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1、森林採伐。大熊貓棲息地每年的採伐面積達到至少1萬公頃。其棲息地每年以大約2.5 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年)。近30多年來,陝、甘、川三省大熊貓分布區內人口倍增,已達43萬餘人,大型森工企業自1950~1985年共達27個(不含縣屬伐木場),採伐的森林核實面積為42萬多公頃,年均伐木面積為2萬多公頃,致使棲息地由70年代初的31,450平方千米,經過15年後,已銳減至13,921.52平方千米,減少面積達17528.48平方千米,占原棲息地的56%,並造成6個伐區內熊貓消失,10個伐區內僅殘存極少數熊貓,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2、捕捉過多。如在解放前汶川縣草坡,英、美等西方國家,在那時收購、捕捉活體達20多隻(獵殺者在外),致使那裡的大熊貓種群,迄今已逾50餘年,數量仍然很少,且尚未恢復。又如寶興縣從1963年迄今,僅在一個縣內,捕捉的大熊貓就達113隻以上。從50年代中期開始,從野外捕捉的熊貓已超過240隻到國內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寶興110餘只,平武60餘只,致使這兩個縣種群結構被破壞,數量大幅度下降。根據大熊貓生命表分析,它們一個世代約需12年,種群增長很慢,如果大量捕捉,即使在保護得好的情況下,也需要幾十年才能恢復;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3、近些年來,盜獵、走私大熊貓皮張標本尚時有發生;

  4、大熊貓種群分布在25個以上島狀隔離的生境中。這些隔離的生境區大小為205平方千米(30~2384km範圍),其中大多數(67%)的面積少於350km2。這種種群的孤立和分割則是長期威脅其種群的重要因素,小群體的近交衰退現象將降低繁殖力、幼體成活率以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終"島狀"成員將消失。據潘文石等對秦嶺熊貓種群的遺傳分析,那裡有200餘只大熊貓,可構成一個約90隻的繁殖群體,其世代雜合率遞減率為0.54%,經過12代後即140年後,每個成員都將有1/8的基因相同,相當於表(堂)兄妹的親緣關係;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5、由於人類活動範圍擴大,大熊貓被迫退縮于山頂,竹種十分單純,一遇竹子開花,將無迴旋餘地,僅1975年岷山地區箭竹開花,死亡達138隻以上;80年代邛崍山冷箭竹大面積開花,災後發現大熊貓屍體108具,搶救無效死亡33隻,共計141隻;

  6、在大熊貓棲息地存在未經政府允許的礦產開發、污染以及礦工的伐樹和捕獵也是威脅之一。

  7、大熊貓一生才生幾個後代,一般每兩年才繁衍一次,一胎只會生兩隻小熊貓而且雌熊貓沒有精力全部養活它們。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大熊貓的天敵】儘管大熊貓與世無爭,但在它的棲息領域裡,還是有一些與它們為敵的動物,如金貓、豹、豺、狼、黃喉貂等,但是它們主要是襲擊大熊貓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為年輕體壯的大熊貓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兇猛,遇強不弱,令敵害生畏,。動物園裡貌似溫順憨態的大熊貓一旦被激怒,也有傷人事件發生。豺 :主要襲擊少年大熊貓或病弱老年個體。捕獵絕招是爬上其脊背,先挖眼,後抓肛門將腸拉出,故稱「掏狗」;豹 :襲擊少年大熊貓及年老病弱個體;金貓:常襲擊大熊貓幼仔。 從大熊貓生育、成長來看,大熊貓屬於逐步走向衰敗、十分脆弱的種群,外界條件的惡變會十分敏感得使其種群數量下降,最終導致滅絕。



