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知地知你知貓知

作品:《只有貓知道》 (仁木悅子)

都說寫作改變命運,你卻不信。那麼看看本書的作者仁木悅子吧。

儘管四歲患病導致下肢癱瘓,半身不遂,但她依然筆耕不輟,並憑藉《只有貓知道》一舉摘下江戶川亂步獎。頒獎儀式上,仁木悅子熱淚盈眶:「我走進豪華的會場大廳,看見閃閃發光的水晶吊燈,以為自己走進了童話王國。」隨後發生的一切確如她所言,像童話般美妙:獲獎後小說熱賣,豐厚的稿酬收入讓悅子成功手術,得以在家中行走,然後嫁為人妻,生活幸福美滿,攀上了她並不完美人生的巔峰。 值得一提的是,因身體疾病所限,她20多年都沒有踏出家門一步,卻依然能寫出這樣精彩的作品,這也證明了推理的確是思維迷宮的運動,是屬於死宅的狂歡,所以「安樂椅神探」之類的決勝千里,才會被我們理所當然地接受。

回到這個作品,只有貓知道,文和開始以為會以貓為主視角來展開故事,看完發現並非如此,竊以為「貓知道」共三層意義:1,貓習慣跟著人四處遊走,文中多出現在兇案現場,知悉所有的真相拼圖;2,貓被用作殺人詭計的工具,昏昏沉沉為何?只有貓知道;3,看上去天知地知你知貓知,然而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真相遲早會暴露在陽光之下。

文中的幾個詭計,利用錄音機和電話來偽裝聲音、以及用動物來控制小機關,放到那個年代,或許是很fashion的手法,如今看來,幾乎已經被各種小說抄爛了,所以文和並不做太多探討。

文和認為最值得點贊的地方,在於作者把控全局的縝密思路。 如果這麼說太抽象,那麼文和做個比喻好了。閱讀這個作品,好比打遊戲,讀者扮演的第一視角就是兄妹偵探二人組,遊戲中有主任務,也有支線情節。兩位偵探必須解開三起殺人事件(病人、老奶奶和護士)背後的謎團,所以他們在文中活躍於各個角落,拚命與各個NPC搭訕,獲取有效信息,意圖推動情節。

每當遊戲中支線繁多的時候,根據個人習慣,有的人喜歡一個個地完結任務,也有的喜歡用統籌法,用最經濟省力的方法順路「收割」一番,最後隨著情節的展開逐一擊破。本文無疑是後面一種,這對作者的講故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則隨著事件推進,蛛絲馬跡增加,極易出現線索交纏,互相干擾的混亂狀態。但這個作品層次清晰,節奏明快,讀起來真有一種抽絲剝繭的暢快。

此外,作者對於細節的描寫,在很多不經意之處埋下伏筆,如西晒的房間,昏昏欲睡的貓,最後成為了印證偵探推理的重要依據。兄妹二人如同拿起攻略書,不斷觸發隱藏情節,最終完美通關。 以上也就是《只有貓知道》能在96篇徵文中名列第一,拿下第三屆江戶川亂步偵探小說獎的原因了。而且,這也是該獎項當選的第一本小說,之前兩屆分別是辭典和叢書(1955年《偵探小說辭典》,1956年《早川袖珍推理》)。

最後說一句,兇手也是不作不死的典型,為了掩蓋一個錯誤,要繼續犯下十樁罪行,這個道理在故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推薦閱讀:

DAY177:我的媽啊,我真的忙到每天只想躺著
家裡鬧老鼠怎麼辦——論貓奴演變史
眼影中有什麼成分?
貓咪耳朵的十個小知識,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喵星人的家長。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