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物原理2——沒有記憶的感覺

原作:《Feeling Unreal》

譯者:CAIN

正如前文所說,杏仁核結構海馬體結構是大腦中兩個非常重要的下皮質構造。杏仁核對於恐懼和其它情感的初步處理至關重要,是情緒記憶的發端,之後情緒再由更高級的皮質進行加工。另外,杏仁核還是機體的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的泉源。而海馬體的作用是整合鞏固輸入的信息,以及存儲自傳體記憶與情景記憶——所有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組成的個人經歷,與事件所處的情境、時間等等。大腦的這兩種結構完全可以獨立運作——這開啟了一個頗具趣味的可能性一方面,人可能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某件事幾乎或完全沒有印象,尤其當這件事令人相當痛苦,因為人處於極端壓力下的時候,海馬體有可能無法記錄事件的清晰明確的自傳體記憶。但是另一方面,該事件或許以另一種方式被杏仁核所保存——某種類型的體驗能喚起相關聯的感受。因此,在未來的某一時刻,我們也許會遇到什麼,讓我們想起了久遠的一次創傷,或激起強烈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因為杏仁核「知曉」那件真實發生過的事,而我們卻沒有它的具體記憶。

知名的神經科學家約瑟夫·勒杜(Joseph LeDoux)在他的著作《感性的大腦》(TheEmotional Brain)(1996年)中,談到對情緒過度負荷狀態下記憶的形成的理解時,解釋了外顯記憶內隱記憶之間的區別的本質。勒杜說道,如果人對某一特定事件的印象是可怕恐懼,這一認知是關於情感體驗的陳述性記憶,由海馬體及其聯結結構編譯導入。反之,在事件發生時誘發的劇烈情緒反應(以及有時在後來回憶時出現的情緒反應)會激活內隱記憶系統,這個過程涉及杏仁核及其聯結結構的功能。當人處於足夠強烈或持久的壓力環境中時,可能出現海馬體關閉應激激素(皮質醇)的介導,從而導致外顯意識記憶功能受損。同時,壓力卻不會干擾、甚至可能提高杏仁核的功能。根據勒杜所言,「因此,一個人或許對某次創傷經歷只有模糊的意識記憶,但同時形成震撼人心的內隱無意識情緒記憶——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明白以上二者的差別是理解解離現象的關鍵。刺激可以觸發杏仁核而不啟動意識記憶,引起個人不知所以的劇烈的情緒狀態,即典型的「知道卻不了解」的解離癥狀。比起外顯系統,內隱系統較少隨時間的推移遺忘或篡改記憶,而且更早發育成熟,這個事實更促進了解離現象的出現,尤其當災難或逆境是發生於生命早期時。

皮質中另一個與之相關的部位是內側前額葉皮質,位於前額葉內部。它與大腦的邊緣系統或者說「情感」相關的部分具有重要關係,在調節和抑制情緒反應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一些表現為高度緊張和興奮的精神障礙中,前額皮質的這塊區域活動減退,無法有效抑制過度活躍的杏仁核與其它邊緣結構。相反地,我們可以預測的是,人格解體的情緒低落很可能涉及一種反演模式:邊緣系統被抑制,而前額葉過度活躍。

目前我們已經明確的是,大腦的這些區域已足夠成熟,可以讓我們探索隱伏於DPD之中的一些特殊功能障礙。在這樣的背景下,讓我們更深入研究人格解體者的腦模型,並進一步查看神經學、神經化學、與大腦成像的發現等有助於測試腦模型的學科。

你的每一次點贊,都是給我最好的鼓勵

你的每一次分享轉發,都能幫助到其他為病痛所苦的人

公眾號CAIN-HOLD-ON

期待與你成為朋友

推薦閱讀:

心理動力學和精神分析有什麼不同?
陰陽眼神童與精神分裂
是什麼在阻礙著改變之二——內在關係的力量
「前衛」作家衛慧改做家排師,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熱衷家排?
【王浩威等對話申荷永】與申荷永教授談「三修」(下)

TAG:精神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