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連載1:愛愈深誤愈切之標準發音 與漏屋老師的討論--關於專治「啞巴英語」的克拉申體系

連載1:愛愈深誤愈切之標準發音

漏屋老師說:目前社會上有諸多流行的有關英語學習的觀點:

1) 要有外語環境,最好出國;

2) 要儘早開口說,最好多跟老外說;

3) 要有人糾正口語中的錯誤;

4) 口語不好主要是單詞量不夠,語法不懂;

5) 要多背誦多記憶;

6) 要多聽、多模仿標準發音;

7) 要多練吞音和連讀;

8) 要不斷重複練習;

上述觀點不僅錯誤,而且是與事實正好相反!

Simon老師說:基本同意,但對個別觀點有保留意見。

1-1 標準發音

漏屋老師說:

日本人說英語時是「R」與「L」這2個發音不分的。語言學家們認為其中原因不是日本人的舌頭「硬」(這不是搞笑,很多人真是這麼認為)而是他們日語中的「缺音」現象。大家都知道英語中大約有44個發音(母音+輔音),而日語只有20來個音。(學過日語的同學請證明!)日語本來就沒有R 和L這兩個音,當日本人成年後學說英語時就很難學會和分辨這兩個音了。

哈佛大學的語言學家找到成年後移民到美國的日本人參加語音實驗,結果發現他們根本「聽」不出R和L的區別,既然聽都聽不清,就更別想「說」正確了。那移民到美國的這些日本人每天都會聽到大量標準的美音,怎麼就「聽不清」呢?華盛頓大學的Patricia Kuhl博士發現成年人在聽外語的發音時,大腦首先會在自己熟悉的母語發音中自動尋找對應的(相同或相近的)發音,即所謂的「感知磁石效應Perceptual Magnet Effect」。(Kuhl 1991)在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大腦中,對應接受「R」音的腦神經元和「L」音的腦神經元是分開的,故聽到這兩個音時大腦會準確激活各自對應的腦神經元,從而清晰分辨這兩個音;而日本人從小聽到的日語里沒有這兩個音,而只有與這兩個音都相似的一個日語發音,那他們的大腦中也就只建立了與該發音對應的那一個腦神經元,成年後聽英語中的R和L兩個音時因為上述「感知磁石效應」大腦都會自動激活對應那個日語發音的那「一個」神經元,所以分不清這「兩個」英語發音。

Simon老師說:這個道理跟我們漢語中的地方口音是一樣的。我老爸是土生土長的浙江紹興人,從當年大學畢業20來歲被分配去青島到現在已經50多年了,那一口濃重的鄉音幾乎未受到青島土話(我老鄉黃渤在《瘋狂的石頭》里說的那種,是山東話的一種)的影響,現在知道真正原因啦!

漏屋老師說:根據這個道理,成年人糾正發音的關鍵是提高耳朵的辨音能力,即需要在大腦中建立對應新的外語發音的腦神經元。大家知道,與某一個陌生的外語語音,假設為A,相近的發音一般有多個,假設為A1、A2、A3…,語音專家的研究表明,針對這些A1、A2、A3…進行極端化的對比辨聽練習,就能夠促使大腦將A與A1、A2、A3…區分開,進而提高對該音A的辨識度。McClelland博士稱此方法為「誇張訓練」。

Simon老師說:真高興漏屋老師把我們教師糾正學生髮音的語音學原理講得如此深入淺出!

漏屋老師說:那要是想不靠教師就解決此問題,有方法嗎?基礎好且自學能力強的同學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多聽各種非標準發音,即各種非母語英語口音,如很有特點的德國、法國、俄羅斯、伊朗、印度、日本、香港、新加坡、墨西哥等地的口音;同時多聽各種標準發音,即母語英語口音,如蘇格蘭、愛爾蘭、南非、澳大利亞、美國南方等地方的口音;然後比較他們對同一個英語語音的各自不同的發音方式與效果。此方法的原理同上。

Simon老師說:發音,和腔調一樣,只是口語中的「形式」問題,而口語中還有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內容」問題,即用正確的單詞、句式和語法流利地表達思想。就此問題我會在後面的連載文章中「娓娓道來」!

推薦閱讀:

突破小詞第5彈 the vs a
20世紀全美100大演講文稿、音頻和視頻
那麼爬起來擦擦眼淚吧
創造自己的繽紛彩虹
This is us 第九集打卡08

TAG:英語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