都市報、北京青年報、新京報、參考消息網、江南晚報、四川在線、安徽網、科學網等媒體)
另,經過謹慎評估和多方探討,紫雪齋身心豐盈計劃(夏至一陰生‖紫雪齋身心豐盈互動互助計劃啟動)(2016~2018版)A、B計劃名額做針對性重要調整,近期主人將通過平台做出統一說明。歡迎微信:zixuezhaizhuren
感興趣此類內容或其他內容,只需關注——
「雲心」
微信公眾號:sanqianzhi
推薦閱讀:
※依戀風格之臨床呈現
※「以人為中心」療法的兩大基本原則及相關治療實踐(下)
※社交媒體帶來的倫理挑戰
※正在進行心理諮詢的我. 2
※團體教會我的那些事兒:關於深度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