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盲山》以怎樣的形式讓人正視「拐賣人口」問題?
03-30
有人說李楊的電影《盲山》根本就是一出法制在線,其實這部電影講述的「女大學生被拐賣」這個故事的確有太多社會借鑒的成分,但它的意義在於,它是放大的,它是以一整個大熒幕的苦難來讓人們正視的。
看《盲山》的過程,從憤怒到失語,最終覺得一切的情緒都是枉然,因為它的「盲」,「盲」的那麼全面,「盲」的那麼徹底。《盲山》中的村民令人震驚,因為他們一點法律意識都沒有,他們的觀念里,付了錢買來的女人就理所應當做自己的老婆。影片未能深挖這種心態的根源,算是一小小遺憾,但您若覺得這是醜化,那不妨回憶一下魯迅筆下觀看死刑的群眾。其實,影片中除了人販子,沒有通俗劇意義上的「壞人」,連買老婆那家也是老實巴交的農民,他們也是境遇的受害者。整個悲劇的發生不是因為個人的過錯,而是境遇的強烈壓力,因此整個戲充滿古典悲劇的張力和氣氛。
在反映社會現實的影人中,李楊尤其擅長敘事和人物塑造,沒有花拳繡腿的技巧炫耀,甚至沒有西方新現實主義的隨意性,一切全靠紮實的基本功,故事性強但不露痕迹,布局得當卻不顯刻意,力度夠勁但拒絕煽情。影片中的人物都是立體的,從女主角,到跟她搭話的村民,都有充足的心理動機,都有自己的行為規範,不像是編導安置的擺設。
推薦閱讀:
※《建軍大業》真的是小鮮肉毀了它嗎?
※電影《狩獵》Jagten:Dont Cross the Line
※《戰狼2》這部電影的在線觀看?主要講什麼故事?
※戲說乾隆續集悅目嗎?第二部?
※《追龍》中出現追龍,那麼粵語追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