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高盛紐約的offer,但還在糾結回國

三個華爾街糾結汪,求有經驗的朋友們扔答案。

【糾結汪1號】高盛的offer不心儀(不是我作。。只是部門尷尬),街上蹲幾年合適哦?

Booming君你好!關注你很久啦,有個關於職業選擇的問題想跟你探討一下。先自報下家門哈,清華基科本,NYU金融碩士在讀(17年6月畢業)現在在高盛衍生品部門做實習生。你可能也聽說了街上這幾年環境不是很好,各大行都在縮編,雖然GS給了個return offer,但不是我喜歡的衍生品Quant崗,所以還在猶豫要不要take。主要糾結的原因是長期來說我還是更看好國內金融市場的機會, 5年之內肯定會回國。如果我未來的大方向是回國的話,你覺得是在美國工作3-5年再回國好還是直接回國比較好呢?

【Booming君說】

從長期職業發展的角度,工作前幾年最重要的是 「把基礎夯實」—— 養成一套特別好的工作習慣、建立起最初的人脈圈子。因此,工作的前幾年,找到一個 」專業「 的東家是個最最要緊的事。如果能夠在美國找到這樣的大平台,Booming君的建議是先在裡面鍛煉積累一段時間,這會是件非常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它能夠幫你培養專業的工作習慣,帶你進入正確的 「圈子「 ,讓你在工作的一開始就對全球金融市場有個比較完整的概念。至於部門和崗位的選擇,因為你未來考慮回國,當然是跟中國市場業務相關性越強越好啦!

關於工作多久再回國,根據個人經驗,Booming君認為5年會是比較大的一個分水,在美國呆了5年以上的人,回國不僅僅會面臨薪水上比較大的pay cut,還面臨著之前積累的經驗沒有用武之地的尷尬。(中美兩國資本市場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市場結構、參與者構成、金融產品的差異等都會造成有些在美國的經驗無法應用於中國市場)所以,如果是剛工作的小夥伴,Booming君的建議是 2-3年的海外經驗剛剛好——該積累的基本業務技能和工作習慣積累到了,對市場的感覺也有了,這個時候回國paycut(攤手^^)也不會太多,是個比較合適的時點。

【糾結汪2號】JP Morgan做市商經驗,國內的買方壕會認幾分?

Booming君,看你經常發量化基金的招聘,想必對國內量化投資機構還挺了解的,最近正考慮回國轉到相關的機構工作,想跟你了解一下情況。我是PKU物理本,芝大金融工程碩士。在JPM自動做市策略組工作 3年,在華爾街的這幾年愈發覺得留在美國金融圈,上升空間有限:一來市場的競爭性太強,參與者高度機構化,不像國內還有大量的零售投資者可以「割韭菜」;二來金融機構中存在較明顯的Bamboo Ceiling,華人較難接觸到核心的東西。我的一些朋友這兩年在國內通過CTA高頻賺了第一桶金,並且開始計劃創立自己的對沖基金。這也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做出早日回國的決定吧,希望能加入一個買方機構逐步開創自己的事業,最好是有一定規模的私募吧,這樣提成、升遷都更市場化一些。現在的問題是,我在美國的工作經歷不直接適用於國內的買方機構,你覺得根據我的背景回國換到我所感興趣的買方工作崗位(股票多因子、商品 CTA)的難度大嗎?另外就是關於薪水這塊,我明白回國+轉型後我的薪水會比現在下降挺多,但我在一線大行也工作了3年多,回國後薪水我覺得40萬CNY base應該能達到吧(誠實哇昂%……&)?這個預期正確嗎?謝謝回答!

【Booming君說】

先來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關於從國外一線賣方到國內買方,實話實說,這個切換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據Booming君常年與買方機構打交道的一手信息,目前買方機構主要需要兩類員工:第一類是剛從學校畢業,基礎好有潛力的應屆生,公司願意給予較長的發展期,作為人才儲配逐步培養起來;第二類是有直接相關經驗的人才,在短時間適應後就能迅速上手,從而在業務上對公司有顯著貢獻。對於你這樣有一流學歷背景 +3-5年海外一線機構非相關工作經驗的候選人而言,定位有點尷尬,一方面從人才儲備的角度而言可塑性不如應屆生那麼強,另一方面從業務操作角度而言短期內又難以有明顯的貢獻(而雇你的成本也比較高)

接下來回答你問的第二個問題,關於回國轉型的薪水問題。一般而言,國內買方機構的薪水相比於賣方都會低一些,而對於你希望加入的量化私募基金而言,薪酬體系中占更高比例的是業績提成,對於私募而言,就是一個多貢獻多提成的機制。如果你無法提供有回測數據的完整策略(經實盤驗證的策略當然最好),那麼公司只能把你當作一個有潛力的新人來培養,在你證明個人對凈值的貢獻之前,很難提供匹配海外一線賣方的薪酬。(Booming君理解base降到40萬已經是很大讓步,所以……含淚抱抱)

【糾結汪3號】Offer好幾個(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怎麼選哦?

