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血管內凝血如何分類分期?
03-30
根據血管內凝血發病快慢和病程長短,可分為3型.:1.急性型其特點為:①突發性起病,一般持續數小時或數天;②病情兇險,可呈暴髮型;③出血傾向嚴重;④常伴有休克;⑤常見於暴髮型流腦、流行型出血熱、病理產科、敗血症等。
推薦閱讀:
2.亞急性型其特點為:①急性起病,在數天或數周內發病;②進展較緩慢,常見於惡性疾病,如急性白血病(特別是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腫瘤轉移,死胎滯留及局部血栓成。
3.慢性型臨床上少見:①起病緩慢;②病程可達數月或數年;③高凝期明顯,出血不重,可僅有淤點或淤斑。根據血液凝固性,出血和纖溶,DIC可分3期:1.高凝血期僅在抽血時凝固性增高,多見慢性型,也可見於亞急性型,急性型不明顯。
2.消耗性低凝血期由於血漿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大量被消耗,血液凝固性降低,出血癥狀明顯。3.繼發性纖溶期由於血管內凝血,纖溶系統被激活,造成繼發性纖維蛋白溶解,出血癥狀更明顯。DIC的發病原因雖然不同,但其臨床表現均相似,除原發病的徵象外,主要有出血、休克、栓塞及溶血四方面的表現。DIC分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其中急性佔大多數,常見於革蘭氏陰性桿菌感染、敗血症、流行性出血熱、產科意外、急性溶血、輸血血型不合、毒蛇咬傷、廣泛大手術、體外循環、重度擠壓傷及複合創傷,病勢兇險。亞急性DIC見於白血病、各種癌腫及癌轉移或死胎滯留,病情較緩和。慢性者少見,臨床表現可為原發性疾病所掩蓋,容易漏診或誤診,常在屍解中發現,多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卵巢癌腫,巨大血管瘤,晚期糖尿病等。推薦閱讀:
※風寒感冒與風熱感冒的怎麼區分與治療?
※談談現代藥物研發 (一)從臨床實驗說起
※一句話翻譯分享(醫學類)(25)
※四聯加一個經驗方,胃炎胃癌全嚇跑,幽門螺桿菌的「頭號殺手」?
※急性肺水腫的病因與病理生理改變是什麼?
TAG: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