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工作習慣,不過「勤、謹、和、緩」四字而已
作者:華為設計總監 尤原慶
來源:格上理財
鏈接:良好的工作習慣,不過「勤、謹、和、緩」四字而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著明出處。
「勤、謹、和、緩」四字箴言,是胡適先生對待學問的態度,而這四個字對於現代職場人來說也同樣適用。
今天,華為的設計總監尤原慶就和我們分享了他是如何在工作中實踐胡適的「勤謹和緩」之道的。
領英用戶(LinkedIn Member)尤原慶,現任華為設計總監,電信軟體首席用戶體驗專家工作很忙,或者工作很難的時候,偶爾會打腦袋。最近讀到胡適先生的治學方法這篇文章,發現裡面一個章節對我非常有啟發。所以記錄一下,學習、思考、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和故事。
先聽胡適先生講故事:
「宋人筆記中記一個少年的進士問同鄉老前輩:「做官有什麼秘訣?」
那個老前輩是個參政(副宰相),約略等於現在行政院的副院長,回答道:「做官要勤、謹、和、緩。」後人稱為「做官四字訣」。
我在小孩子的時候,就聽到這個故事;當時沒有注意。從前我們講治學方法,講歸納法、演繹法;後來年紀老一點了,才曉得做學問有成績沒有,並不在於讀了「邏輯學」沒有,而在於有沒有養成「勤、謹、和、緩」的良好習慣。這四個字不但是做官的秘訣,也是良好的治學習慣。」
我覺得「勤、謹、和、緩」也是工作的良好習慣。
在剛進入工作打基礎的時候,例如我們設計師,開始是培養基本技能,理解需求、畫稿、討論、細節、流程、展示…… 這些是年輕時候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這也是後面職業發展的根本,越紮實越好。
工作一段時間,硬技能逐漸成熟且形成風格,軟技能的重要性開始體現且越來越重要。
良好的工作習慣是讓職業精進的營養。
1勤Deligent
「勤是不躲懶,不偷懶。我上次在台大講演,提到台大前校長傅斯年先生兩句口號:『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那就是勤。」
勤是第一位。任何工作都離不開勤這個字,無論是體力活還是腦力活。肯定很多朋友要說,這道理誰都懂,有啥好談的呢?
我覺得這個道理應該好好談,因為勤是一種選擇。
每個人在工作場合都有能力勤,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在勤。原因很多,有一些朋友覺得付出沒有回報,有一些朋友覺得得過且過也算自自然然。我其實不太認同,我認為勤註定是有好結果的,至少在我小範圍認識的同事、朋友圈子裡,做到勤的人,工作回報都很不錯。
還是拿設計舉例子。來了一個需求,要做一個產品設計,極端一點來分,有兩種做法。最偷懶的做法,是直接憑著靈感和經驗做好設計方案,然後進入評審環節,讓產品經理、工程師、老闆去琢磨問題,然後配合大家一起優化產品。
最勤的做法,是與業務方溝通,充分理解產品需求,做好業界趨勢分析、競品分析,進行個人或者小範圍的頭腦風暴,然後自我驗證,集中想出解決方案,然後做創意設計,發散思維,然後再把發散思維的輸入回落到解決方案,1稿,2稿,3稿……然後拿出最有信心的設計方案,可能是1個,可能是3個,整理成一個成型能體現設計和商業價值的解決方案,給到同事進行評審。
這兩種方式最後展現的結果可能是一樣的,拍腦袋也能直接拿出1-3種方案,經過仔細琢磨最後也是1-3種方案,更慘的情況是,最後看到結果的同事和老闆也許並不能短時間分辨出兩種方式帶來結果的差異。但是從設計的角度來說,勤的方式做出來的設計方案,一定是最靠譜的。
2011年我在AT&T;工作的時候,有一個iPad項目,老闆把設計任務給我,很酷的老闆要求只有一個,「放開想,做好」。其實在公司環境工作的設計師都知道,這樣的機會不多,很多時候設計受限於業務、技術、短期訴求,不太可能好好想好好做,所以我很珍惜這次機會。
在開啟了戰鬥模式後,我把自己能想到的點子全部畫出來,發散開,然後收攏,大方向做完,再琢磨界面細節,2周做了13個設計方案。期間老闆來看過幾次,看我這麼high,也就沒有說啥。最後我整理出了3個方案,和老闆討論後,定了一個融合3個方案的新方案,給到公司領導評審,一次通過。