Booming君,最近碰到一件很糾結的事情,想跟你請教下。我是哥大金融碩,現在在美國一家大學endowment fund做投資經理,已經3年了。最近老公被好基友勾搭回國創業了,我也跟著開始看國內的工作機會,感覺現在國內金融市場的發展機會也挺多的,這次回國準備嘗試下FOF之外其他投資機構的機會:)之前電話面試了些公司,加上朋友推薦的機會,現在手裡已經有了幾個意向offer,這幾個offer有大機構,但崗位不那麼喜歡的,也有名不見經傳的小機構,但是工作內容我很喜歡,總之沒那麼十全十美,讓天平座的我陷入了無限糾結……想請問Booming君,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要怎麼選呢?你覺得是方向更重要還是平台更重要?

【Booming君說】

首先,可以把扔掉的offer分給Booming君的其他粉絲嘛??嗯「平台還是方向」這是職場選擇中經常遇到的選擇題哦!Booming君的建議是,假使我們把下一個可能的僱主對我們的評價作為自身職場價值的衡量指標之一,那我們可以站到僱主的角度思考下,等下一次再想換工作的時候,僱主會關注我們哪些方面的情況?

你是很典型的學歷不錯、海外工作經歷不錯,回國找工作的例子。而且你現在open地看很多方向的機會,有一些機會跟你之前的經驗不是那麼匹配,你回國的第一份工作也有些轉型的成分在裡面。考慮以下兩個因素:

(1)你還很年輕(工作5年以內),不會是太senior需要帶團隊的職位。(2)你的背景不錯,能力在國外已經被驗證(僱主願意為了你的潛力承擔轉型的risk)所以在這種情形下,你這次換工作僱主會願意接受部分轉型,看看你的潛力。

而你的下一次換工作,一定是應聘比較senior的職位了,這個時候僱主最關心的是直接經驗+能夠帶團隊,在這種情況下,僱主就很難容忍轉型了。(而僱主通常都會去你簡歷上面找直接的經驗,找不到直接的,就找最相關的。以投資為例,我們通常會替僱主考量:你做哪種類型的投資?如果是一級市場的話,投過幾個項目,有幾個成功退出,是什麼細分領域的,你在項目中的具體貢獻?如果是二級市場話,是否自己獨立管理Book,多大規模,收益及收益風險比如何?——你之前做成過什麼特別重要。)所以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可以規划下,下一份工作你想要做哪個領域來倒推這一份工作應該去什麼樣的平台,積累什麼樣的經驗,更能為下次所用哦!

今天Booming君的職場問答就到這裡啦,不知道是不是給很多糾結星人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啟發?如果能有所收穫,Booming君就太開心啦!o(* ̄▽ ̄*)ブ

P.S.有想回國做金融的童鞋,歡迎在後台跟Booming君聊聊,也可以掃描文末二維碼勾搭我們的Booming小豬手。關於國內各大機構的態勢,各個細分板塊的輪動,有哪些新興起的機會,Booming君都有很多好料跟你分享:P

【向我扔飛鏢吧!】

Booming這個賬號已經開了3年了,這三年來Booming君通過微信平台認識了許多靠譜的小夥伴,也幫助很多小夥伴找到了理想的工作。隨著關注粉絲的增多,在後台向Booming君諮詢職場發展的人也越來越多。Booming君意識到,僅僅發布JD已經不夠滿足小夥伴們的需求啦,Booming君每天接觸最多、思考最多的就是職場那些事兒,當然也有很多心得和想法願意和大家分享。所以今天起,Booming君準備開個問答專欄,把大家曾經向Booming君諮詢的各種具有共性的職場問題及Booming君的解答撰寫成文,以期給更多有相似困惑的朋友帶來一些啟發。(會寫的話題包括但不限於:工作轉型(換行業、換職能)、如何選擇不同的工作機會職場心理……)大家也可以在後台多給Booming君扔小紙條,把你關心、糾結、想不通的職場問題統統告訴Booming君,Booming君一定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哦!

歡迎關注Booming君微信公眾號:BoomingTalent

找工作、看機會,簡歷請發送至郵箱:job@boomingtalent.com

音頻版錄製中,???聲音溫潤/儒雅/甜美的熱心朋友後台報名哦~~


推薦閱讀:

關於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問題解答(一)》...
關於發布《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的通知
上市公司日常信息披露工作備忘錄--第五號 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穩定公司股價措施的信息披露規範要求
關於發布《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關於印發《關於規範上市公司國有股東行為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TAG:金融 | 高盛GoldmanSachs | 投資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