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阿甘 2017 年 02 月 09 日的文章
當教育淪為赤裸裸的交易……
一直想扯一扯新近出台的中央一號文件,但昨天早上送孩子上補習班時,路上的的一席對話讓筆者感覺心頭壓抑,猶如骨鯁在喉,索性先吐為快。
還原情景對話。
筆者:今天是最後一天,記得臨別時感謝下老師哦。一向心直口快的女兒並沒有接話碴兒,只是怔怔凝望著車窗外川息的人流出神,短暫沉默後突然冒出一句:沒那必要。我猝不及防下有點愕然,女兒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微微一笑後頗為意味深長的說了句——說了也白說,老師已經拿到了他想要的,根本不會在乎一句客套話。我心頭突然沒來由的生出一絲怒氣,重重的回了一句 『我還是覺得人應該知道感恩』。女兒察覺到了我的怒色,收起調侃的神色,鄭重的說了一段令我脊背發涼的話——
我不喜歡看到老師收錢時的那副貪婪相,這和他們在課堂上的道貌岸然反差太大了,況且他們經常說謊,明明是趕場耽誤了上課時間,卻偏要自圓其謊說是路上堵車了。雖然在講課方面無可挑剔,但我瞧不起為了錢出賣自己靈魂的人,所以他們不配得到我的尊重!
當一個十七八歲的高中生斷冰切雪般講出這番話時,那種理直氣壯的決絕讓我悚然動容,瞬間竟無言辯駁,腦海中倏然閃現出一門亘古而又骯髒的職業——你賣我買的那種生意。鄭重說明,在此只是就事論制度,並沒有絲毫貶損老師的意思,況且筆者對老師一直敬重有加。
順便交待下背景。女兒今年上高二,打小聰明懂事,算得上是品學兼優的孩子。但隱藏在文靜表面下的,是自幼養成的主見。而開設數理化生物英語五門理科補習班的,清一色是本地一中任課老師。早在放寒假前班主任就在家長微信群里放話,有需要上補習班的自己聯繫,無論人多人少,每天上午下午各兩節晚上一節課,每節課90分鐘收費2000元,老師的經紀人只負責提供場地。
很容易計算,五個老師一組的補課團隊每天在市區各地穿梭趕場五次,每個老師日收入1萬元,一日的報酬超過普通職場人一個月的收入,一年有兩個假期。成本?嗯,當然要支付作為某個老師家屬的經紀人和場地費用等公攤支出,但在豐厚的報酬面前微不足道是不是?
女兒經常回家講,日常在校學習期間,老師講完課後基本是不去自習課輔導功課的,而是待在辦公室里,只對三五個單獨交過學費的學生開小灶。而老師在補習班上的講課內容和公開課堂上則完全大相徑庭。我聽明白後打個並不太恰當的比喻,如果說日常課堂是大水漫灌式的水過地皮濕,那麼補習班就是針對個別乾旱知識點的小水滴灌,效果之好當然和課堂不可同日而語咯。
筆者生活在一個東部三線城市,寒假期間本省教育廳還大受新聞媒體褒獎,那個正襟危坐的教育界官員言之鑿鑿,要杜絕一切形式假期補課,還學生一個充分休息的假期,還家長一個不收費補課的公道……云云,原話大意如此,義正言辭的臉孔上寫滿了凜然正氣。嗯,絕非杜撰,而是筆者親眼在某瀏覽器首頁所見,有心人可以自行去翻看,但謝絕人肉哦。
推而廣之,非但教育如此,醫療、公共服務等很多行業大同小異,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利益所在公然撒謊絕不臉紅。當下的現實其實就是如此,很多事情你目中所見耳中所聞,和當你親身經歷感受到的完全是兩碼事兒,而且身處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反而是那些一根筋的較真者被認為不通人情世故,是註定被社會淘汰的LOSERS。當真不辱沒老祖宗那句話——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胸襟見識能夠說出這句話的人,絕對是超一流的政治家。可惜的是,其精要註定無法被平庸的政客、官僚甚至政治投機者落地踐行,而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和另一句話『足球應該從娃娃抓起』的命運異曲同工。難道不是嗎?且慢說以前的種種羞辱,就從這句話呱呱墜地之日算起到今天,娃娃不也已經退役甚至兩鬢斑白了嗎?但中國和歐美足球的距離卻越拉越大,仍舊是全世界的笑柄。什麼,冥冥中似乎聽到有人拿人種和身體素質說事兒,那麼請問我們的兩個東亞近鄰日本和韓國又該如何解釋?還是制度的事兒嘛。
但另一句話『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才是好貓』卻一直被有選擇的忠實踐行,而渾然不顧講這句話的人所處一窮二白的時代國情,擴大開放加大出口、做大經濟總量並非不變之策,而等到蛋糕做大了,應該緊跟改革收入分配製度和落實社會保障,讓全體國民享受發展成果,而不是讓改革淪為少數權貴和體制內群體的盛筵。政府更應該把精力放到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制度,健全社會保障機制上,而不是始終緊抓投資工具不放與民爭利,讓民間資本感覺到待遇不公平而遠走高飛。
