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早期電影不搞笑?看看他這兩部轉型作品!
連續回顧了兩部成龍早期的電影,一部《醉拳》,一部《師弟出馬》,分別都是成龍職業生涯早期頗為重要的作品。
以現在的視角去看待這兩部電影,或許會覺得它們的故事、劇情、表演都比較簡單,打鬥動作也比較一板一眼。但換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語境去衡量,就會覺得那時候的電影人非常值得尊敬。那個時候的動作戲都是硬橋硬馬,打鬥也都很真實,不像現在多數都用特效加持。
對於成龍而言,《醉拳》算得上是他風格轉型的作品。
因為在與羅維導演合作的時代,無論是《風雨雙流星》、《新精武門》,還是《少林木人巷》、《飛渡捲雲山》等作品,都屬於傳統功夫片的表現形式。加上那時候的成龍被公司定位為「李小龍接班人」,出演《新精武門》這類影片多少都存在一些模仿痕迹,缺乏其個人的特點。
在袁和平執導的《醉拳》里,成龍開始有意的加入了一些搞怪、搞笑的喜劇元素,令影片有了不同的味道。
類似於「黃飛鴻調戲表妹、怒打惡少、吃白食」,以及「和蘇乞兒學功夫時一些偷懶取巧的動作」、「和鐵頭混混打鬥時的嬉笑」等等,都有許多令觀眾捧腹的亮點。
相比於以往的武俠片、功夫片,《醉拳》表現出來的輕鬆感,贏得了一大批觀眾的喜歡,也由此開啟了成龍「功夫喜劇」的時代。
不過,《醉拳》其實也只是一個小小的引子,或者說一種淺嘗輒止的嘗試,並沒有立馬讓成龍走向成熟的、穩定的「功夫喜劇」風格。在《醉拳》之後,他所出演的《蛇鶴八步》、《拳精》、《龍拳》等作品裡,他的表演風格更多還是以前那種相對傳統、古板的感覺。
直到他加盟嘉禾並且開始擔當導演,他才逐漸將自己的風格定下來。
在他自導自演的「鄉村三部曲」《笑拳怪招》、《師弟出馬》、《龍少爺》這三部電影里,他的角色都是以晚清時期的「鄉下功夫小子」為主,故事都以「復仇」為主線,然後在劇情里加了許多調皮、搞怪、囧迫、闖禍等搞笑元素,在動作戲裡也開始加入許多藉助環境、道具進行反擊的元素,表情誇張,動作靈巧,讓他的功夫電影越來越有喜劇效果。
譬如《師弟出馬》里,他和石堅(曾經出演李小龍電影《龍爭虎鬥》反派的著名演員)飾演的捕頭那一段逃脫、洗澡、鬥嘴等,都很有喜劇特點。
在幾次試圖逃脫元彪的看管時,他的肢體動作、語言表情,都製造了很多的喜感。尤其是穿著裙子在錢莊附近打鬥的那段戲,也是笑料百出。
在那之後,從《A計劃》、《快餐車》開始,成龍的「功夫喜劇」風格開始融入到現代都市題材的電影里。
尤其是後來以《警察故事》為主的警匪題材里,他的風格得到了更為廣闊的施展與體現,也由此奠定了成龍在華語影史甚至世界影史里的重要地位。
PS:文字和視頻均為作者原創,圖片均源於網路。 【木易電影】(muyimovie),歡迎交流。
推薦閱讀:
※成龍財產大起底,成龍家底究竟有多少?
※成龍為什麼沒娶鄧麗君?
※通過成龍激吻女影迷可以看出什麼?
※成龍電影里的經典台詞有哪些?
※成龍電影中有哪些比較厲害的演員加入參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