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與黛玉有什麼共同之處?
03-30
黛玉與寶玉從小在一起,感情自然比別人深厚人生觀不同:寶釵天天勸寶玉仕途功名,而寶玉恰恰最厭煩這一點,他喜歡與姐妹們做詩,黛玉卻從不和他說這些「混賬話」寶黛二人都是心地純潔善良的人,如寶玉燙了手卻不自知而問丫頭燙了沒有,黛玉葬花等
推薦閱讀:
當然寶釵也善良,如為金釧備下葬衣,但她未免顯得冷了
寶玉與黛玉實際上是一種似近而實遠的關係。在一般人的眼中,寶、黛二人大概是天下少有、地上無雙的一對絕世佳偶了。不是嗎?他們心心相印、呼吸相關,每一滴眼淚都發自肺腑,每一句盟誓,都刻骨銘心。然而,筆者所要指出的是,這樣的看法,卻不過是一種因情害義,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見識!如果肯於將狂熱的情緒,放進冷靜的理智中,淬一淬火,我們倒也不難發現,寶、黛二人其「心心相印」、「呼吸相關」背後的「志不同」與「道不合」!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論證「寶黛愛情的叛逆性」,成為了紅學界流行的一個熱點。論者往往抓住第32回寶玉說的「林姑娘從不說這些混帳話」,以及第36回所謂「獨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勸他去立身揚名等語,所以深敬黛玉」一句,一遍又一遍地大做文章,以為是找到了寶黛愛情「共同的思想基礎」以及《紅樓夢》的「反封建」性質。可事實上,黛玉又是否真的有這樣的「叛逆」嗎?她真的不拿所謂的「混帳話」來勸諫寶玉嗎?在本文的第一章里,我們就已經揭破這個流傳甚廣的神話!我們還是來看看第34回,黛玉探望寶玉時,她的言行表現吧!小說第33回敘,寶玉「不肖種種大承笞撻」,遭到了父親賈政的毒打。第34回,黛玉即前往怡紅院探傷。黛玉見了寶玉,「心中雖然有萬句言詞,只是不能說得」。半日,方抽抽噎噎地說出一句話來。可她說出的這第一句話,卻是:「你從此可都改了罷!」(第34回)好一句「你從此可都改了罷」!可見,林妹妹的頭腦中,也並非沒有所謂的「混帳思想」呵!寶玉挨了打,受了皮肉之苦。此刻,他最需要的恰恰是知己的寬慰和戀人的支持。可是,自己滿心喜愛的林妹妹,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居然也說出了這樣的「混帳話」來,這又如何不令他黯然神傷呢?果然,寶玉聽了黛玉的勸悔之語,也不禁要「長嘆一聲」,告誡她說:「你放心,別說這樣話。就便是為這些人死了,我也是情願的!」我們不難從中讀出多少失望與無奈的情緒!由此,回溯前文,那黛玉又是否真的自幼不勸寶玉立身揚名呢?我們再來看看小說第9回中,黛玉聽說寶玉要上學去時,她又是如何鼓勵、勸勉寶玉的吧:
彼時黛玉才在窗下對鏡理妝,聽寶玉說上學去,因笑道:「好!這一去可定是要『蟾宮折桂』去了!」(第9回)「蟾宮折桂」四字,脫口而出。你看,黛玉心中,她所念念不忘的,還是寶玉將來「蟾宮折桂」、金榜題名的榮耀!無獨有偶,在黛玉最為喜愛的一部戲劇——崑劇《牡丹亭》中,其女主人公杜麗娘,也恰好寫下過表示自己將來要嫁個狀元郎的詩句:「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看來,「牡丹亭艷曲警芳心」,所「警」之「芳心」,還絕不僅僅停留在「情小姐以情小姐詞曲動之」這樣的水平之上。「情辭」、「艷曲」的背後,是二人同樣的價值趨向:一旦獲得了鐘意的愛情與婚姻,她們都無可避免地將向傳統的、世俗的人生道路回歸。而我們知道,這種回歸恰恰是寶玉最為耽心與害怕的東西。他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女孩子嫁了人,就變得和男人一樣!推薦閱讀:
※你所期望的《紅樓夢》結局是什麼?
※江寧織造是個怎樣的企業?其政經地位大致可以類比今天的哪個國企?
※賈瑞的死,誰該負責
※讀後感——《紅樓夢》
※薛寶釵「任是無情也動人」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