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賞 | 洛神賦真的在寫叔嫂戀嗎?
《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
絹本,設色,縱27.1cm,橫572.8cm
俗話說,「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嫂子」(大寫的污),獨佔天下才華八斗的曹植與他的嫂子甄宓氏傳聞中的愛情可能是古來最為聞名的叔嫂戀,「賈氏窺簾韓椽少,宓妃留枕魏王才」(大寫的污污),男才女貌卻不能長相廝守,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將《洛神賦》鋪展成畫,所繪製原本已亡佚,現只有宋摹本傳世。圖中的洛神到底是誰?顧愷之又是如何表現這幅畫的?
戀嫂變戀兄?洛神可能只是任城王
不同版本的《洛神賦圖》
關於《洛神賦》,歷來傳說是曹植為甄后所作。相傳曹植愛上哥哥曹丕的夫人甄后,不過曹丕貴為一朝皇帝,皇帝的妃子豈能是其他人得以妄想之?但曹丕在甄后過世那年,把甄后的遺物 金縷玉帶枕送給了曹植,看過翡翠台當年熱播的《洛神》的懷舊黨們應該對這段情節很熟悉。曹植從京城返回他的封地鄄城(現在的山東省渮澤縣),途經洛河畔休息時,夢見一位美女,氣質超凡脫俗,原來是洛水之神,甄后死後化作洛神。兩人一見傾心,女子獻上一顆明珠作為信物,而曹植亦還贈以玉佩。醒來後,曹植作《洛神賦》以為紀念。李商隱在他的詩作之中,曾經多次引用到曹植感甄的情節,「君王不得為天下,半為當時賦洛神」。
然而據史實可知,曹丕納鄄後時,曹植僅有十三歲。況且,鄄後比曹植大十歲,又身為帝後,死後如何向曹植「薦枕席」?鄄後死於鄴,葬於鄴,與洛水毫無關係,又如何以鄄後化身洛神呢?黃初四年(223年)七月,曹植和他的同母之兄任城王曹彰,以及異母之弟白馬王曹彪一道來京師洛陽參加「會節氣」的活動。於此期間,「武藝壯猛,有將領之氣」的曹彰突然暴死,據《世說新語·尤悔》篇記載,曹彰是被曹丕一手毒害的。《洛神賦》的主題應該是悼哀曹彰,曹彰與曹丕、曹植同為卞氏所生,系一母同胞的親兄弟。
「宓妃」的形象源泉出於屈原《離騷》和宋玉《高唐賦》、《神女賦》,以「宓妃」譬喻賢臣是香草美人的傳統。曹彰死後,曹植在回封地的路上寫下《贈白馬王彪》詩,將之與《洛神賦》對讀,可知二者不僅為同時所作,且主旨基調亦基本相同。曹植在當時命不慮夕的情勢下,通過《洛神賦》這篇賦借夢境和神話傳說以寫現實,以洛神宓妃譬喻賢臣,對遭曹丕所害而死於洛陽的任城王曹彰表示深切的悼哀。
書寫愛情的洛神賦圖
顧愷之採取手卷形制和連續性構圖,以表現這則簡短、華美又哀傷的情詩。當觀者觀賞畫卷,一手緩緩地展開一段畫面,另手同時將前一段畫面捲起時,一段段畫面連續呈現,故事情節也依序展開,賦文中的情意也順勢連綿流露。通過遠近山林、清溪垂柳來串聯情節,畫面空間感巧妙轉化為時間的行走。
圖中人物左邊第二位就是主人公曹植,他被眾多侍婢們簇擁著在洛水河畔散步休息。曹植見著河裡出現美麗的洛神,大吃一驚,除了曹植與洛神目光相接之外,其他人目光遊離,與原文隨從們沒有看到洛神是相符合的。
《洛神賦》中,有一整段文字敘述著洛神的美貌,「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意思是洛神體態輕盈柔美像受驚後翩翩飛起的鴻雁,身體健美柔曲像騰空嬉戲的游龍,容顏鮮明光彩像秋天盛開的菊花,青春華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在畫里,我們也見到長的和甄后極為相似的洛神不時出現在曹植左右,顧盼生姿。
「手卷」這種繪畫格式是為了便利一段一段展開觀賞而設計的,這樣一來,每次至多只能看六十多厘米左右,所以在手卷形式的畫作中,我們可以一邊展開紙卷,一面感受到畫中的時間推移。上圖中曹植就是從散步場景過渡到壇中靜坐。
洛河上飄著河裡眾多的水神。可以看到這時候的畫作圖案性很強,人物、山水和樹叢都不是依照比例入畫,不過也因此為畫作更添神話風采。
圖面右方也畫出河裡的神靈,女媧、文魚、湘水的娥皇和女英,她們也都是因著美麗的洛神而來到此地。
最後,馬車裡的曹植也不忍離去,頻頻回頭看著越來越遠的洛神,「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他盼望洛神的影蹤重新出現,思念綿綿不絕,在原地盤桓,久久不能離去。
參考資料:
陳葆真,《洛神賦圖與中國古代故事畫》(The Goddess of the Lo River),台北石頭出版社
王元明、王志偉,《曹植<洛神賦>新解》
------------------------------
本文來源:藝春秋
公眾號id:ycqart
推薦閱讀:
※答疑解惑:《芝加哥》監獄內擺舞台,到底是要弄哪樣?
※你心裡是不住著這樣一個「怪」小孩? | 叮噹說畫 008
※偶爾/小泉今日子 miss kyonkyon
※它們到底是動物還是人? | 叮噹說畫 002
※元代漢藏藝術之典範——夏魯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