哦,一不小心似乎扯得有點兒遠,再回到正題。
屈指一算,改革開放已經步入第四十個年頭,新中國也從當初一窮二白的手工業時代,經過機械和自動化,一路走到了今天的信息互聯網時代。而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也已經從以前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手段,一躍成為今天的決定性力量。當人工智慧、3D列印為代表的新興技術,越來越擺脫對廉價勞動力的依賴之後,毫不客氣的講,科學技術已經可以左右一個國家、民族的命運。技術落後註定會成為被動挨打的一方,這已成為某些國家決策層深深的憂慮。
而當所有地球人都意識到自主技術研發的寶貴之後,便再沒有人肯轉讓技術。創新能力強、技術水平高的國家更是牢牢把握住技術優勢,讓不懂創新只會山寨的國家淪為終生的打工者。從這個角度講,拿市場換技術的年代和基礎已經一去不復返,道理誰都看得清楚,佔領市場後技術不能也不敢放手,否則被山寨後便只有喝西北風的看客份兒,關於這方面的例子還少嗎?其實摸著良心想一想,有時還真不能完全抱怨外企無情,我們自己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太過分了?
未來逆全球化時代,民族工業要振興,只能依靠科技進步,只能老老實實自己創新、自己做研發,從而掌握核心科技。嗯,可不是給格力做廣告哈。而所有這一切,都必須依託於人才這塊基石。人才的成長和就位,在不具備優良的吸引人才制度土壤時,便完完全全寄托在教育上。
縱觀世界強大民族,從做得最好的猶太國家以色列到美歐日政府,無不在教育投入上慷慨解囊,讓自己民族最優秀的兒女享受最優良的教育,成長為未來民族和國家的棟樑。而在短視功利的國度,教育卻在被畸形商品化,甚至淪為權力的附庸。人才脫穎而出本就艱難,即使冒出來通常也是為他國作嫁衣裳。這種例子,還用得著舉嗎?看看國內最優秀的幾所大學本科生,有多少最終落戶他鄉?重視教育,絕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擺擺樣子。
空洞話說了太多稍嫌枯燥,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早在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提出,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GDP比重要達到4%,但這個目標一拖就是20年,直到2012年才實現。這20年,可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20年呵,尤其是2003年以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佔GDP的比例從41%一路飆升到2012年的72%,而區區4%,能拿政府沒錢來搪塞嗎?還是重視程度不夠嘛。
而談及態度,筆者一直欣賞帶領中國男足踏上世界盃的米盧蒂諾維奇先生的一句話——態度決定一切。姑且不論結果,看問題首取態度。退一步講,即使4%財政支出撥出去了,用到哪裡了呢?關於這方面的統計數字無從獲取,而打著科研經費的旗號去開會、出差、交流、流入個人腰包……倒是時不時見諸報端,用一句經典的中國古話『莫須有』來解釋再明白不過。嗯,或許有或許沒有,這就是模稜兩可、誰也不用負責任的態度。
再窮不可窮教育,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任重而道遠。
阿甘看天下,不說違心話,原創文章出自公眾號『阿甘看天下』ACM_KAKA22,關注並點擊右上角頭像,可以查看歷史消息。另:如果公眾號發生意外,請加個人同名微信號『自由的阿甘』ACM_KAKA22,方便繼續交流。(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推薦閱讀:
※顧春芳有什麼背景嗎?
※長期不上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何看待網路上跟風的行為?
※台灣為什麼擠破腦袋想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如何看待《中國學生所謂的數學牛逼》這篇文章?
TAG: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