1. 大熊貓應該不需要太多的介紹吧。食肉目熊科,竹子為主食但別的也照吃,分布於陝甘川一帶山區,因為棲息地的縮小和碎片化而歸入IUCN紅名冊的「瀕危」——咦,等一下,不是平常都說大熊貓瀕危是因為它繁殖力不行嗎?難道它不是連生養孩子都不會的活該絕滅的「死胡同」嗎?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2. 我們對「熊貓繁殖力差」的印象,幾乎肯定是來自以前動物園圈養的熊貓。在上個世紀的圈養環境下,這的確是事實,而且往往伴隨很多血淋淋的慘劇。1936-1945年間有14隻大熊貓運出國門,倫敦動物園一地便獲得5隻,但無一例繁殖成功。1961年第一隻圈養環境下大熊貓在北京出生,但因為飼養員沒有經驗,溫度調節不當,數天後便死去。1972年贈與美國的一對大熊貓「玲玲」和「興興」性成熟之後又花了五年才首次懷孕,隨後十年里產下五隻幼體卻全部夭折。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3. 這些年來國內許多熊貓保護區在人工繁育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那麼大熊貓在野外的真實繁殖情況又如何呢?不同的動物有不同的生存策略,要比較繁殖力的話不能跨界。熊貓的繁殖力顯然不如貓,但你怎麼不和大腸桿菌去比呢……因此最佳的比較對象應該是大熊貓的現存最近親——熊科的其他7個物種。(過去大熊貓曾經單立一科,但現在較多的意見是把它歸入熊科。)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4. 一隻典型的雌性熊貓大約在6歲時生頭胎。我們不清楚野外熊貓平均每胎幾隻,但大多數情況下只有1隻出巢。這隻出巢的熊貓幼仔的成活率(能夠成功活到2歲左右,脫離對母親的依賴)大約是70%-90%。只有養大了當前的孩子,母親才會去懷下一胎,平均每2.2年繁殖一次。綜上,到20歲可以養大5-6隻後代。相比之下,一隻加拿大地區的棕熊,8歲生頭胎,平均每胎2隻,成活率60%,每4年繁殖一次,到了20歲也不過養大5隻後代。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5. 當然加拿大對於棕熊來說並不是最好的環境,其它地方的棕熊繁殖力會略高一些。但現在這些殘破的棲息地也不是熊貓的最好環境。歷史上絕大部分熊貓化石是在當時500-700米的海拔出現的,而現在很大程度上因為人類的緊逼,熊貓已經退縮到海拔1500-3000米的區域了。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總結:無論如何,從數值來看,熊貓的繁殖力大概算不上「出色」,但和別的熊比起來並不落下風。既然大部分熊在野外過得都不錯,我們沒有理由認為大熊貓瀕危和它的繁殖力有關。



1、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至危因素】 1、森林採伐。大熊貓棲息地每年的採伐面積達到至少1萬公頃。其棲息地每年以大約2.5 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年)。近30多年來,陝、甘、川三省大熊貓分布區內人口倍增,已達43萬餘人,大型森工企業自1950~1985年共達27個(不含縣屬伐木場),採伐的森林核實面積為42萬多公頃,年均伐木面積為2萬多公頃,致使棲息地由70年代初的31,450平方千米,經過15年後,已銳減至13,921.52平方千米,減少面積達17528.48平方千米,占原棲息地的56%,並造成6個伐區內熊貓消失,10個伐區內僅殘存極少數熊貓,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2、捕捉過多。如在解放前汶川縣草坡,英、美等西方國家,在那時收購、捕捉活體達20多隻(獵殺者在外),致使那裡的大熊貓種群,迄今已逾50餘年,數量仍然很少,且尚未恢復。又如寶興縣從1963年迄今,僅在一個縣內,捕捉的大熊貓就達113隻以上。從50年代中期開始,從野外捕捉的熊貓已超過240隻到國內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寶興110餘只,平武60餘只,致使這兩個縣種群結構被破壞,數量大幅度下降。根據大熊貓生命表分析,它們一個世代約需12年,種群增長很慢,如果大量捕捉,即使在保護得好的情況下,也需要幾十年才能恢復;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3、近些年來,盜獵、走私大熊貓皮張標本尚時有發生;4、大熊貓種群分布在25個以上島狀隔離的生境中。這些隔離的生境區大小為205平方千米(30~2384km範圍),其中大多數(67%)的面積少於350km2。這種種群的孤立和分割則是長期威脅其種群的重要因素,小群體的近交衰退現象將降低繁殖力、幼體成活率以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終"島狀"成員將消失。據潘文石等對秦嶺熊貓種群的遺傳分析,那裡有200餘只大熊貓,可構成一個約90隻的繁殖群體,其世代雜合率遞減率為0.54%,經過12代後即140年後,每個成員都將有1/8的基因相同,相當於表(堂)兄妹的親緣關係;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應該為熊貓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減少污染。



大熊貓屬於獸綱食肉目大熊貓科大熊貓屬。只產於中國的四川、甘肅、陝西。其體形似黑熊,頭圓而大,尾極短。間恢復。在秦嶺山區的長期研究表明,大熊貓瀕危的主要原因是分布區內過多人類活動帶來的負面影響。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生存的主要威脅有以下幾點:

1.棲息地破壞/破碎化

人口的快速增長使大面積的天然林被砍伐,用做木材、燃料及農業發展的需要。僅在四川省,適宜的棲息地在1974-1989年間就減少了50%。棲息地的破碎化對大熊貓生存尤其危險,因為大熊貓必須適應竹子周期性開花死亡的生物學規律。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2.遺傳

偷獵和棲息地的破碎化對遺傳多樣性以及逐漸孤立的大熊貓小種群的基因流動有著很大的影響。由於大熊貓生活的森林沒有彼此相連,它們中的一部分可能太小,孤立的小種群面臨更大的近親繁殖的危險,這會導致大熊乏廠催斷詘登挫券旦猾貓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力下降,繁殖力衰退,從而對其生存構成新的威脅。因此無法長期生存。這些孤立的大熊貓種群可能意味著基因流動的歷史模式將在未來受到破壞,而且減小的種群將帶來基因多樣性的減少。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3.偷獵