版本後面改完,這個產品的iPad版本在美國蘋果商店瀏覽類從39名上升到第1名,在第1名待了10個月。
當然,如果我是天才,拍腦袋做的設計方案也許也能成。但是我遠不是天才,勤能補拙,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勤的難點是,開始做並不會立即有成效,持續做下去,回報不會小。
2謹Discreet
「謹是不苟且、不潦草、不拆濫污。謹也可以說是恭敬的「敬」。夫子說「執事敬」,就是教人做一件事要鄭重的去做,不可以苟且,他又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都是敬事的意思。一點一滴都不苟且,一字一筆都不放過,就是謹。」
先說敬,有四個維度。
一是對工作本身要敬。無論是體現自身價值、磨礪個人技能、還是掙錢養家糊口,敬自己的工作。
二是對公司要敬。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在這裡工作就是公司的一份子,付出勞動為公司產生一份價值,我們都會偶爾對公司這個那個小事情有埋怨這個不可避免,不過對優秀的公司,對你的勞動給於正確回報的公司,要敬。
三是對同事要敬。像我之前寫過一個文章,設計學習路看人,每個同事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在一起工作也是緣分,對同事要敬重。
四是對自己要敬。如果這個工作不能讓你開心,要對自己負責,要解決問題。尊重自己,不讓自己有浪費生命的機會。
做到敬,再看謹。我感覺工作中的謹,是指踏實、細節、小心。不是讓你很內向,啥事情都唯唯諾諾,而是做事靠譜,不過渡承諾,不推卸責任,一件事情理順了就要做成,盡量不要給自己犯錯的機會。
做到敬和謹,就算運氣不好工作不出彩,至少也是一個同事喜歡的好同事吧。我覺得做到敬和謹,有一點很好,就是自己會心安理得,工作得舒心。
3和Peaceful
「和是虛心,不武斷,不固執成見,不動火氣。…… 赫胥黎說:「科學好像教訓我們:你最好站在事實的面前,像一個小孩子一樣;要願意拋棄一切先入的成見,要謙虛的跟著事實走,不管它帶你到什麼危險的境地去。」這就是和。」
心平氣和,工作環境有時非常激烈,爭吵難以避免,我也碰到過很多激烈的爭辯,有時也氣。
我覺得氣在所難免,但是可以盡量做到虛心、不武斷、不固執成見。咱們做設計的,不怕爭,不怕吵,但是怕自己扞衛的那點點難以科學量化的設計原則是偏的。
所以爭論之前,先虛心聽意見,反問自己是不是一定對的,如果一切OK還是要爭,那就不讓。
4緩Gradual
「宋人筆記:當那位參政提出「緩」字的時候,那些性急的人就抗議說緩要不得;不能緩。緩,是很要緊的。就是叫你不著急,不要輕易發表,不要輕易下結論;就是說「涼涼去吧!擱一擱、歇一歇吧!
這點太重要了。很多時候我們就是太急太衝動就說了後悔的話,做了後悔的決策,這些回想起來,會覺得「哦,當時靜靜應該就不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了……」
有時工作時,發現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email就回復過去,定一個設計方案,後來仔細一想,覺得不夠嚴謹,再回復去改,也許事情做對了,但是也影響了設計師專業形象。這些小問題緩緩都能避免的。
就像LOL要開團的時候,抗傷害的,控的,輸出的都到位了,也要審時度勢,看清楚,緩緩,抓準時機,團隊配合默契,各種開大,一輪就把對方擊潰了。如果每次開團都是不分青紅皂白往前沖,團滅的可能性很大。
最後胡適先生講到:
「我今天講的都是平淡無奇的話。最重要的意思是:做學問要能夠養成「勤、謹、和、緩」的好習慣;有了好習慣,當然就有好的方法,好的結果。」
希望自己能做到勤謹和緩的最初級層面,再慢慢進步,建立好的習慣,有好的方法,然後能有得到好的結果的可能。與各位朋友共勉:)
?盛夏的果實-莫文蔚
推薦閱讀:
※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
※想在有生之年成功,你必須弄懂這些事
※一位曠世天才的奇幻生命旅程
※我們研究了120名白手起家的億萬富翁,5個習慣讓他們受益終身
TAG:成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