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主婦產後一個人帶孩子,情緒壓抑該怎麼緩解?

很愛孩子,但是總覺得精力旺盛又愛哭鬧的他讓我每天筋疲力盡。

沒有工作,孩子上幼兒園再考慮工作的事。

人在海外,不會當地語言,沒有朋友,家人都很遠沒法見面。

老公每天下班也好累,他有時候會陪孩子玩,但家務完全不分擔,也不會幫忙換尿布沖奶粉什麼的。

雖然孩子很可愛,可是我的心情還是一天天低落,太累了,太孤獨了。

最近開始忍不住遷怒老公,數落他對我漠不關心,過後又覺得懊悔,真不想看到這樣面目可憎的自己。

一天里就晚上十一點時間比較充裕。以前喜歡看書畫畫,現在也覺得看不進去沒心情畫。

有件事情不知道有沒有關係,確定懷孕到現在20個月,基本沒有sex。

說這麼多,也不是想抱怨什麼,就是想怎麼樣能讓自己情緒不那麼低落,然後我才能去溝通,交流,學習語言,交朋友。

而不是現在這樣明知道該做什麼,就是打不起精神去做。

謝謝。


寶媽 完全理解你的感受。

本人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公婆住在農村,我和老公結婚後就單獨住在了三線城市小家裡,老公工作比較忙,孕期到生都是我頂著大肚子做飯做家務還有獨自開車體檢的。

當時還沒覺得有何不妥,等一生完孩子,月子里婆婆頑固的農村思想,說擔心影響老公第二天上班,所以月子里開始就是我一個人陪寶寶睡覺。作為一個連寵物都沒有養過的新手媽媽,總是被寶寶撕心裂肺的哭聲折騰的整夜睡不好覺。

自從有了寶寶、和婆婆住一起後,寶寶成了全家的中心,沒人關心我剖腹產的疤痕疼、漲奶了、睡不好覺、吃不下飯。一個月子下來,我抑鬱了,甚至在月子里對老公大發雷霆,把不敢和婆婆爭論的氣全部撒在老公身上,還獨自在半夜開車跑了出去,在高架上吹了冷風。

第二個月開始,婆婆回家了,老公上班,我一個人抱著軟綿綿的小傢伙第一次感覺到了無奈,無助。那段時間我的抑鬱症應該比較深了吧,總是一個人哭,想不開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生孩子。曾經樂觀派的小丫頭一下子變成了怨婦。

要說我的心態什麼時候變化的,最大的影響還是我女兒。望著她軟軟小小的身體,雖然那時她那麼小還不會說話,但她清澈無辜的眼睛望著我,都讓我不忍心把自己愁眉苦臉的一面被她看到。她總有那麼大的魔力能把我逗笑。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朋友好像只有她一個人了。成天一個人在家和小傢伙咿咿呀呀對話,一天天消磨時間。

情緒真正走出來,大概是在產後6個月時。記得那天我和寶寶午睡醒來,一睜眼,我們倆都愣住了:窗外洋洋洒洒飄著大片大片的雪花!那是2015年12月的第一天。記憶中我只有在上小學時才見到過這樣的大雪!我開心的在床上蹦蹦跳跳,手舞足蹈,小傢伙看到我滑稽的樣子她也開心的笑了起來。她咯咯咯的笑,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一塊,都說有了孩子,就像有了鎧甲也有了軟肋,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我突然意識到,她是多麼需要我啊,哪怕全世界都把我遺忘了,但是就算只為她一個人,我也要活的精彩!

光是在家看看小孩,做做家務,燒個飯那又算什麼?我要做值得她驕傲的「超人媽媽」,我希望她上學時講「我的媽媽」臉上洋溢著自豪,我希望她春遊時拿著媽媽做的卡哇伊的便當給小夥伴們分享,我希望在她心目中,我是她的偶像……

那場鵝毛大雪下了整整一晚才停,天氣很冷,但是那晚之後,我心裡那根差點被我丟失遺忘的火柴又重新燃燒了起來。我想變回少女時期那個無憂無慮,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大大咧咧,橫衝直撞但是又開開心心的自己。

那晚之後,我理清了思路,認為自己如果整天在家帶娃,能為寶寶做的最多的也不過是提供好的輔食,培養好的作息,收拾乾淨舒適的環境。而我希望給她更多好的品質。如果媽媽是個心態開朗的、三觀正的、富有愛心的、積極生活的,那對孩子也是好的培養吧。

於是我左思右想,想到了一個既能帶娃,又能做家務(尤其是做老公的三餐和寶寶的輔食),還能賺錢貼補家用又適合我的事——在家做私房蛋糕。我有美術基礎,長大後喜歡烘焙,何不把兩者結合起來呢?私房蛋糕門檻比較低,只賣給親朋好友的話,微信發發圖片就可以了,家裡也有最基礎的設備,不需要大的投入,所以對於我來說是再適合不過了。

當然,樓樓當初想法太過簡單了,只覺得自己要求不高,小打小鬧就可以了,後續沒有考慮到做的好了會朋友推薦朋友、有單子了不能因為要帶娃就三番五次推掉、送貨時必須帶著小傢伙坐安全座椅等等一系列問題。不過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跟帶孩子似的,我還一直以為自己是個小姑娘呢,突然從天而降一個小孩,不也是自己摸索著不知從何下手到現在隨心所欲應對了嘛。這些都是後話了。

