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冬至的由來、習俗你知道多少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完全換成冬季星空,而且從今天開始「進九」。

冬至日太陽高度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多,冬至後便開始「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曆一月、二月,我國大部已入春,因此「九九艷陽天」。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節的由來與傳說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 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 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 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 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的傳說:

冬至傳說之一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 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 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吃「捏凍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餃子的俗稱。緣何有這種食 俗 呢?相傳南陽醫聖張仲景曾在長沙為官,他告老還鄉那時適是大雪紛飛的冬天,寒風刺骨。 他看見南陽白河兩岸的鄉親衣不遮體,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凍爛了,心裡非常難過,就叫其弟子在南陽關東搭起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 出來剁碎,用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再放下鍋里煮熟,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服食後,鄉親們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 模仿做著吃,是故形成「捏凍耳朵」此種習俗。以後人們稱它為「餃子,也有的稱它為「扁食」和「燙麵餃」,人們還紛紛傳說吃了冬至的餃子不凍人。

冬至傳說之二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冬至傳說之三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冬至的習俗

古代紀念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

唐宋時,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九九消寒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鉤描紅書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划,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

此外,還有採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余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說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那麼各地習俗你知道多少呢,我們一塊來盤點一下。

1、吃餃子

每年農曆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各大超市商場等餃子賣的都很「俏」。諺云:「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為什麼冬至這天要吃餃子呢?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葯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集醫家之大成,著有《傷寒雜病論》,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葯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2、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這一節氣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姑蘇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滷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台灣糯糕

在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

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於冬至或前後約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長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稱「祭祖」。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冬至節 祖先,在台灣一直世代相傳,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蘿蔔、青菜、豆腐、木耳等。

江南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山東滕州羊肉湯

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現山東滕州一帶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湯。

各地民諺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滿。(桂)

冬至西北風,來年干一春。(晉)

關於冬至的詩詞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杜甫《小至》

年年至日長為客,忽忽窮愁泥殺人!江上形容吾獨老,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鳴玉朝來散紫宸。心折此時無一寸,路迷何處望三秦? —— 杜甫《冬至》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香燭鮮花紙錢銀,八果八素並八珍。合家召開追思會,緬懷英烈祭先人。—— 張志真《冬至祭》

推薦閱讀:

過小年 該打點打點誰
古代時春節有哪些有意思的習俗?

TAG:傳統文化 | 冬至 | 中國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