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禮兒,不是學來的
北京人的「禮兒」多,尤其是老北京,「禮兒」就更多了。從一早兒睜開倆眼到晚上關燈上床,哪兒哪兒都離不開「禮兒」。就是日常生活的對話也十分客氣。
比如說同院兒里的老街坊們早晨起來一照面就說了:「呦,早起了您?」「早起了,您都喝完了吧?」「剛喝完,叫您惦記著!」
您瞧見沒有,一問一答,聽著就那麼舒坦,透著這麼親切。可是有人要問了,北京人不是一見面就問「您吃了嗎?」。非也,這是外界人對北京人的誤解!「您吃了嗎?」不是什麼時候都能問的,只能在中午和晌午前後才能這麼問。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鄰里之間在飯前飯後相互問一句「您吃了嗎」著實是一種樸實的關切。比如到了中午,街坊一見面:「呦,二爺,吃了嗎您?」「正要吃呢,怎麼著兄弟,您吃了嗎?」「還沒呢!」「我說,要不一塊吧嘿,咱哥兒倆喝口兒!」「哎呦謝謝您了,我這兒還有剩的呢,得,您趕緊吃吧!吃完了好歇會兒」 您看,這話聽著多舒心,又親切又實在,一整天您心裡都樂呵呵的。
那麼前面說的「您都喝完了吧」是指什麼呢?北京老土著們有早晨起來先喝茶的好習慣,「喝完了吧」 指的是喝茶。老北京的生活雖然比較清貧,卻很講究。
就說早晨喝茶吧,對身體非常有益,茶葉中的一些物質可以把人在睡覺時體內積澱的一些雜質和濁氣排出去。所以早晨一照面要問「您喝了嗎」,久而久之,「您喝了嗎」、 「您吃了嗎」也就成了一句禮節性的問候語。但決不能任何時候都問,否則就成了失禮。
有人又問了,剛才那二位怎麼一位稱「二爺」一位稱「兄弟」呀?這不是亂了輩份嗎?其實這裡的「二爺」是指老二的意思。北京人對兄弟排行「老大」、「老二」、「老三」尊稱為「大爺」、 「二爺」、 「三爺」。但「爺」字一定要念重聲,如果念成了輕聲,就變成大伯的輩份了。怎麼樣,講究太多了吧。
老北京人在街上相遇要先道吉祥後請安。比如兩位熟人一見面,年少的趕緊作揖:「呦,哥哥您吉祥!」(隨後單腿下彎)「我這兒給您請安啦!」。年長的急忙扶起對方:「哎呦兄弟您客氣,怎麼著家裡都挺好的吧?」「都挺好的,讓您惦記著。哎對了,老爺子挺硬朗吧?」「托兄弟福,硬朗著呢!」。
您瞧,這就是老北京人,文明,有身份。哪像現在呀,不分場合,張嘴就嚷嚷,野調無腔的!沒轍,誰讓社會在「進步」呢。
我聽到不少過客說北京的老人不願意給別人指道,問個路不夠費勁的。我敢說,您向他們問路時如果客氣地叫聲「爺爺、奶奶、大爺、大媽」,再加上一句「勞您駕」,他們不但會熱心地告訴您怎麼走,親自帶您去的心都有。如果您問路時連個客氣話都沒有,張口就「嗨」,沒大沒小的,能給您指路嗎?不罵你就算便宜了!
人憑一句話,佛憑一爐香。北京人更是如此,甭管什麼事兒,只要客客氣氣的都好商量。比如跟人說話,一定要用「您」,北京人就煩「你你」的。北京人說話如果不用「您」就顯得特沒禮貌,尤其是晚輩對長輩必須稱「您」, 第三人稱的「他」用在長輩身上也要改為「怹」,比如「爺爺怹老人家身體還好吧?」,如果對長輩稱「你」或「他」就是太沒家教了,外人可能又覺得言重了,但北京人就是這種意識,想改也改不了。也許在外鄉人看來有些世故,不就說個話問個路嗎,至於這麼多事兒嗎?沒辦法,北京人就是好個面兒、就是禮兒多,誰讓這裡是「六朝古都」呢?這麼多帝王將相生活過的地方,能少了規矩嗎?因此,講究禮數是北京人骨子裡的東西,說的文學一點,那是北京人的人生哲學,說的世俗一點,那叫混個人緣兒。
老北京生活中的細節里充滿了人生的趣味和哲理,處處都有禮數。比如鄰里之間相互借東西講究就很多,就說借鍋借碗吧,如果家裡來客人鍋碗不夠用了,向鄰居去借,還的時候不能空著還,鍋里碗里要裝點吃的,哪么裝點自製的鹹菜都行,要不就會被認為「不懂事」。鍋碗可以借,但刀不能借,誰知道您拿著刀幹嘛去呀,萬一正趕上您不順氣順手砍人一刀,責任算誰的?所以千萬不能去借用別人的刀。
請客是好事吧,但是壞了規矩就失禮了。就說娶媳婦發請柬吧,必須在結婚典禮的三天之前完成,要不您就不落好。親朋好友在三天之前收到請柬,您算是「請」人家,頭兩天收到請柬,您算是「叫」人家,要是當天再把請柬給人送去,您這就算是「提溜」人家了。趕上懂禮兒較真兒的,人家根本就不來。所以重要的親戚朋友,一般都在婚前一個月上門去邀請。
老北京的長輩總要叮囑孩子們牢記「出門三分小」,就是說見了人說話要謙和,寧肯將自己降低輩份也不能冒失自大,因為在北京人的意識里是長幼有序,尊卑有次的,所以把自己放在低人一頭的位置是吃不會吃虧的。當然,這個意識在當今的社會也需要適當改變了。比如前幾天我見路邊一個大老爺們兒拿看一打售樓宣傳單攔住一中年女人叫著:「阿姨,帶花園的洋房,您看看!」,中年女人瞪了大老爺們兒一眼:「叫誰阿婕呢?有病吧你!」。呵,如今的女土們就怕老,小朋友叫聲阿姨沒問題,你一大老爺們兒一也叫她阿姨不是找挨瞪嗎?所以社會的變遷也給傳統禮節帯來了麻煩。
不過,總的來說「禮多人不怪」,在北京人看來,這是生活的藝術,是北京特有的人情味。北京人的禮多是傳統,這與北京歷史上曾是多個朝代的首都有關。天子腳下的臣民沒禮沒面行您說行嗎?所以有禮有面是北京人起碼的素質。
文:老牛,圖:網路。
推薦閱讀:
※有些「老禮兒」,永遠不會被時代淘汰
※80張最真實的老北京照片,看到第5張我就哭了!
※老北京人為什麼鍾愛茉莉花茶
※老北京玩主茬架的4大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