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規劃設計師到物聯網產品經理
受答友邀請,我將自己過去幾年從規劃設計師到如今的物聯網產品經理的一路轉變以及轉變背後的動因與各位分享,期望給一些初入規劃、建築行業的學弟學妹一些心得分享。
簡單介紹我的履歷:
985農科本科畢業——二本建築學院城市規劃碩士畢業——大型國內設計公司規劃師+小型設計公司規劃負責人共3年——知名地產諮詢公司1年——知名大數據公司諮詢/銷售/產品2.5年——某工業互聯網公司不足1年
首先要表明下,我個人喜歡挑戰、創新、思維活躍,有強烈的驅動力與不安全感的一些性格特質,這些也構成了自己的幾次轉變的內部動因。
規劃設計師生涯:
第一次轉變:大公司設計師到小公司負責人
我是轉專業的,因此手頭的基本功不行,雖然研究生做了不少項目,但是我的特長還在策劃、理念等方面,因此在大公司雖然有些領導也喜歡,但是平時做基本工作時候,還是很困難。特別是後來換了一個很重設計手頭工作的總監後,日子過的艱難。因此,在滿一年後,果斷換了工作。
為了這次轉變,我提前6個月就開始準備了,平時做了很多積累和素材整理工作,在面試的時候我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我要做leader」。
因此最後的選擇,沒有選擇更大的企業,而是選擇一個相對靠譜的小企業,因為我要確認這次轉變能夠100%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次變化薪酬增長50%以上。
第二次轉變:從規劃設計師到地產諮詢顧問
坦白講,我在小公司非常滋潤,老闆是設計愛好者,我負責組織團隊完成整套本子與彙報。但是在2014年規劃市場整體開始下滑。而我個人也遇到了發展瓶頸,工作駕輕就熟、了無興趣。
徹底放棄規劃設計行業,有如下考慮:
1、城鎮化率超過55%後,城市發展降速,市場萎縮嚴重
2、像我這樣非同濟、清華畢業的規劃設計師,進不了核心圈子和大院,因此發展空間不足
3、城市發展驅動還是地產驅動,設計在這裡顯的無力(這也是我轉地產諮詢的原因)
地產諮詢顧問生涯:
第三次轉變:從地產諮詢顧問到大數據公司諮詢顧問
城鎮化變緩後,緊跟著就是地產步入白銀時代(自己也很衰),地產諮詢的一年過的清淡(這次轉行收入縮水到60%),但是好在最後一個大數據產業園諮詢項目改變了我。深入學習大數據知識,讓我在後面面試中脫穎而出。
這次轉變有些許無奈與逃離,但是對於發展趨勢的看好,還是讓我做了這次冒險。同時互聯網行業的薪酬對比傳統行業很有誘惑。雖然被人力壓了很多,但是收入還是比做地產將近翻倍了。
大數據領域生涯:
第四次轉變:從諮詢到銷售/BD
進入這家大數據公司是創新業務部,半年的努力,我與配合的銷售打下了地產大數據的江山,轉正後薪酬也增長50%。公司部門調整後,我選擇BD/銷售,主要考慮:行業剛成立,還很多不規範,在前端做BD/銷售,有更高的自主性,可以驅動做些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情。
第五次轉變:從銷售/BD到產品經理
銷售/BD給我帶來的最大價值是開闊了眼界、結識了非常多的朋友(這些人大多是公司高管),但是伴隨自己越來越像銷售,也變成了自己不喜歡的樣子。同時,很多認識的人,往往因為我背後的公司,而不是我個人。因此,我在考慮做什麼能夠沉澱價值。
一次產品經理向我討論需求的機會,我抒發了不少對產品的想法,結束的時候,自己隨口說了一句「以後銷售做不下去,去跟你做產品好了」。於是當晚產品VP來找我了。
物聯網領域生涯:
第六次轉變:從大數據到物聯網
這次轉變,沒有特別多好說的,工作到一定瓶頸了,另外對移動大數據未來幾年發展看衰,於是換個賽道。
下一次,估計不遠了。有些特殊原因,後續更新吧。
整體來說,多次的轉變一方面因為自己本就不夠安分,另一方面對於職業安全的憂慮,因此往往嗅到風險就主動尋找轉變。當然更多也是自己工作後一直非常努力,也學習了很多很多的各項知識技能,讓我在不斷的成長。
補充下,我對產品經理的認知。個人愚見,歡迎拍磚。
借用宮二的話,產品經理有三個層次「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見自己——需求調研、原型設計、交互設計、PRD文檔、研發管理都是產品基本功
見天地——看競品、看市場、看趨勢、定價格、懂運營,寫得好白皮書,講得好產品宣傳,守得住產品本心
見眾生——看的透用戶、需求、流程(規則)、資源、事件的套路,摸的清客戶不可名狀的需求,感悟到人性和社會的規律。
推薦閱讀:
※滴滴副總裁離職,是理想重要還是現實更重要?
※【職場】你到底要賺多少,才能不那麼焦慮
※管理諮詢行業有哪些典型的職業路徑(CareerPath)?
※葡萄種植未來前景如何?
※職業規劃的第一步-全面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