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的,要忍還是狠?

最近看了一個蠻有意思的日本廣告,裡面的橋段非常戳心,特別想分享出來跟你們一起探討。

視頻里一共有三個故事,以「我」(媽媽)作為主人公,兒子、丈夫、女兒則輪番挑戰「一句話激怒媽媽,誰更厲害?」

面對家人的「挑釁」,媽媽又是怎樣做的呢?

有請一號挑戰者登場

「 害我遲到了啦,都是你的錯啦 」

兒子上學賴床遲到反倒說都是媽媽的錯,怪媽媽沒把他叫醒……

燈光一暗,臉色一沉,媽媽咆哮道:

很爽啊有木有

天不怕地不怕的二號挑戰者來了

「 有電話 」

電話響起時,坐在電話旁看著報紙悠閑自得的隊友第一時間不是去接電話,而是找老婆……

有電話??

So what!!

這還只是隊友三連擊中的第一擊

洗衣機停止運轉時

湯溢出來時

遭遇隊友的三連擊後

媽媽徹底爆發了

瘋狂點贊中

最後來期待一下王牌隊員的精彩表現吧

「 我已經吃過了 」

女兒半夜才回家,沒有提前跟家裡說,面對媽媽熱情的關心,說了一句「我吃過了」就頭也不回地上房間,只留下一個冷(欠)酷(揍)的背影……

媽媽的怒氣一泄而出:

說出憋了很久的心裡話是不是很暢快

然而,

但是她沒有。

是的,沒有咆哮,沒有爆發,沒有憤怒,從頭到尾的這一切都只是媽媽的「內心戲」。

在每次跌宕起伏的「內心戲」過後,她都把萬千怒火藏在心中,自我消化,實力演繹「戲有餘而力不足」。

看到內心戲的時候覺得媽媽真的是太酷了,可為什麼總是在最後忍住了呢?我也不禁跟著咽下了一股悶氣……

你們是不是也有同樣的感受?

連把自己的心情說出來的機會和時間都沒有,面對一地的雞毛和困境,只能默默地把情緒咽下?網友們的評論說出了很多媽媽所想,但是看完留言後,我思考的卻是這個問題:

把情緒表達出來,想做就去做,真有那麼容易嗎?

不 是 不 想

而 是 不 能

不管是把情緒釋放出來,還是學會放鬆和調節,大多數人都有種「想做卻總做不到」的感覺。

那是因為,在面對負面情緒時,大多數人習慣於採取「情緒消除」的做法,當負面情緒出現時,我們就只想到拿起黑板擦,消除它。

「情緒消除」(Emotion Dismissing),指的是當面對不快樂、恐懼和憤怒的時候,試圖通過轉移注意力或者勸告「忘了這件事吧」,來改變負面情緒的感受。

這個定義最早是由約翰·戈特曼在分析親子情緒互動狀態中提出的。在美國培訓的那段時間,也親身參與了許多項戈特曼案例研究之中,我當時的觀點是,「其實我覺得情緒消除並不是親子情緒互動狀態的專利,在很多人面對自己的情緒,以及面對親密的人身上的情緒,都本能地採用了情緒消除的方法。」

導師認同了我的觀點,「是的,情緒就如同柜子里的香蕉,你不去理它,它也在」。

情緒消除無處不在。當我們處在情緒消除狀態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把體驗消極情緒當作火上澆油一樣的冒險。在這種狀態下,負面情緒是心理垃圾,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早點把負面情緒從自己身上扔出去

生氣就是攻擊性的失控:

「幹嘛總是無理取鬧!」

悲傷就是自怨自艾:

「不要不開心啦,想開點吧!」

而恐懼就是懦弱的表現:

「別擔心,輕鬆點,大事化小,繼續生活!」

這些話,我們對自己說過,也對身邊的家人說過,甚至,對年幼的孩子也都說過,但這些真的是耐心的安慰嗎?

不是的,情緒消除背後其實是一種對自己,也對他人的敷衍。我們對情緒貼了標籤,更多表達情緒的人也貼了標籤。

我們希望可以通過安慰讓自己或者別人舒服,但是卻忽略了這種輕描淡寫的消除法,其實是對情緒的不理解,對感受的不尊重。

這都是在內心傷口上撒鹽啊。

如果我們總是用這些話來催眠自己:

「從來沒有人懂我的難過,那我為啥還要選擇說出口呢?」

「除了一忍再忍之外,我還能做什麼呢?生活還是要繼續,我的心情一點都不重要,地球也不會因為我而停止轉動。」

「情緒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沉浸在負面情緒里,只是害了自己的身子。」

自然而然,我們也沒有辦法學會如何去面對情緒,封閉自己的內心,甚至覺得應該把一切都憋在心裡自己消化,不管是如何堅強的人,也許都會在一次又一次找不到出口的情緒漩渦里,積少成多,最終破碎。

有句話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說的也是我們面對情緒消除時的兩難選題。

想 了 又 想

希 望 我 能

其實這樣子的媽媽並不少見,情緒消除之所以如此常見,往往是因為這典型的家庭狀況。

甚至似乎全天下的媽媽,都有一個關鍵詞,叫「犧牲」

總是付出太多,收到的認可卻太少,事業和家庭不管何時何地都很難兩全。往往在有了家庭和孩子之後,自己的需求始終是排在最後一位。當把家庭安排和一家老小都考慮一番之後,發現能給到自己的空間、時間和預算,卻少之又少。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在我們的情感油罐上,卻會出現這樣子的狀況:

