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閱讀?傾聽?——被寵壞的注意力
一、
關於 我「耿直傷人」這事,我有話要說。
坐我背後的哥們,是個說話很有磁性的男生。有時候都覺得他是不是故意講那麼長一段來炫耀自己聲音的。(天生娃娃音的自己才更有被懷疑這方面的理由吧?)
每次他上課發言,我只想翻白眼,不知所云,尤其是聽到那些裝*語氣詞,我的白眼更是翻到天上去。
某晚,座談氣氛頗好,藏不住話的我皺著眉頭:「你每次上課發言我都不知道你在講什麼。」
雖然後來我們沒有陷入沉默,但很顯然,他受傷了……記得心理學中關於人受傷時情緒變化過程:
先裝作無所謂——「哈哈哈……」
再「辯解」——「可能是因為我說話太書面了……」
再反擊——「……」
再反過來傷害對方——「我怕你……」
……
這不是重點。
二、
夜跑聽《冬吳同學會》,主題是 「正在消失的閱讀」
中心思想是「我們習慣了自媒體給我們設計的懶人或者說傻瓜式閱讀後,我們逐漸失去了看一本傳統書籍的能力。」
我就想到他,想到他的說話方式。
我始終疑惑著:「為何我就是聽不進他的發言呢?是因為我心裡對他有偏見嗎?有可能,那會還有其他什麼理由嗎?」(叨叨一句人生經驗:你總得想著問題,可能無法馬上解決,把它存在潛意識裡,總有一瞬間答案會找上門,那種恍然大悟的瞬間真是賽過高潮。)
答案來敲門了。
他總是長篇大論,要聽懂,就要你pay「主動注意力」,平時聽別人講話,能一邊刷手機,那就是「不需要調動主動注意力」,不費勁地保持被動注意力就夠了。我們被自媒體和電影寵壞了,它們就是會編得讓你一直保持注意力,否則你屁股可以坐這麼久?
——久而久之,我們的注意力變懶了,它不再主動尋求理解,而是翹著二郎腿陷在沙發里吞雲吐霧,面孔半明半暗像黑社會老大。
我這位同學他就很好,能長篇大論滔滔不絕,沒聽懂不是他的錯,是我的錯——我懶惰,我不發揮我的主動注意力。
不過悖論的是,我們卻還要鍛煉自己抓住別人的注意力,無論演講、彙報、說話、作文。
三、
我有點自戀地想起初中時老師讓我起來朗讀自己的課堂作文講的是《我的朋友xxx》,聽眾們一個個全程在線不時發出爆笑聲,最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珠玉在前,後面讀的,哼。老師很精準地抓住了重點:「她是朗讀得好。」現在想想當時我那小樣兒真可以直接出道當個相聲演員。
還是在初中,一節研討課要採訪班長,我是學習委員由我作主持人。我把問題交給老師過目,忐忑緊張,因為我的問題相比其他班中規中矩的問題的差別,簡直就是18禁和動畫片的差別。但夏炎老師不愧是人才,他對我說:「我看過了,我覺得你寫的問題是全年級中提的最好的,加油,我很期待。」(寫到這,我就有點悵惘,為何我大學以後遇到的老師都不如此想呢,我應該相信自己可以提出最好的問題,如果我大學受到更多的鼓勵而不是打擊,我現在會不會更開朗些呢。)結束後,老師當全班誇我,我不知該喜該哭:「她不去當娛樂記者就可惜了。」(其實我還挺想的,但……畢竟娛樂記者總是……不像被人尊敬的……職業……)四、
坐我旁邊的小楠說要我幫做他運營的公眾號的1號讀者,給他提提建議,我第一反應:好啊~然後下一秒就反悔:這傢伙可摸清了「麥肯錫寫作法」的套路,完全把文章寫成傻瓜式閱讀的!我這麼看下去還得了?
同時,我決定不要告訴背後的仁兄我的新結論,畢竟不能讓人一直保持注意力某種程度上是個弱點。我得利用他這個弱點鍛煉自己的「主動注意力」呢,嘿嘿。
推薦閱讀:
※給寶寶最好的陪伴,99%的爸媽都理解錯了,其實應該這樣!
※現代人習慣更高的「信息密度」嗎?(上)
※身心療愈的真真假假:靜坐科學的研究限制
※Attention,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