儘管大熊貓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偷獵仍時有發生。對低繁殖率的小種群而言,偷獵是很大的威脅。雖然最終市場還不清楚,但大熊貓皮仍是偷獵者和走私者的目標。大熊貓還可能會落入為捕捉其他動物(如麝,熊等)所設的陷阱中。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4.圈養

圈養大熊貓的的問題是它們對選定的交配對象沒有興趣,或者它們表現出不能或不願交配。實際上,大多數沒有在野外進行過或觀察到自然交配的大熊貓對交配表現淡漠。1999年11月大熊貓譜系記錄表明只有28%的圈養大熊貓參與繁殖。野外大熊貓並沒有它們圈養同類的繁殖問題。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5、隨著大熊貓數量的減少,如何拯救大熊貓是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1997年,中科院的科學家發起進行大熊貓的克隆研究。這一工作受到廣泛關注,因為克隆被認為可能是拯救這一瀕危動物的新方法。雖然克隆是一種科學突破並能夠應用於某些物種,但它對於大熊貓保護的價值仍然值得探討。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最主要的還是要建立保護區,並且要有完善的保護區管理機制,並且將圈養的大熊貓放歸自然,全球野生大熊貓分為20多個群體,大多數群體小於60隻,最少的僅3-5隻。圈養大熊貓野化後放歸自然,將極大減少小種群消亡的可能性。


大熊貓會瀕臨滅絕的原因如下:

1. 大熊貓的分布區已經相當狹小,實際上它的分布地點僅限於中國陝西秦嶺南坡,甘肅、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崍山、大相嶺、小相嶺和大小涼山等彼此分割的6個分布區域,棲息于海拔為1400米~3600米之間的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和亞高山針葉林帶的山地竹林中,總面積為29500平方公里。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2. 每個區域又由於高山、河流或公路、耕地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再被分離成更小的單位,所以棲息地實際面積不足總面積的20%,總計全中國有30個小的種群,總數為1000隻左右。其中除四川卧龍外,每個種群不足50隻,有的僅有10餘只。支離破碎的棲息地和孤立分布的生存狀態對於大熊貓的繁殖和抵抗自然災害都是十分不利的。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3. 截止2015年底,全世界圈養單位共圈養熊貓425隻。大熊貓最初是吃肉的,經過進化,99%的食物都是竹子了,但牙齒和消化道還保持原樣,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狀態下可以超過30歲。大熊貓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而能夠生存到今天,反映了它具有頑強的生命。但是,在各種不利因素中,其內在原因是由於食性、繁殖能力和育幼行為的高度特化。外在原因則是棲息環境受到破壞,近親繁殖,物種退化。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我們應該保護身邊環境,因為你保護的不僅僅是環境,還有可愛的大熊貓,還有生物自己。



大熊貓作為中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其生存環境和生存質量一直廣受大家的關注。但是儘管如此,大家還是對大熊貓的生存抱有很關注的態度,現在大熊貓的數量還是在不停地減少,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吧!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一:大熊貓的棲息地被嚴重破壞。

棲息地被嚴重破壞。人口快速增長導致大面積的天然樹林被開發,導致大熊貓的棲息地迅速地消失。人類對生態環境不斷破壞,給大熊貓生存帶來了嚴重的挑戰,導致大熊貓的生存範圍也越來越小了。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二:大熊貓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小。

越來越多的鐵路、高速公路和其他各種等級的公路在大熊貓的棲息地通過,其他一些基礎設施和礦山的興建也嚴重的影響了大熊貓的棲息,導致他們的生活範圍越來越小,越來越有限。

由於人類活動範圍擴大,大熊貓漸漸地只能退縮到山頂生活,所能吃到十分單純的竹種,如果竹子一旦開花,更加是沒有迴旋的餘地。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三:獵人的偷獵

很多無良的商人為了賺錢,甚至還趁人不注意,偷獵大熊貓,要知道,對於小種群來說,偷獵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威脅。雖然最終大熊貓會流向什麼市場我們都還不清楚,但是大熊貓仍舊是大家的目標,而且大熊貓皮仍舊是偷獵者和走私者的目標。

大熊貓瀕危的原因是什麼



推薦閱讀:

什麼是模式生物?哪些是模式生物?
你知道野外求生技能有哪些嗎?
蒼蠅搓手是不是在交流?
為什麼說小行星是恐龍滅絕的元兇?
如果地球上除人類外所有動物瞬間消失了,只留下人類、植物和微生物,會發生什麼?

TAG:生物學 | 動物 | 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