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財沃頓 羅蔚:數據的戰爭
華為和騰訊因為微信數據分享問題引起爭執,類似的情況,今日頭條因為要自動抓取微博的用戶發帖,和微博的矛盾公開化。越來越多的事情表明,數據,正成為各大公司爭奪的資源。
在工業時代,大家爭奪的核心資源是石油,甚至因此發起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到了信息時代,人們爭奪焦點變成流量和數據。數據的價值,在於它直接代表了人的行為。試想一下,幾億用戶每天在微信上交流和發朋友圈,在微博上發布幾億條信息,當中體現了重要的人脈關係;淘寶和京東上接連不斷的產品評論顯示出幾億用戶的消費喜好。現在,幾乎沒有什麼不可以被數字化。每個人的行為、健康、收入、消費、職業、情感、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交友、喜好都被搜集和加以分析,而且是最真實的。
那麼,互聯網企業拿到這些數據又有什麼用呢?舉個例子,在逛淘寶、京東的時候,你常常搜索某一類商品,你會發現每次打開網站,它都會自動推薦一些你曾經關注過的商品類別;你打開新聞客戶端的時候,那些相關商品的信息流廣告就已經混在你瀏覽的信息中。相比起傳統廣告,你會發現自己並不是太討厭這種信息,因為你正好需要,而這些廣告信息也因此起到非常好的宣傳效果,直接引導你的購買行為。這正是它們的商業模式中的核心一環。
嚴格意義上講,如果一個平台掌握一個人的信息足夠多,它可以在你需要任何東西的時候適時地提供相應的商品,甚至包辦你的生活。比如,某個平台獲知了你家裡小朋友的出生年月日,它就可以通過購物網站或者其他平台將小朋友每個年齡段所需要的商品或者商品廣告推送給你:孩子不同年齡段該買什麼樣的玩具,上什麼樣的課外輔導班,買什麼樣的生活用品等等,如此類推。
有專家預測,中國的大數據市場預計將達到萬億規模。可以預料到,因數據發生的爭執將越演越烈。在利益的驅使下,幾乎所有互聯網公司都會把數據看作像專利一樣重要,擁有數據的一方將會慢慢建立強大的競爭壁壘,最後形成壟斷。過去我們講,誰抓住了互聯網的入口,誰就佔據了市場主導地位;如今是,誰掌握了用戶數據,誰就能掌握未來。但是在這場戰爭當中,真正的數據創造者——用戶自身,卻處在了一個非常弱勢的地位。這個現象顯然也是不可持續的,未來將會發生變化。
推薦閱讀:
※幣易Coinyee重磅上線 專註全球區塊鏈數字貨幣交易
※勁爆:娃哈哈營養快線單品破400億的秘密
※沈坤:互聯網時代,經驗為啥越來越不靠譜?
※顛覆:洞悉這四個真相,馬雲都會佩服你!
※二次闖關過會!天音控股:新規後罕見三年期鎖價配融,遭遇「間接鎖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