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國120年》 | 連載012 | 曾國藩的「討飯」生涯
曾國藩的「討飯」生涯
學神和學霸的精彩生活基本介紹完了,
這兩個人的特點決定了他們不食人間煙火,
其實單看他們的經歷,你無法了解晚清整個社會的狀況是怎麼樣的。
但是另外兩個人就不一樣了,曾同學和洪學渣的人生經歷,可以帶領我們領略晚清社會的方方面面。
曾國藩和洪火秀,兩個人一文一武,一正一邪,一士族一農夫,
一忠一奸,一匡扶大清一驅除韃虜,一清廷正塑一西南邊匪。
並且二人都是從最底層出發,最終一個位極人臣,一個直接干到了天王的位置。
可以說,了解了曾國藩,你就大致了解了清晚期的國家機器是如何運營的。
了解了洪火秀,你也就知道了地方老百姓的疾苦和無奈。
曾國藩是上層,洪火秀是底層。
兩個人如同兩面鏡子,折射出了晚清的方方面面。
後面的大量筆墨,我們都會放在曾同學和洪學渣的身上。
我們就從這兩個人的生活經歷入手,看看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兩個人是如何演繹自己的精彩人生的。
曾國藩和洪火秀的蹤跡,我們要花大力氣,好好捋一捋。
新科進士的正面:
曾國藩衣錦還鄉。
我們把視線回到曾國藩同學身上。
完成了科舉這個任務之後,曾國藩順利的走出了新手村,
走進了京城一個叫做翰林院的新地圖。
曾國藩是1838年3月的春闈考上進士的,朝考在1個月之後,
然後就被點了翰林,原則上來說未來三年他的就要待在翰林院學習,
相當於現在中央幹部到黨校培訓。
按照一般人的觀點,既然已經高中進士,點了翰林,
應該就算是人生巔峰了吧,從此好吃好喝有人伺候了吧。
呸。
用某人的話說:成功?你才剛上路呢。
也確實如此:君不見大清一朝,進士選了兩萬多號人,
光是狀元都錄取了一百多號人,但是真正能被我們現在的人記住的,
除了有個翁同龢,還有誰?
在翰林院接受培訓期間,曾的身份是庶吉士,
是個「學生」的身份,還不是官,沒有品級,主要任務是學習。
庶吉士雖然是學生,但是畢竟都是通過層層考核的高級知識分子,
是國家未來的股肱之才,政府未來的主人,
屬於儲備幹部----並且是中央未來總理級別的高級幹部。
所以也不能虧待,不發工資,但是每個月有補貼,一個月是4兩5錢,也就是4.5兩銀子,
這個補貼不算高,但是也不算少。
為什麼說「不算多,也不算少」呢,多少是根據什麼說的呢?
說到這裡,我們要大致了解一下晚清時期當時的生活成本和生活水平。
大清朝的主要流通貨幣是銀子和銅錢,當然還有金子,只是金子過於貴重,
用現在的話叫票面太大了找不開,所以金子在流通領域使用較少。
銀子和銅錢是日常使用的流通貨幣。
我們需要搞通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銀子和銅錢是如何兌換的。
簡單說就是一兩銀子換多少個銅錢?其實這個兌換比例是浮動的,
晚清因為鴉片貿易,白銀大量外流,致使銀價飛漲,銅錢貶值,
通常要1500到2000文錢才能換到1兩銀子,銅錢是用線串起來的,
一串錢一般是1000文,也就是差不多1.5串到2串錢能換一兩銀子。
第二個問題: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今天的多少錢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找一個參照物:這個參照物就是大米。
大米在清朝有,在現在也有,兩者都有價格,
一對比就能知道當時一兩銀子的購買力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多少錢。
當然大米的價格其實也是浮動的:
在清朝初年的時候,物價還比較低,康熙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買米兩石到三石,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物價開始逐漸上漲,到了乾隆中後期,一石大米都需要2兩銀子;
事情還在惡化:到了嘉慶道光年間,通貨膨脹就更嚴重了,
米價變成了「豐歲2兩,儉歲3兩,荒歲4兩」,也就是豐收的時候2兩銀子一石,
歉收的時候是3兩銀子一石,饑荒的年份是4兩一石。
關於清代1石等於多少斤,有不同觀點,取比較可信的觀點計算:清代1石=167市斤。
按照2兩銀子1石來算的話,大概1兩銀子能買83.5斤。
按照今天大米每斤2-4塊人民幣來算的話,
大概1兩銀子就相當於160到330人民幣,我們取個整數價格300。
也就是說晚清1兩銀子=300人民幣。
第三個問題:普通老百姓一年的家庭收入和開支大概是多少錢?
直接說結論:一家人家的收支平衡點,大概在35兩左右。
按照1兩等於300元來計算,清末一個小家庭一年的收支平衡,
大概正好在10000元。
按照現在的眼光看,當年的生活水平好低啊,
一家人一年開支1萬元,怎麼夠花?
