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從思考「生命的意義」的羞愧中解脫出來

L小姐推薦我去看《無問西東》,還讓我多準備些紙巾,不然出了電影院滿面淚痕就不好看了。我從來都不是個濫情的人,對於看電影感動到哭始終有免疫抗體,而且隨著年齡的漸長,越來越失去流淚的能力了。但是看《無問西東》的時候,我哭了三次,任淚水奪眶噴涌,內心卻滿是安穩和平靜。

第一次哭是在看到吳嶺瀾在人生迷茫時聽到泰戈爾的演講,終於從「思考生命的意義」的愧疚當中解脫出來的時候。

年輕的我和當時的吳嶺瀾很像。

高中的時候學理科,因為同吳嶺瀾選擇實科一樣,我們那時候優秀的學生都選擇理科,那時候有個說法叫「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所有的老師和父母都在說,似乎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數理化」。而後來的現實證明,我在哲學、歷史及詩詞上投入了更多的興趣和時間,也正是這些「不實用」的學科讓我感受到了藝術與人性的美。不幸的是,我迷茫時沒有像吳嶺瀾一樣遇到梅貽琦那樣的老師,告訴我不必為了世俗的成功耗盡生活的熱情而去討好旁人,一定要活出真實的自己,進而告訴我「真實」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於是我終究將自己最美好的校園時光花費在了理學和工程學的課堂上還有那些我根本不想去第二次的實驗室里。

幸運的是,我總算明白了點什麼!

我這人總喜歡在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寫點東西。但是在2016年元旦(對的,是前年)的時候,我想要總結一下過去這一整年的得失與經歷,提筆許久,卻無從著墨。甚至想不起這一年讀過哪些印象深刻的書,看過哪些動人心弦的電影,聽到了哪些道理,去過了哪些地方……這一年過得就好像一天一樣,上班-下班-睡覺。臨近末尾,除了口袋裡多了一點什麼也改變不了的存款以外,腦袋裡空空如也。

如果造物主希望我的一年過得像一天一樣,TA為什麼要給我一年,何不只給我一天?既然給了我這冗長的生命,總是有些什麼價值的吧,總是希望我能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做成點什麼的吧?那麼我來到這世上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我這一生究竟要怎麼度過?什麼才是人生第一等事?我曾經一度陷在這樣無序又糅雜的思考里痛苦不堪,又懊悔自己在盲目的忙碌中讓年華虛度。

王守仁小的時候問老師「何為人生第一等事?」,老師一聲哂笑「自然是考科舉、中狀元、做大官了」。可王守仁畢竟是聖人,生來就與人迥異,不至於受到他老師「世俗成功學」的毒害——他清楚的明白,那只是這些人的人生第一等事,與自己無關。我和周圍的同事、朋友聊起這個話題,可是絕大多數人都漠不關心,覺得這些問題假大空,或被嘲笑,或覺得我有毛病不實際,以至於一度我自己也覺得是不是隨波逐流,別人怎麼做我也怎麼做更好。直到今天在《無望西東》里看到吳嶺瀾的取捨,前日種種縈繞心頭,淚水奔涌卻內心歡暢——終於從「思考生命的意義」的羞愧中解脫出來,不為迷茫無知而可恥,不為彷徨求索而愧悔。感謝身邊有喜歡閱讀與思考的L小姐,感謝你和我探討「人生之終極命義」這一虛妄的話題,你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第二次哭是因為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這一真實歷史人物改編的角色。

雖然電影在解讀「真實」時,引子是梅貽琦與吳嶺瀾的對話,但我始終認為沈光耀是把「真實」詮釋得最好的人。「真實」就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這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在現實中應該怎麼去做選擇,選擇正確與否的標準並非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是內心是否獲得安寧。電影中沈光耀的戲份,全在兩個選擇里——選擇去當兵,選擇與敵艦同歸於盡。可他本來答應了媽媽不去當兵,更答應了媽媽珍惜自己的生命,然後他最終還是做出了更接近內心「真實」的選擇。當他看到被炸死的每天和他們玩在一起的賣涼粉的小孩,看到被炸踏的鍋爐房的時候,他選擇了挺身而出,如果他不這麼選,他可能會畢業後回到南方老家繼續當少爺,但是他的內心裡肯定逃脫不了羞憤和悔恨,永遠獲得不了寧靜與釋懷;當跳傘的戰友一個個被敵艦上的高射機槍掃射的時候,他選擇了駕機沖向敵艦,如果他駕駛本已損毀的戰機逃離戰場,沒人會指責他什麼,但是他永遠逃避不了他內心裡對自己的責備,以後只會活在陰影里。他做的這些選擇,不是為了當英雄,只是因為這樣做自己更加心安!

