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霸王龍的化石比較完整?

前幾天看到一則公眾號,說是目前發現的恐龍、包括所有古生物化石中,霸王龍化石是保存最完整的一類,所以人類對霸王龍的研究也最深入。

突然想問一下:這說法是真的么?如果是真的,為什麼偏偏霸王龍的化石能保存完好?


謝邀~

方便的話我想把這個公眾號的這篇文章收藏一下

研究最深入這一點,如果在恐龍裡面討論的話,我覺得問題不太大,不是最深入排個前五也是穩穩噹噹。化石保存最完整這一點確實不敢苟同。下面詳細說一下

大家在博物館裡看到的化石很多都是完整的,比如下面這兩個原角龍

原角龍Protoceratops化石及巢復原,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

但是真正的野外考察中找到的化石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數也是零碎的,可以參考我之前的回答

恐龍遺址發掘的過程是怎樣的??

www.zhihu.com圖標

雖然我們一般不叫遺址,那是考古方向的辭彙

所以可以想見,完整的化石是非常罕見的。

在現在發現的霸王龍化石中,最完整的應該是"蘇(Sue)",這個名字也是為了紀念其發現者。化石在1990年美國南達科塔州的地獄溪組(Hell Creek Formation)被發現。化石完整度在75~85%(可能大家統計方法不太一樣,反正骨頭很多就是了),現在標本在芝加哥大學的自然歷史野外博物館(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一直覺得那個Field的存在怪怪的)

霸王龍Sue裝架,圖片來自維基

然後其他的霸王龍標本完整度比較低,感興趣的話可以參考維基百科的霸王龍標本條目,裡面列了完整度比較高的幾個。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裡展出的大部分都是裝架的模型,真的化石確實很少。

中文

暴龍標本?

zh.wikipedia.org

英文

Specimens of Tyrannosaurus?

en.wikipedia.org圖標

現在全世界總共發現的霸王龍標本大概在30到50件左右,當然,又是統計問題,多完整的骨頭算一個標本呢?但是可以看出總數是非常有限的。現在估計霸王龍作為一個物種在地球上存在了大概200萬年,所以大概4萬年留下一個的幾率?真不知道要是幾千萬年後的古生物學家挖到現在能挖出幾個人來。

相比之下, @flyflyfly007 已經提到了鸚鵡嘴龍(Psittacosaurus),我聽到的標本數量從400件到上千件的都有,另外原角龍(Protoceratops)的標本也不少,前兩天正好檢查了一下博物館的標本,在我們博物館就有差不多60個完整的頭,如果算上頭後骨骼和還沒有修理的標本,可能有來自超過100個個體的材料。當然,脊椎動物里化石數量多的還要數這個

我印象中買賣化石應該是違法的,但是似乎又記得要看種類,回頭再研究研究。但無論如何,狼鰭魚這東西真的很多。

回到題目,為什麼古生物的化石數量會有如此大的區別呢?原因主要有一下幾點

生物量

這一點應該很直觀,一種生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數量很大,如果其他條件相同,自然比數量少的變成化石的數量多。霸王龍體型巨大,極有可能是頂級捕食者(也有部分觀點認為食腐),數量不會多。鸚鵡嘴龍和原角龍吃素,體型也不太大,數量多一些很正常。

保存條件

生物死後變成化石的過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研究這個領域的學科稱為埋藏學。很多情況下需要缺氧,能量較低的沉積環境,像封閉的湖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那麼生活在高山上的物種和生活在湖邊的物種死後變成化石的幾率也就不一樣了。

另一方面,如果在某個地質年代生活的物種數量很多,保存環境也合適,但是那個年代的沉積岩現在沒有露頭,還埋在地下好幾千米的地方呢,這樣的化石也就很難被發現了。

當然,還有很多別的因素影響化石保存,這裡就不展開了。

人為偏差

化石是人找出來的,有人的地方就很難避免偏差。不少發達國家地質工作開始得早,做得也很細緻,當然不能忽視他們面積也很小的事實,找到的化石相對就多。我國類似的工作起步較晚,但是國土面積大,沉積豐富,也找到了很多化石。那麼那些現在還在打仗,連飯都吃不起的國家又怎麼又閑心閑錢來挖化石呢?自然,如果保存在那些地方的化石也就很難被現代人發現了。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霸王龍被研究得這麼深入?這個問題我覺得更多的要歸功於媒體,我猜霸王龍是很多人聽說的第一個恐龍的名字,其巨大的體型和兇悍的外表也被無數次地搬上熒幕。媒體上的成功也在推動科研圈子裡資源的傾斜。搞科研的也是人,搞科研也需要錢,如果一線研究在媒體上有更多的曝光度,往往意味著會有更多的資源,資源多了就更能增加曝光度,形成一個正反饋。霸王龍,作為恐龍中的一個標誌性物種(iconic species),受到這樣的關注也很正常。現在古生物圈子裡對霸王龍的研究算是十八般武藝全部用上了,傳統的形態學不用說,掃CT掃同步輻射,骨組織學,運動學,有限元,生長速率,性別,生殖方式......基本上能想到的都方法都上了,裡面難免也有一些蹭熱點的。如果能夠蹭著熱點把文章發出來,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很好的事情。

對研究本身來說,有好有壞吧。好的是很多新穎的方法可以得到測試,如果行之有效可以推廣;不好的是別的材料和領域不容易受到重視。講得遠一點,古生物里很多人喜歡恐龍,其他領域裡也差不多。大學裡學經管金融的人那麼多,但是這兩個行業真的需要這麼多人嗎?現在到處都在搞大數據云計算,去年回國看到標語「人在做,天在看,雲在算」真給我嚇了一跳,這兩個東西真的這麼好嗎?我不知道,也希望有高手解惑。但司馬遷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這句話我是信的。古生物確實很窮的,但是喜歡,掙錢和開心之間總要取捨一下。

老闆讓周五出差,可能3周左右,最近更新估計會比較慢,大家見諒。

最後,歡迎大家來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看霸王龍!


不是真的。

目前發現的恐龍化石里,保存數量最多,最完整的應該是鸚鵡嘴龍。


實際上霸王了的化石非常少,因為它們本來的數量就非常少,作為食物鏈頂級的肉食動物,就跟現在的老虎獅子一樣,本來數量很少,變成化石留下來的就更少,留下來被現在人發現的就更更少。但就是因為少,而且這個動物這麼有特點,所以每次相對完整的發現都會被重視,甚至成了新聞,研究也相對深入。到現在可能都沒有未成年霸王龍的像樣的化石。暴龍類的化石總的來說都很少。


幾位大俠說的都很好,我斗膽總結一下:

  1. 不是真的,即使在恐龍里霸王龍也不是最完整的,更不用說包括古人類在內的所有古生物了。最完整的一定是小恐龍,比如一塊石板上的中華龍鳥。
  2. 但是研究最深入的恐龍,霸王龍至少是之一,原因大概包括:發現較早;在大型恐龍里化石比較多比較完整;發現地在北美所以科研環境較好;以及,大型食肉恐龍的受關注程度遠超其他恐龍。
  3. 不是真的所以也不存在『偏偏』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

不許笑!我就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最早的動物,來自貴州的始杯海綿
【地球演義】鮫騰記3:齒
《生物簡史圖鑑》寒武紀之加拿大4(伯吉斯頁岩動物群)
【地球演義】錦鱗記4:魴魚鱍鱍色勝銀
《生物簡史圖鑑》設計了封面

TAG:爬行綱動物 | 化石 | 恐龍 | 古生物學 |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