本大叔覺得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
現在大家的生活水平好高啊,一年的開支居然有好幾萬,
太奢侈了。
其實如果你讀過足夠多的歷史你就會發現,
其實我們5000年所謂光輝燦爛的封建文明歷史,
那都是對上層來說的,是對所謂的士族來說的。
對於底層的老百姓,所謂的文明跟他們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5000年光輝歷史對底層百姓來說其實就是一部和飢餓鬥爭的歷史,
即便是在盛世,老百姓的訴求也不過就是能有口吃的,餵飽肚子,僅此而已。
房子?車子?票子?下館子?買新衣服?旅遊?教育?醫療?
你想多了。
單單是「活下來」這個最基本的生存權利,
對他們而言就已經是一個非常高的奢望了。
要不然怎麼會有諸葛先生的「苟全性命於亂世」呢?
不理解的可以看看清末民國時期的人均壽命,你會對先祖們的生活狀況有個更深的理解。
按照當時老百姓一家收支平衡點35兩銀子(1萬塊錢)的標準,
再來看曾國藩的庶吉士補貼:一月4.5兩,一年54兩,對於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算是相當高了。
但是對於想要在京城居住下來的人來說夠不夠呢?
明顯不夠。
因此曾國藩辦理好了入學手續之後,
馬上就請假回家了。
關於中央黨校翰林院的三年培訓,
早期比較嚴格要求學習三年,
需要住校的。
但是從清代中葉開始這個培訓就有點,
後來慢慢就放開了,為什麼中央黨校的培訓不參加,
要急急忙忙趕著回家呢?
沒錢了。
「京城居大不易」就是說的這事情:
在京城的開銷太大了,曾國藩要回家取錢去。
曾國藩不是要參加翰林院的培訓嗎?
怎麼就直接請假回家不上課呢?
這裡我們要交代一個背景:中央黨校翰林院的三年培訓,早期比較嚴格要求學習三年,需要住校的。
但是從清代中葉開始,這個培訓就開始大打折扣了:首先是培訓時間大打折扣,由三年縮短為一年;
並且也不用住校,想住哪裡住哪裡;更嚴重的其實也可以不來上課,也沒人管你,只要你1年後來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就可以(散館考試)。
既不住校,又不上課,又沒什麼人管你,留在京城不用住校;
後來慢慢就放開了,說實話有點像現在的很多大學培訓,網上寫的幾個月拿本科文憑,並且還包過,性質差不多。
既不住校,又不上課,又沒什麼人管,只要1年後參加答辯就可以了,
那繼續留在京城意義就不大了,於是曾國藩就回家了,
當然回家是用「請假」的,其實性質和「放羊」差不多。
曾國藩就這樣,在高中進士之後,離開了京城,衣錦還鄉了。
在很多電視電影里,都會有這樣的場景:
某人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高中進士,然後無限風光,
披著大紅花,敲鑼打鼓騎馬坐轎,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回到老家,
被無數學子崇拜,
為萬人敬仰。
曾國藩的情況雖然沒有上面的場景這麼熱鬧,
但是也確實非常風光:曾家瞬間就成為了地方官的巴結對象,
縣太爺馬上登門拜訪,
和曾家眾兄弟套近乎:哎呀老弟,最近怎麼樣啊,
恭喜恭喜啊之類的。
此前一直默默無聞和兒子一起參加秀才考試考了20多年無人問津的曾麟書,
這會有了一個中央翰林的兒子,父以子貴,瞬間就成了大名人,
稱呼馬上就改成了「老太爺」。
曾家的排場也馬上出來了:家裡的家居該換的了,
馬上又傢具店的老闆送上來;家裡的吃穿用度也馬上提升檔次了,
請客吃飯都要上硬菜--海菜了。
曾家兩個老爺子----曾國藩的父親和爺爺,
出門也必須要有車代步了(坐轎子)。
家庭的種種改觀,不一而足。
還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范進,大家可以看看他中舉之後的情形,
其實和曾國藩差不多:老丈人胡屠戶再也不敢在女婿面前招搖了;
各個鄉紳都坐轎前來祝賀巴結;
有送田產的,有送傢具的,還有直接送房產的。
不過幾個月,范進家就改頭換面,
連丫鬟僕人都使上了。
而范進只是僅僅中了個舉人而已,
和曾國藩高中進士點翰林相比,那實在是小巫見大巫,
舉人基本沒有什麼仕途可言,但是點了翰林的進士,
則有無限可能:往下最小也是個縣長,往上不可限量,
可以是一方封疆大吏總督巡撫,也可以登堂入部做到大學士,
可都是一等一的高官,
正部級副國級的大員。
面對這樣的潛力股,地方官員士紳來巴結也就不難理解。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貼切,寫的真是太貼切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