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臨床型博士還是科研型博士?
最近考研季,很多朋友都在糾結專碩還是學碩,然而更多的,是大家發現,專碩的競爭相當激烈,而很多朋友也對調劑到學碩感到無奈和傷心。
很顯然的是,學碩偏基礎,畢業壓力大,還面臨著多規培兩年的種種弊端,讓人望而卻步,畢竟大多數5+3的醫學生,學了那麼多年就是為了早點上臨床,早點緩解家庭壓力,早點成家立業(立業就算了,主要是穩定下來成家)。如果碩士畢業後,就打算工作,而且對醫院要求不是非常高,其實專碩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很多人在碩士畢業後,不甘心在普通三級醫院甚至二級醫院當一個小醫生,因為頂尖三甲根本進不去,所以又去糾結考博士,而博士也有科研型和臨床型的區分,這時候又會糾結。這個時候專碩就比較吃虧了,因為臨床型博士很難進(名額少,執醫或工作經驗要求),科研型博士又在文章科研上面PK不過學碩(畢竟導師也想招一個早點上手的幫自己發文章),且近年來國內博士的競爭越趨激烈。
其實,博士學位只是一個就業的敲門磚,而讀博士一般也是沖著頂尖三甲醫院去的,那麼科研型博士就很關鍵了。科研型博士三年的科研積累和文章不是臨床型博士下了班之後看文獻就能追趕的(不絕對)。畢竟頂尖三甲大多數不缺乏臨床幹活的,本院住院醫加上現如今的規培生就夠了,還不包括陸續來的進修醫生, 頂尖三甲一般科研、基金都會很多,主任招人也是為了科研,為了文章,為了SCI,為了科研成果和名氣。
而大家所擔心的臨床技能絕對是熟能生巧的事情,科研型博士出來干三年臨床,其臨床能力也會提升很快的,而臨床型博士,想學科研的素養,真的沒那麼容易。
還有就是規培的時間長和晚兩年考中級職稱,能進個好單位,領導和主任重視,晚點又如何,反正學醫是個持久戰,和高中同學比,已經晚了那麼多年,也不在乎多這一兩年了。何況現在有些醫院規培,尤其是專培,待遇還是可以的。與其這樣,還不如使勁憋大招拿課題發文章,爭取早點聘副高呢。 當然如果博士畢業後,不是非頂尖三甲不去,那麼其實什麼博士都無所謂了,臨床型也好,科研型也好,對一般醫院來說,都足夠了,醫院和科室也會相當重視。想早點升中級職稱,也不太想做實驗,臨床性博士倒也不失為一個更好的選擇。
所以回過頭來,再看專碩和學碩,如果打算讀博,也立志去頂尖三甲,那麼選學碩,安心做實驗發文章,將來的路將會更順暢,攻還是守都可以選,當然得耐得住寂寞,多熬兩年。而專碩後期想轉型科研博士,則要付出更大的精力,面對更大的競爭,不然選擇空間就小了。博士亦然。
如果你說專碩也有科研很厲害的,臨床型博士也有若干SCI的,但那畢竟是少數,畢竟成天在臨床上已經很苦逼了,基本都被干趴了吧。
如果你來討論醫生究竟是要看病還是要會寫文章,不好意思,但這就是目前的體制,會看病的人太多了,又不多你一個。(網友觀點:如果有一天癌症能夠被治癒,那麼靠的一定不是手術刀,而是靠基礎醫學的研究。)
倒不是說科研就好,臨床、科研本身就是不分家的,只是學生階段側重哪個而已,偏臨床的畢業後就要利用業餘時間學科研,偏科研的畢業後也要拚命補臨床,大牛醫生,看病文章都不差。
最後,我不明白大家在糾結什麼,你糾結得好像你就肯定能考上博士似的。
最後,客套一下,希望大家最近都能順利地考上博士。(當然不太現實)
最後,當然如果萬一萬一被刷了,也可以考慮一下出國讀博士,畢竟現在出國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像德國這類國家,免學費,說英語,科研強,拿MD學位,而且生活費也不高,如能申請到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說不定還能有盈餘,為何不了解一下唄。
歡迎關注公眾號醫學留學(medabroad),了解更多醫學留學信息
推薦閱讀:
※身為美國留學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和心路歷程?(校園新生活篇)
※尋找留學同伴,各國家留學申請群招募成員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入學要求
※留學美國吃什麼?!
※雅思大作文素材題目精講,教你如何審題並寫出高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