當我們不停放大、注意和滿足他人需求和感受的時候,我們的能力也變得越來越強。正如開頭廣告所描述的一樣,一個媽媽要操勞多少的事情,我們需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時常讓自己變成「八爪魚」。

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卻讓自己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當我們越重視他人的感受,把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時候,那我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呢?卻似乎越來越不重要了。連自己都覺得自己不重要的話,那麼周圍的人,如果忽視了重視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便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良好的情緒狀況是我們身體能量的支柱之一。所以,要解開情緒消除對自己的「束縛」,保證好能量的滋養,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練習「重視自己的感受」

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放在重要的位置,這不是自私。當我們開始練習重視自己的感受和需求的時候,我們才開始學會如何照顧自己,如何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才可以真正覺得,自己是一個有血有肉,也同樣渴望被呵護、關心和重視的人。

只有重視自己感受和需求的人,才能開始懂得表達,懂得拒絕,懂得為自己的權益發聲,這也是我們力量和勇氣的來源。

我們要明白,很多話,如果自己不說出口,別人又怎麼可能曉得呢?當我們害怕要求,擔心被拒絕的時候,其實我們沒察覺到,其實別人往往也無法理解到自己的需求。於是我們失望,更感覺到自己的無價值。

「練習表達自己感受的過程,其實是託付自己的信任的過程」,我在培訓的時候,戈特曼在和我剖析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狀態,這麼告訴我。

嘗試用「我」來開頭述說自己的感受和故事,這是交流和表達,潛台詞是信任。

願意交流和談吐心聲的過程,其實是相信對方是值得聆聽,也願意傾聽的可信任之人。當我們用這樣子的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我相信,沒有人會願意用咆哮、聲嘶力竭、發泄和謾罵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內心的感受,對待自己面前可依託之人。

一 起 努 力

相 信 我 能

或許,在過去的經驗里,因為我們都忙到沒有時間好好照顧自己,所以我們也沒有什麼機會重視自己的感受,更不要說嘗試了解並且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或者不喜歡什麼了。

把自己縮得太小太小的結果就是,自己也找不回來自己了。

所以和練習重視自己感受相互並列的,一定是練習如何把自己找回來。

如果感覺沒有辦法像孩子那般重新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那麼了解如何才能找回自己,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這裡有三個步驟,你可以嘗試去做。

第1步:練習如何面對不舒服的感覺

很多人都不能將自己的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因為他們不確定自己的內心正在發生什麼。

有時候,不舒服的感覺讓人很不舒服,甚至總是讓自己想要逃跑,那麼請別忘了和自己說:

「雖然這讓我很不舒服,但我想我還可以忍受。」

讓自己停留在情緒的漩渦中,並不是一件壞事,如果不願意去面對,我們就永遠也找不到出口。

第2步:嘗試思考自己的情緒狀態

讓自己處在這種「不舒服」的狀態里,並且嘗試思考自己的情緒狀態究竟是什麼。

「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到底是什麼?我怎麼會覺得如此不舒服呢?

當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請先感受到自己的「不舒服」究竟是因為生氣、沮喪、難過、受傷,還是兼而有之?

這步看似很簡單,但其實要想透不容易,讓自己在這樣子的過程中,好好捋清楚自己的情緒和狀況,捋清楚背後的原因,才能進一步地看到等待被尋找到的自己。

第3步:學會接納自己,練習拉起自己的界限

你做出的改變,需要出自你本身的意願,而並非受困於怕被責備的恐懼

在成人的世界裡,要做到始終對自己抱有力量和相信,其實困難重重。

我在諮詢中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你想要來找我,是因為覺得自己想要改變,還是覺得自己應該要改變呢?

「想要」是自己賦予的動力,而「應該」是社會價值觀的衡量。所有高情商的人,他們的內在都清晰地知道,如何接納自己的各種特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界限,它真實存在,鮮活存在

從不會因為自己的特質可能會帶來困擾,或者不符合這個社會的期待,就輕易地否定它,甚至想要捨棄他。

我聽過最動人的情話來自教養,當父母對孩子說,「我愛你如是,你不需要成為任何人,我愛你,就是因為你是你自己」,我們覺得無比動情,因為這是親情。

這句動人的情話,依然可以說給自己聽。

讓自己學習自我接納,學習拉起自己的界限,不會讓自己變成刺蝟,而是賦予自己以勇氣,去重拾和面對一切的困境。


想做,就去做。直面自己的情緒,你需要當好自己的拉拉隊。

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絕對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為了讓我們更純粹地感受關係中最重要的愛,對自己的接納和尊重,對彼此的信任和依賴,這才是家庭關係中最重要的元素。

家庭,本應該是我們卸下所有武裝的棲息之地。它不完美,但是卻真實可感。

我們或許終究還是得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我們都不願意了解自己的感受,都不願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那麼就更加沒有人可以了解或者保護自己了。

而也只有自己,才能為自己發聲,才能做自己最重要的後盾。


推薦閱讀:

我們研究了全球最具創意的學校之後:兒童學習空間設計需要考慮8個問題
孩子被性侵以後,家長有哪些注意事項?
美周育兒|自控力比智商還重要,在家就可以訓練孩子自控力
「思塾雜談」請還孩子一份單純的快樂
怎樣的童年才對得起孩子?(3)逼迫教育還是放羊?

TAG:兒童教育 | 婚姻 | 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