現在寶寶一歲半了,仍然是我一個人在帶,因為有了自己的小事情(現在已經開了工作室,自我感覺還是不能稱之為事業),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很多都是寶寶生日找我訂蛋糕認識的)也會每天固定帶著寶寶下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而且自從我做了蛋糕,並且克服重重困難,越做越有起色後,我心情也好了,老公好像也不知不覺改變了。以前被婆婆寵成寶沒有下過廚沒有洗過衣服的他,每天下班後都盡量早回家學著做家務,帶孩子,也會主動買專業烘焙外語書鑽研幫我攻克難關……曾經我一度以為嫁錯人的大男孩,也在這段時間好像迅速成長成熟了。後來我們也探討過,應該都歸功於那場大雪後,我心態的轉變吧。他說之前他上班回來都累死了,回家後我總是盯著他做這做那,他一點早回家的動力都沒有,而後來看到我這麼努力,這麼辛苦,他就萌生出想給我和寶寶好的生活,他哪怕上班再累也想著家裡的我更累想回來替替我。

你看,其實女人才是家裡的一家之主,老公啊,孩子的情緒都跟我們自身切切相關的呢。

說說有點偏題了,我想說,寶媽們,咱們產後鬱鬱寡歡是真的,拒說產後前兩年是產後抑鬱高發期,很多寶媽都會像我一樣,覺得自己突然變得不受關注了,變得碌碌無為了,變成了一個空虛的無用的人。但是,仔細想想能帶我們走向新生活的人也還是只有咱們自己啊!與其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抱怨老公埋怨婆婆,不如找個一天,把家裡打掃打掃,舊東西扔扔掉(可參考書籍《掃除力》),好好泡個澡,放空一下自己,然後好好問一下自己:我還是我嗎?少女時期的我是什麼樣的?我想成為的是什麼樣的人呢?

並不提倡寶媽都和我一樣創業,因為對於產婦來說,養好身體才是當務之急。如果覺得鬱悶,有條件的話,何不趁現在這個大好時機,培養一些好的興趣愛好呢?運動健身,學一門外語,報個書法班繪畫班,學學小時候沒耐心學的鋼琴……

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肺腑之言,希望不要嫌我啰嗦,逛知乎的寶媽都是愛好學習有上進心的好媽媽,希望你早日走出來,咱們一起越變越好!


跟老公談談,全職帶娃的確辛苦,這個時候需要老公的支持,即使行動上幫不了什麼忙,精神上的安慰也是有極大幫助的。讓他認識到你的辛苦和不容易。

平時多出去走動走動,天氣好的時候推著娃去公園商場逛逛,我發現小孩子都愛出門,在外面會很乖,如果逛著睡著了就更好,你可以去喝杯咖啡或吃頓午餐。不要總悶在家裡。

還有在海外生活最重要的一點:學好語言,多和人交往,早日融入。


我當初也有輕微的產後抑鬱癥狀,聽老公建議開了個公號寫寫畫畫,更新不勤快,粉絲也不多,不過算是給自己找點事做,也能分散不少因為帶娃產生的各種不爽。建議題主還是給自己找點事情做,要那種做完之後有成就感的,不然每天純粹帶娃真的都會對自己的人生價值產生懷疑。

帖兩篇我寫過的關於產後憂鬱的漫畫和文章,希望能給你一些共鳴:

點擊查看《生完孩子啥都缺?感覺有點小抑鬱》

《我難過的快要死掉了,你卻認為我只是矯情》

順便做個廣告,我的公號是:麻麻愛囤貨(mmath123)

主要發育兒漫畫,還有一些囤貨經驗丨養育心得丨犀利吐槽


同情題主,也贊成大家說的找人幫忙,但是更關鍵的是跟老公溝通。

有孩子之後跟老公溝通出現問題幾乎是所有中國女人的通病,因為中國女人很多在有孩子後就對老公的情緒不敏感了,你說的20個月沒有夫妻生活,這件事情簡直太可怕了,必須克服困難,可以考慮給寶寶分房,用監視器就好了,不要讓寶寶一直賴在爸媽房間,你們會徹底變成睡在一張床上的陌生人。

另外一個大問題是你老公完全不幫忙這件事情,這樣的問題非常棘手,從一出現苗頭就應該掐斷,你老公已經形成不做家務的習慣後,你再去要求他,他會加倍不滿,我能給出的建議也只是說,盡量用柔和的語氣告訴他你每天在家裡也不是享福,需要做多少事情,未必比他容易,你覺得很累,需要他的理解。

最後一個問題是交流問題,你出現心理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與世隔絕,沒有與人溝通,不妨多帶寶寶出去散步,試著認識附近的其他全職媽媽或者退休老人,有朋友會開心很多。


把你家裡人親戚邀請到國外幫你。國外有託兒所,收三歲以下的孩子,如果能進就進,你可以去學語言儘快適應當地生活。


推薦閱讀:

聽說你最近不開心?試試這9件小事
有效運用情緒結構管理情緒
沒上過大學的人更難理解厭惡?
文化讓我們不幸福?
這些精英為什麼會死(中上)?

TAG:婚姻 | 育兒 | 家庭 | 情緒 | 負面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