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原生家庭」做為自己的「巨嬰」狀態的理由

原生家庭,一個現在典型的流行病。

這本是一個讓你深入了解自己的入口,現在卻成為了很多人停滯不前、拒絕成長和擔當的借口。

生命是流動的,阻礙生命流動的,從來不是你的原生家庭,而是你的選擇。

理解父母,接納自己,拿出成人狀態應有的擔當、勇氣,這樣的話,你所營造的家庭,才不會成為二十年後孩子心中所厭惡的原生家庭。

許多人說,小時候父母的一些行為、言語、神情,曾經給他們帶來過多大傷害。即使到了今天,面對白髮蒼蒼的老人,那些好像早已痊癒的傷口,稍有風吹草動,還是會隱隱作痛。

很多心理諮詢師都認為80%兒童的問題緣於他們的父母,而他們父母的問題,又有80%緣於他們本人小時候自己父母的問題。

難道這個循環任誰都無法擺脫嗎?

試圖改變過去,是一件永遠也不會成功的事情。即使那些來自父母的傷害確確實實存在過。那麼接下來,我們要做的,也許不是逃避,抱怨,而是面對接納,然後向前走。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完美」的父母

幾乎每個人都能列出一張曾經被父母傷害過的清單。

比如偏向、忽視、過度的責備、不切實際的期許,或者是,在我們的好朋友面前的一記耳光。小時候被父母當眾打在他們眼裡是件很平常的事,但是卻深深地傷害了我們那幼小的心。父母總是希望我們按照他們的方式做事,但是卻忽視了我們內心的需求。

就是這樣,我們可以抱怨父母的事情實在是說也說不完,如今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也很可能就是由於父母不夠科學的教養方式造成的。

但是,為什麼我們可以輕易原諒理解其他傷害過我們的同學、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卻唯獨不肯諒解父母呢?

這也許只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擺脫掉「父母就應該無微不至地愛護我們」的想法。

我們經常會忘記,父母都不是完美的父母。他們不過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身上具有各種各樣的缺陷與不足。

他們在當子女的時候也體驗過痛苦和埋怨,在為人父母之後也已經盡其所能。實際上,他們做到了能夠做到的最好。為人父母,不可避免地會在孩子面前犯錯誤,甚至是非常嚴重的錯誤。要知道,即使是提出「幼年經驗影響一生」的弗洛伊德本人,也是一個被自己的孩子責難批評的父親。

父母就像我們自己一樣值得被理解接納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當媽媽沒收了自己的漫畫,或者爸爸逼著自己抄寫100遍考試出錯的生字時,就暗下決心——將來等我當了爸爸(媽媽),我一定不會怎樣怎樣,一定要做一個讓孩子快樂的父母。

等到我們有一天也成了一個小生命的父母,我們才會明白,原來每個孩子的成長都要感謝父母竭盡心力付出的照料和關心。在這個過程中,不論我們曾經懷抱過多麼美好的憧憬,我們還是會犯錯誤,會疲憊、慌亂、不知所措,甚至發脾氣、大吼大叫,一時間失去自我控制的能力。

在這種時刻,我們很容易自我原諒,因為我們都知道自己不是超人,都有無法承受的那一刻。而對於父母,我們卻常常忘了這一點。在孩子看來,整個世界似乎就由自己和父母雙方構成,除了父母與自己之間的單線關係,一切都不存在。

其實,如果我們能從與父母的關係中跳出來,站在這層關係之外,從頭到腳,上上下下把父母當做一個完整的人360度看一遍,就會發現,他們和我們一樣,值得被理解接納。

理解父母是走向成熟與獨立的必經之路

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理解接納父母,並不是父母需要我們這樣做,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如果一個成年人總是埋怨父母當初的問題,說明他還沒有成熟到可以為自己的現在和將來負責。的確,責備父母可以讓自己感到比較舒服,因為這些責備和埋怨可以把我們的問題合理化,把責任輕而易舉地算到父母頭上。

有一些人堅持不肯理解接納父母,只是為了可以讓自己繼續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在他們看來,自己的不幸全都是父母的責任,正是因為你們當年做了什麼,或者沒做到什 么,所以我今天才沒有好工作、沒有好家庭、沒有好生活。

這種思維模式,與一個沒有成年的孩子又有什麼不同?只有小孩子才會把自己的一切寄托在父母身上。實際上,這些人的心理仍然被束縛在幼年時對父母的依賴關係中,並且堅持用不原諒的方式維護這一關係。

一旦我們明白,理解父母是自己走向成熟和心理獨立的必經之路,也就是邁出了接受父母的第一步。當然,這並不需要你專程跑到父母面前,大喊一聲「我接納你們了」,相反,你甚至根本不用提及這一切。你只是放棄了試圖改變過去的想法,放棄了「我應該擁有一個完美父母」的假設,從而用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父母和自己。

心理諮詢師夏偉 微信電話18071122930 QQ362890071


推薦閱讀:

留學生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誰對誰錯,家庭傷害到底是什麼?
你是如何和你的原生家庭和解的?
原生家庭是什麼鬼?
自從俞敏洪能給妻子吃活魚後,他開始贏得尊重
我想脫離原生家庭怎麼辦?

TAG:原生家庭 | 家庭治療 | 心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