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的<活著>結局為什麼主人公不尋死?
當自己的妻兒尚在,他生活得窩囊又激烈,當家人都走了,他反而進去了一種平淡簡單的生活中去,為什麼他不直接尋死?生活已經這麼痛苦了,別說他要堅強正能量地活著,他性格並非如此,但又不像是行屍走肉啊。
主人公尋死了,書名就應改作《死著》。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但無常萬事休。看的就是這個千般用,萬事休,還看什麼。
從春生到家珍接連離世以後,富貴就已經知道他不再是為自己而活了,他是為活而活。
莫名其妙被邀請了
這是我看余華的第一本書
打動我的是,我發現了大部分人的活著只是為了不死去。毫無意義可言,沒有人能準確的說出自己為何苟且偷生。彷彿目的只是不願意,自己把生命交給死人。
一個人自殺未遂,周圍的人會笑他傻,說人生多姿多彩,那你們真的享受到了嗎?
而福貴之所以不死,那是因為他在為死去的人而活抑或是他不想,像他們一樣被無故奪去生命因為死了容易,活著不易,且行且珍惜。
為什麼作者把主人公的人生設定得如此痛苦,因為主人公最後的選擇突出了作品的中心,活著是為了活著本身,哪怕很痛苦,也有活著的意義。
恰好最近剛剛讀完,說一說想法。
我覺得或許正是因為福貴最後還活著,才讓人對於活著的意義有著深刻的思考。
倘若福貴最終的結局是離開人世,或者退一步,瘋掉了,那麼我們看到的無非就是時代積攢的陰暗毀掉了一個普通人的故事。除了唏噓他一生悲慘的境遇,我們能否得到更多思考呢?
唯有福貴活著,背負著過往沉重的記憶,同時如同一個正常人一樣地活著,生命的重量才得以顯現,讀者才會去追問:到底是什麼支撐著這樣一個老人活下來?
被苦難折磨致死,遠不如歷經折磨卻依然堅持活下去更能凸現「活著」的含義。
謝毒藥。
當你已經習慣了受難者的姿態,死亡這麼幸福的事情你怕是不相信自己能得到吧。
你會相信自己幸福嗎?
如果不相信,你憑什麼去死?《活著》裡面的「活著」,就是「活」這個狀態――或者說這個動作――的本身。是一種純粹的為了活而活,不再有追求也不再有希望。因為人物所受的「所有人離他而去」的這種傷害比死還要痛苦,他已經麻木了。麻木自然就不會死了。
余華先生真厲害QAQ感謝邀請,你沒聽說過好死不如賴活著嗎?相比自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更需要勇氣。
中國傳統文化的集體潛意識生命觀,尤其民間鄉村的普通鄉民,是以儒家文化的髮膚受之於父母做為生命倫理基礎的五福臨門觀:長壽,富貴,康寧,好徳,善終。其中第一長壽與最後第五善終,被認為人生最後的幸福就是壽終正寢自然無病無痛的老死,這是儒家生命觀的最高標的與境界。
想自殺或結束自己生命,本身就與長壽、善終、康寧、好徳(有順應自然的意思)相違。而無論何種原因,想自殺或結束自己生命,本身這種想法在儒家教化千年的鄉民心中,就是不幸福不康寧(心理健康)的表徵。
我說了,小說創造出來的人物,雖然有現實基礎的影子,畢竟不是現實,現實中的人性複雜的很,你看看一分鐘腦子裡出現多少念頭就就知道了,我只是提出其中的一個宏觀觀察角度,不代表我會徑直推定具體的心理動機想法,你推定了那不過就是你自己的無數妄念中的一個執念,小說作品,除了投射出作者的生命觀價值觀,讀者怎麼看怎麼解讀,在受到作者投射出的觀念影響下也會投射出自己的價值觀,你應當藉此認識你自己,而不是迷失於一個虛構作品中不存在的影像,認假做真。活著,我沒看過,但是作者的其他作品,我看過很多,需要注意的是作者的醫生職業背景,讓他經歷很多傷病死亡分離的苦難,產生了這部作品。
活著就是為了生下來活下去
作者的想法決定了主人公的種種結局,死亡從來是一件膚淺的事,人人都可以做,生存卻是一種藝術,通過別人的苦難,得出自己的道理,這便是苦難出真知。活著相比死去更容易引起共鳴。
這本書看完我胸口堵了三天,一種無力感傾頭泄下,為命運的不公而生氣,為主人公的不作為而憤懣,為配角的無知迫害而難過,看到結尾一切像是突然戛然而止,反而有種荒謬感,這樣就好了嗎?一生的苦難,在年老來孤身一人難得安詳?這又算是什麼?可能我還是太年輕了,讀不懂書中的深意,遇事非黑即白,憑著一腔熱血橫衝直撞,難道以後也要被命運打磨到死過活著二選一嗎,還是不由我做主的命運,很傷心很生氣也很無力,但卻找不出更好的結局,好像一切苦難都突兀的截止了一樣,又好像一切都很自然,本應如此的樣子,在生活和命運面前,每個人都要學會接受,放棄和低頭。感覺富貴更像一個見證者,他的親人好像比他更慘一點,他只是一直在接受而已,然後低下頭默默地活下去。
可能意識到活著的不易和生命的脆弱
我想只有你好好活下去 才有可能去理解別人為什麼活著
一:因為活著才需要真正的勇氣。二、生活如此,不是他的錯。
無它,麻木了而已。
替自己家人活著
因為生不如死啊。
首先看題目我們就知道,這是有關活著的故事。其次這個故事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無論生活如何,你都要活下去。
誰不是殭屍呢,不知不覺就這個歲數了?
可能這種活著比死能讓人更覺悲傷吧…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