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術思維獲得與寫作
首先,做學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少人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重大成就,尤其是社會學科、管理學科、經濟學科。所以,不要太過於追求短、優、快,即不要太過於急功近利,但是很多學生說「老師,我哪有那麼多時間準備,各種獎學金都要看論文,別的同學都發了某某期刊多少篇了,到時候我什麼也拿不到」,這也是個事實,前一段時間看到一位僅大我4歲的同人,已經研究員、博導了,儘管就博士期間成果而言差別不大,但領域造就「英雄」,本人的「假清高」還是更喜歡具有應用價值的研究,而不是論文的機器。回到主題,研究生期間為了發第一篇核心論文也是被退稿多次,一次次的打擊、一次次的修改,最終發表了第一篇,慢慢的二、三、四....所以,學術不會隨隨便便的成功。把節奏放緩、每天一點點,一年可能就一大截了。
第二,心態平和是基礎,高效的工作是磚瓦。怎麼算高效呢?就個人而言,以愉悅的心情、干有意義的事,且能在預期內完成就算高效。舉個例子,近期在寫一篇關於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文章,計劃用一個月的時間整理資料,一個月確定論文框架,一個月確定調研方案、2個月實施調研、20天調研結果分析、2個月完成論文初稿,2個月論文修改,年底投稿,只要是按期完成了計劃就算高效的工作了。然而,很多同學,拖延症不輕,生活中各種事都能使研究計劃擱置。另外,即使坐在電腦前工作,瀏覽網頁、看看視頻、花邊新聞等等也會分散過多的精力,所以,自制力很重要,有一句話可能很適用「常立志不如立長志」,臨時抱佛腳,可能不靈,尤其是論文寫作。
第三,怎麼確定研究方向?很多人都迷茫說找不到方向,這個原因很多,但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1、主觀原因,讀文章少、或者讀文章囫圇吞棗,什麼意思呢?就是不懂得精讀代表性文獻,個人認為,讀文章不在多,而在於精,先有質再有量。怎麼算讀懂文章呢?某知名高效的課題組,是這樣的做的,把經典文獻安排給學生讀,學生能夠複製文章就算及格了,能夠深刻理解文章不足、指出缺陷算良好,能夠改進延伸算優秀,當然這是經管類方式,自然科學不太了解,可能存在一定差異。我也認同這種方式,但簡單一些,我的要求就是在散步、茶歇的時候跟學生聊論文的事,讓學生談所讀論文的心得,一邊聊天、一邊討論,一方面,了解學生的進展,另一方面,探討接下來的方向,所以我帶的學生不會被討論班的形式主義所束縛,基本上能快樂的玩耍。2、客觀原因,很多導師、團隊根本不教授學生怎麼查文獻、讀文獻、管理文獻,這看似基礎的工作,卻很關鍵,或許一些團隊只是定任務、畫目標、死幹活,而忽視了學生的長遠發展與科研能力,希望更多地團隊重視基本能力的引導。回到確定研究方向上:一種方法是跟著導師的方向,往下延伸,這樣導師的指導會使學生少走彎路;二是自己探索,這個就有一定難度,但不乏成功人士,怎麼去探索呢?1)先明確自己擅長什麼,不要盲目跟風,別人做的自己不一定能做,別人能做的不一定教你,所以需要自力更生為核心;2)就個人特長,找最前沿的研究,怎麼找?領域內頂級期刊近期論文、領域內大牛的研究,碩士可以以國內top期刊為主,博士則建議以國際top期刊為主;3)研究遷移,將別人的研究予以引入到自己的研究,循序漸進,不懂的地方可以與作者交流,很多作者很kind。4)向相近領域延伸,也是一種找思路的方式,學科交叉也很受歡迎。總之,多讀、多思是找方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四,再說一些學術寫作。前期準備工作很重要,不要盲目,如果寫了一篇自己都不願意看的文章,那也沒什麼意義。怎麼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而本人則先整理相關文獻,通讀,把可能相關的文獻都下載下來,整理到zotero中,根據論文基本框架分類,哪些文章做哪些支撐,有個大致的定位;然後,克服拖延症,開始寫作,至於怎麼寫,因人而異,不做細講;最後,完成初稿,列印後逐字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前段時間看到知乎有個問題,怎麼擺脫「上學——工作——婚姻」的怪圈,而生活中,處處都是類似的怪圈,「學術——論文——項目」、「教學——關係——處事」等等,我的宗旨是「人生短暫生與死,何須他人點與評」,活得洒脫不容易,活出真我更艱難,但我就是我!哈哈~
插個愉快的圖片結尾吧
推薦閱讀:
※一個人去看海
※孤獨而燦爛
※獨居筆記001:重回天津,這次真的是新的開始了
※緬甸龍虎風景區讓我流連忘返的世外桃源
※果蔬厭惡者的180天自我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