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阿德勒和他的50句醍醐灌頂之言!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奧地利著名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家,早期精神分析學派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曾創辦《國際個體心理學雜誌》。

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為中心,提出的主要概念有:追求卓越、心理補償、社會興趣、生活風格等。

作為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深深影響史蒂芬?柯維,以及人際關係學大師戴爾?卡耐基。

童年的阿德勒患過佝僂病,無法進行強烈的體育活動。上學時表現不佳,被老師評為頂多只能成為鞋匠。他的父親鼓勵他說,你必須不相信任何事。即不要被眼前的困境束縛了自己,不能相信當下的困境就是人的一生,而是要勇於突破,大膽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這種堅強的信念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功名。

「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所謂的優越情結,不過是一個落在你人生無用空虛面向上的目標,導致人們用虛假的成就感而沾沾自喜」、「成長不必背負他人的問題」等,這些話時至今日依舊令我們震撼。

Chapter 1

1.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強,看起來比一般人優秀的人,其實有著強烈自卑感。

2.人只有徹底了解自己,才有能力面對困境,培養自信。唯有自信,才能克服自卑。

3.忌妒其實是深層自卑,一個心懷忌妒的人永遠不會成為有用的人。

4.沒有必要為眼前的錯誤懷疑自己,而應該直面錯誤,並在以後避免類似的錯誤。

5.經歷的痛苦愈多,體會到的喜悅就愈多。

6.不是「若能克服缺點,一切就好了」,而是就算有缺點,也有勇氣做好。

7.一個人的意義是沒有用的,真正的意義是從與人交往中體現出來的。

8.我們不能期待別人隨時體察我們的情緒,沉默換不來別人的幫助,如果我們需要幫助,就要用語言表達出來。

9.存在不同意見、價值觀,是理所當然的事,也是意義所在。

10.人生有三大任務:工作、交友和愛,這些任務也都是人際關係的任務,往往越拖延,就越難解決。

Chapter 2

11.只要有心改變自己,就非常有可能改變。哪怕明天就要死,現在改變也不晚。

12.一個人的性格在十歲左右,就會靠自己的思想、行為而定型,而且會這樣使用一輩子。

13.我們不應該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絕大多數情況的下,情感的出現其實是為了操控對方,讓對方按照我們的期望和願望行動。

14.所有「我做不到」的說辭,其實只是不想做罷了。

15.宿命論是一種虛假的精神指引,相信宿命是怯懦,是逃避。

16.我們只是利用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推動、受它支配。

17.只要從不同角度看待否定自己和他人的話語,世界就會驟然改變。

18.以自卑為借口逃避人生的膽小鬼不計其數,但也有不少以自卑為動因而功成名就的人。

19.自卑感不是「我為什麼不如他」的人特有的東西,即使看起來非常優秀的人,心裡也會感到自卑。只要還有目標要實現,就會有自卑感。

20.如果沒有目標作為支撐,只是虛幻地想像著提升自己,那麼我們就像是在演戲一樣,會覺得自己不是自己。

Chapter 3

21.優越情結是自卑情結的產物。

22.我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正確與否,帶來的結果將有天壤之別。正確的意義是生活的守衛者,錯誤的意義則如撒旦般可怕。

23.當我們開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時,世界或許不會因此而一定發生改變;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去做,事情只會朝更加糟糕的方向發展。

24.決定自己的不是環境等外在因素,而是自己。既然生而為人,就永遠有其他的生存方式。

25.如果一切都已被決定,我們連做什麼的餘地都沒有,那我們也失去了活著的目的。人在所有情境中都有選擇的可能性。

26.夢境所反映的畫面、幻想等,都是做夢者心中所向。

27.任何人都能有任何成就。

28.所謂的優越情結,不過是一個落在你人生無用空虛面向上的目標,導致人們用虛假的成就感而沾沾自喜。

29.成長不必背負他人的問題。

30.若一個人無法甘於平凡,就會試圖讓自己變得特別。不是變得特別好,就是變得特別差。一切取決於你自己。

Chapter 4

31.我們不需要強迫自己改變,只要學會從不同角度發現自己的亮點就好。儘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事情就會在你想不到的時候發生改變。

32.人生沒有那麼難,是你自己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單純到令人難以置信。

33.人如果不受矚目,使盡手段也要讓他人注意到自己,哪怕刻意暴露自己的無能。

34.不要逞強讓自己「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讓自己真正變得很強。

35.人在努力之後,一旦無法得到「正面關注」(比如讚賞),就會試圖去做不對的事,以求受到「負面關注」。人只能經由失敗來學習,並且憑藉失敗的經驗來使自己變得更好。

36.我們不是因為一時氣昏了頭而口出惡言,而是為了操縱、支配對方,想讓對方遵從自己的意願和期望,創造與利用了名為「憤怒」的情感。

37.冷靜的判斷往往無法付諸行動,情感就是行動的觸發器。可以促使人付諸行動,也可以讓人停止行動,全看自己的決定。

38.我們不應該受情感支配,而要善用情感。

39.我們不是因某種情感而有了某種行動,而是由於該行動捏造了這種情感作為借口。

40.孩子喜歡用喜怒哀樂支配大人,這是他們慣用且奏效的把戲。長大以後,如果還想用這種情緒支配別人,那就幼稚了。

Chapter 5

41.以嫉妒心支配別人,對方早晚會離你而去。理性的溝通才是正確雙贏的做法。

42.性格不是天生的、永恆不變的,而是可以由自己的意志決定。只要你願意,性格隨時隨地可以改變。

43.性格火暴的人只是常常使用「憤怒」這種情緒的人,事實上我們不必徹底改變自己的性格,只要改變自己使用情感的方式就好了。

44.人生態度對性格的形成有決定性作用,只有意識到性格上的錯誤,人才會試圖去改變。

45.如果總是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人生就會失去方向,也會給人無法信任的感覺。

46.生命中若沒有敵人,就意味著我們時刻都必須配合別人,當然就會活得非常疲累。

47.從眼前的現實出發,尋求解決之道,才是樂觀主義態度。它與只想著「沒關係,船到橋頭自然直」卻什麼都不做的樂天主義是不一樣的。我們要抱持樂觀主義而不是樂天主義。

48.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49.只要自己做了對的事,感受到了「貢獻感」,就不必期待他人的感謝與讚美。

50.溝通是一門技術,有良好溝通的地方才有愛,愛也是良好關係帶來的效果。

推薦閱讀:

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怎麼辦?
深夜話癆之《浪矢解憂雜貨鋪》
《靈魂擺渡》中趙吏為什麼吃鬼丹?他和冥王什麼關係?
「我不能輸」 | 一個人強勢背後的深層心理原因是什麼?
什麼是犯罪心理?

TAG: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