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同一抗原經不同途徑進入機體產生的免疫應答強度是皮內注射>皮下注射>肌內注射>腹腔注射>靜脈注射?

從醫學免疫學書上看到的


口服抗原不易進入機體,不易接觸免疫細胞,因而不易引起免疫應答。這與從口進入的食物等含有大量抗原(相對於人體,致病或者非致病)類似。機體存在對消化系統(主要是腸胃等)抗原的免疫耐受機制。

皮下存在大量的單核細胞、DC細胞以及補體等機體防禦成員。

DC細胞能夠攝入抗原,並遷移到淋巴結,活化T 細胞 B細胞等獲得性免疫細胞,從而激活免疫系統。

單核細胞能夠在感染部位再次激活T細胞,加強免疫反應。

補體主要通過調理作用來增強免疫反應。皮內指在表皮與真皮之間;而皮下指真皮以下的疏鬆結締組織,該處存在淋巴組織(皮膚相關淋巴組織,CIS),可吞噬、攝取、處理 抗原,通過淋巴通道遷移到局部淋巴結,激活T細胞,引發免疫應答。另外可通過HEV進入血液循環。皮下較皮內有更豐富的免疫細胞,故皮下較快。

記得以前打乙肝疫苗,是在三角肌處(應該沒記錯),肌肉注射,選擇的原因?疼痛較輕?其作用方式應該與上應該無太多區別吧!?

靜脈,腹腔途徑抗原進入脾、淋巴結或MIS粘膜免疫系統,淋巴結不僅對淋巴液中的抗原產生應答,還對血源性抗原產生應答。

轉載自丁香園http://www.dxy.cn/bbs/thread/10029342

侵刪


推薦閱讀:

兔免疫球蛋白 rabbit IgG
免疫赦免是如何產生的?
一粒花生,你就掛了?食物過敏怎麼破?
博於廣、 專於精-新型重組抗體
到哪裡做免疫細胞儲存最好?

TAG:人體 | 醫學 | 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