前些時候,也看過一部頗有爭議的電影《敦刻爾克》,電影中有一個片段是飛行員的飛機汽油將盡,他的面前有兩個選擇,一是離開戰場,返航加油;二是繼續投入戰鬥,解救即將被德國戰機襲擊的戰友,但這意味著最後的結果只能是墜機。他選擇了後者!於是在經過激烈的戰鬥,成功解救了戰友之後,電影給了一個超長的鏡頭描繪飛機在螺旋槳停止運行之後的滑翔畫面,安靜、平和、不喧鬧、不衝突,飛行員的表情異常冷靜甚至沒有波瀾,直至被俘。好多人看不懂,為什麼電影這麼安排,其實諾蘭是在試圖告訴大家,這位飛行員做出的決定在別人看來是英雄,在自己看來是「真實」的自己,只有這樣做了,內心才能安穩平靜,這種平靜來自於做了正確的選擇,大過生死。如果他返航了,第二天聽到有幾艘船的人死亡的消息,即使他活下來,那麼下半輩子恐怕都活不好了。

最正確的選擇是最接近於「真實」的選擇,是回首過去,不會懊悔,不會羞恥,內心滿足,坦蕩,平靜的選擇。我在迷茫時期曾經獲得過陽明心學的指引,王陽明所追求的「理」可以作為「處事的法則與決策的准神」,他講」心即理」其實與電影中的服從內心的「真實」是同一個意思。所以在上海的地鐵里,看到女士或者年長者提著過重的行李上下樓梯時,我總是會主動幫忙,並不是標榜或者希望自己變成道德楷模,而真實情況是當我看到Ta們需要被幫助的場景而自己無動於衷之時會長時間羞愧與不安。

第三次哭是在最後,張果果對著四胞胎自言自語「假如你知道了自己的一生要這樣過,你還會選擇來到這個世上嗎?」

我們生在一個以算計著所佔有的多寡為世俗成功標準的時代;是有錢人可以為所欲為,文化人再不提心氣和風骨的時代;是年輕人工作不問是否喜歡只看工資多少的時代;是跟人探討生活方式與人生意義會被嘲笑的時代;是以房產數量與車子價格來劃分階層的時代;這是個食利者的時代,是笑貧不笑娼的時代……我哭是因為我內心裡時常在想,這個時代不太適合我,因為這個時代,別人的誇讚與內心的「真實」所帶來的滿足感無法統一,直到在2017年我做出許多嘗試之後,我才明白我正應該在這樣一個糟糕的時代里去做那些當初我的老師們沒有做到的事情。

於是,我經常跟學生們講,在準備出國的時候,首先應該試圖去回答的問題是「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其次是「我想度過什麼樣的人生?」,最後是「我最想窮盡我一生去完成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暫時沒找到答案也沒關係,但是從今天開始,帶著這幾個問題去「事上練」。可能不同的階段你會得到不同的答案,可能你會突然發現自己的「真實」與世俗標準相差太遠,陷入迷茫與困頓,可能你會因為現實世界的牽絆無法遵從內心……可是你會因為試圖回答這些問題而把每件事情做得最好,會在某天想通了這些問題而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很有意義,會在做出每一個選擇的時候,內心安穩(俗稱良心不會痛)。

最後,我會告訴學生們,想去做的事情,請一定要去嘗試一下,因為青春,珍貴不過有衝動!

野烽:不見龍場風和月,借道陽明悟人間 !?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生命的意義 | 人生哲學 | 無問西東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