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不勝防的謠言與謠言的防範
筆者也曾一度自信於不會成為一些偽科普謠言的受害者,自以為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已經相當可靠,知識系統已相當成熟,不太容易被一些偽科學觀點洗腦。
而最近在朋友圈傳播量頗大的兩篇文章卻為我敲響了警鐘。
首先是公眾號設計頭條的文章,宣布澳洲醫學家戰勝癌症。
第二篇文章則是聲明天天吃早飯是件錯誤的事。
對於這兩篇文章,筆者作為一名人文方面的從業者,對其判斷力有限。第二篇文章我第一時間還能通過邏輯做出判斷和懷疑。
第二篇文章闡述了吃早餐和糖尿病的關係,但是其中所闡述的實驗和結果並不能因果對應,這是基本的邏輯謬誤。
糖尿病人早餐攝取碳水化合物和普通人吃早餐是否有害健康其實是兩碼事。
但關於癌症治療的那篇推文,在沒有經過驗證的情況下,我也很難判斷其真假性。
關於兩篇文章的特徵,我請教了畢業於北京大學,博士期間從事過衰老機制相關研究的王紫薇女士與從事過生物物理理論研究,同樣畢業於北京大學的AI Eluer女士。
王紫薇女士是這樣告訴我的:「總的來說,容易矇騙人的消息往往是標題黨、錯誤解讀、狗逮耗子。」
標題黨的意思很好理解,這類文章都有一個搶眼球的標題,它往往顛覆人們的認知。比如上文所述的兩篇推文顛覆了人們對健康的認知。
錯誤解讀,即是在文章中製造邏輯謬誤,讓人捉摸不透。以第二篇文章舉例,以糖尿病人為背景得到的結論不適用於非糖尿病人。而「餓得快」快是以高碳水化合物為前提的。這樣的「因」都有一定的適用範圍,而製造謠言的文章往往張冠李戴。
在這點上AI Eluer女士與王紫薇女士持相同的觀點。
而狗逮耗子,則是指的「不務正業」。發布兩篇推文的公號分別是「設計頭條」與「創業派」。這就好比體育老師教數學——沒譜。
兩篇文章目前皆已闢謠,然而造成的惡劣影響可能已相當深遠。而兩個公號並沒有受到非常嚴厲的懲罰,直到昨天依然在發著文章。
而針對兩篇文章,我也有自己的一番思考。我認為除了王紫薇女士和AI女士所提出的觀點,這樣的文章往往還有一些特徵。
1、顛覆或極大迎合大家的認知
顛覆和迎合一體兩面,都能撓中讀者們的養點。比如癌症在我們目前看來是絕症,但是文章卻說癌症可以治癒,這就讓人們產生興趣;另外一種則是極大的迎合,這一類甚至更常見。比如編造一些歷史,人們對郭沫若的印象不好,就說郭沫若干過某某壞事,人們就很容易相信;比如冬蟲夏草名貴中草藥的觀點深入人心,那麼就有了大名鼎鼎的極草·冬蟲夏草。
2、信息不對等
比如我為什麼很難判斷癌症那篇文章的真假,就在於我缺乏相關方面的知識。幸運的是我自身擁有不錯的求證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以及身邊有一幫專業人士。如果沒有這鐘種條件,我會不會就被蒙過去了呢?很難想像。
對於一般人而言,就算對文章產生懷疑,想要求證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兒。況且術業有專攻,我們常常可以發現自己所擅長領域的信息是否為造謠,卻很難判斷非專業領域謠言。
那麼這裡就要說到三了。
3、抓住了人性的弱點
人總會有自己的立場以及渴望,我們能夠發現,最與我們生活相關的偽知識往往是醫療類、情感類、心理學類、金融類的。是因為這是人們所關心,所渴望的。假藥害人,近來的區塊鏈也割了不少韭菜。
除了謠言本身,一些外力也往往為謠言的產生提供了溫床。
極草·冬蟲夏草的成功得力於諸多名望頗高的大媒體的宣傳,而哪怕是國內最高學府的北大,也有資本的介入。民科廖凱原是一名成功的企業界,卻妄圖染指科學。可悲的是他的資本也的確影響到了北京大學的嚴肅性。
北大法學院目前的有一棟樓叫做凱源樓,而法學院的院服是這樣的:
院服背面的印花是廖凱原自創的「軒轅系統」。
而被洗腦的群眾們,也不自知的成了這些謠言的傳播者與「幫凶」。
作為一名人文類科普作者,已深深認識到了科普的重要性以及所面對的困局,大環境難以一蹴而就的改變,然而有些事還得一步一個腳印的做。
關於謠言,最後有一些想說的,想要告訴大家如何防範自己被洗腦,以下是一些經驗總結:
一、看到顛覆認知的觀點與知識時,留點心眼。就算不能馬上求證,也請將信將疑。
二、盡量把自己拉出「立場」之外,站在中立角度看待問題。比如當有人說宗教和科學並不相矛盾的時候,請不要立刻起了情緒,認為其是胡說八道,更應該停下來思考這話是否有道理,是否是自己的認知有問題。
三、剋制自己的慾望。區塊鏈騙子的成功很大程度建立在人們對金錢的渴望上,剋制住內心的貪婪,好好研究一番,或許就能避免。
四、多看一些有用的書籍,而非二手資料。當今人們獲取知識,太過於依賴於社交網路,或者整理過觀點的書籍。比如《人類簡史》《易中天讀三國》這樣的書刊,《奇葩說》這樣的節目,以及各種爆款文章。其內容並非全無道理,但由於內容往往是基於原典所創造的二手觀點,往往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容易把人們帶入死胡同。而我們應該看的是各類正經的文獻、論文。
五、養成批判性思維。這其實不容易,如何合理的批判一個問題,是需要學習的。這也需要建立在第四點之上。
六、應該更相信權威。在這個時代,權威的「威」已然淡化,社交媒體上我們往往能夠跟權威人士面對面的交談。這本來是件好事,但另一方面,也讓許多人產生了「權威不過如此」的錯覺,更有甚者對權威嗤之以鼻。
筆者雖然不認為權威在專業領域上就不會犯錯,但大概率上,權威在專業領域的發言,還是要比非專業從業者可信許多。
謠言與科普、闢謠,是一個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關係,我們很難寄希望於大環境被高效凈化,但我們能夠做好我們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人多了,整個環境自然會變得更好。在這裡,與諸位共勉。
編輯:AI Euler&王紫薇
最後,歡迎各位關注我們的公號:文藝性幻想 laillusion,么么噠。
推薦閱讀:
※電視機頂盒待機最耗電?
※為什麼網路上的謠言總是防不勝防?
※「李連杰死了」謠言是怎麼來?
※「念佛使屍體變軟」——一個迷惑人心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