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簡史》讀書筆記1: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可以控制饑荒、瘟疫和戰爭的發生,但人類的未來一定會更好么?

01

幾千年來,饑荒、瘟疫和戰爭一直都是困擾人類的三大難題。人類非正常死亡原因排行榜也毫無意外的一直被這3位霸佔。古往今來,無數思想家和預言家斷定:

饑荒、瘟疫和戰爭是上帝計劃或者我們不完美自然的一部分,會持續到時間的盡頭。

然而,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到了21世紀的今天,這三者雖然還沒有被人類完全征服,卻都已經成為可以控制的挑戰,而且都在發生的越來越少。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

  • 相比餓死,更多人死於吃的太多
  • 相比傳染病,更多人死於正常死亡
  • 自殺死亡人數超過由於軍隊、恐怖分子和暴力犯罪引起的死亡的總和

21世紀的普通人更可能死於狂吃麥當勞,而不是乾旱、埃博拉病毒或者基地組織。

02

饑荒一直是人類幾千年來最可怕的敵人。直到非常近期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生理貧困線的邊緣,低於這個線的人們會死於營養不良和飢餓。一個小錯誤或者一點壞運氣就會輕易給整個家庭或者村落判了死刑。

發生在法國1692-1694年之間的饑荒,餓死了280萬人,占當時人口總數的15%。

1695年,饑荒襲擊了愛沙尼亞,奪走了全國1/5的生命。

1696年的芬蘭更加嚴重,1/4 - 1/3的人口死於饑荒。

….

更近的例子大家應該也都知道。

而到了21世紀的今天,雖然全球還有幾億人在溫飽線以下,但是在大部分國家,只有非常少的人會餓死。比如,現在的法國有6百萬人口,約佔全部人口的10%會營養不良,但是幾乎不會真有人會餓死。

相比之下,如今在大部分國家,吃的過多比饑荒要嚴重的多。2010年,全球有100萬人死於營養不良和饑荒,然而全球有300萬人死於肥胖症。2014年,全球有8.5億人營養不良,但是有21億人超重。

到2030年,預計全球會有一半的人超重。

你猜,到時候你屬於哪一半?

03

排在饑荒之後的瘟疫,也可以稱之為」看不見的艦隊「是人類的第2大敵人。

繁忙的城市之間來來往往的貨船以及宗教的朝聖者既是人類文明的基石也是病原體的溫床。

最著名的一場瘟疫,是所謂的」黑死病「,開始於1330年代的東亞或者中亞。從那裡開始,快速擴散到整個亞洲、歐洲和北非,用了不到20年到達大西洋的海岸線。7500萬-2億人,超過歐亞大陸人口總數的1/4死於這場瘟疫。英國,從瘟疫之前的370萬人到之後的220萬人,40%的人死於瘟疫。佛羅倫薩10萬居民有一半死於這場瘟疫。

歐洲人不僅殖民了他們」發現「的新大陸,而且幾乎毫無例外的原住民帶去了席捲大陸的瘟疫。

1520年3月,在西班牙船隊到達墨西哥的時候,墨西哥有2200萬人口,拜天花所賜,到了12月就只剩下1400萬人口。而這還只是第一波,流感、麻疹和其它感染疾病繼續一個又一個的接連重擊墨西哥,到了1580年,人口只剩下不到200萬。

到上個世紀的下半頁,人類醫學的發展有了長足進步。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已經被徹底根除,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傳染病在地球上清除。

而到了21世紀,2002/3爆發的SARS、2005年爆發的禽流感、2009/10年爆發的豬流感和2012年開始爆發的埃博拉雖然也都讓人類嚇出一身冷汗,但是其規模已經完全無法與之前相提並論。感染SARS死亡的人數全世界不到1000人,而感染埃博拉死亡的人數是11000人。

比起艾滋或者其他傳染病,如今大部分人死於癌症、心臟病和年齡太大。

癌症、心臟病並不是新的疾病,他們都有很長的歷史。只不過之前只有很少的人可以活的足夠長到可以得上這兩種病。

新傳染病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病原體的基因突變,到2050年,我們絲毫不會懷疑會出現更難纏的病菌。但是在醫生和病菌的競賽中,醫生跑的更快,2050年的藥品對付起新的傳染病很可能會更容易。

不僅如此,我們現在還擁有可以對抗病菌的仿生生物。病菌微生物有40億年對抗有機生物體的經歷,但是他們對抗仿生生物體卻完全沒有任何經驗,要演化出有效的防禦,難度也比之前大很多。

但是存在於人類自身內部的危險呢?生物科技讓我們可以打敗細菌和病毒,但是同時也讓人類本身成為前所未有的威脅。同樣的工具可以讓醫生快速識別和治癒新的疾病,同時也可以讓敵人和恐怖分子來生成甚至更可怕的疾病或者足以毀滅世界的病原體。

我們目前不能確認新的埃博拉病毒或者一個未知的流感會不會在全球流行,殺死上百萬人,但是我們不會再像之前的人類一樣認為瘟疫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災難。相反,我們會認為它是一個不可原諒的人類錯誤。

人類在自然流行病前很無助的時代或許已經結束了,但是我們或許會懷念它。

04

第3個好消息是人類打破了叢林法則,戰爭也正在消失。整個人類歷史長河,從石器時代到蒸汽機時代,從南北兩極到撒哈拉,一直處於戰爭的籠罩。大部分人會認為戰爭是正常的,而和平才是短暫的和不穩定的狀態。國際關係遵循叢林法則,即使兩個聲稱保持和平的政體,戰爭總是一個備選項。

20世紀的後50年,叢林法則即使不是正式結束,也可以說是終於被打破了。今天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戰爭已經非常罕見。

古老的農業社會,15%的人會死於人類暴力,到了20世紀,這個數字就銳減到5%,而到了21世紀,目前為止則只有大約1%的人會死於人類暴力。

2012年,全世界大概5600萬人死亡:

62萬人死於人類暴力(死於戰爭12萬人,另外50萬人死於暴力犯罪)

80萬人死於自殺

150萬人死於糖尿病

現在,糖比武器更危險。

甚至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戰爭是不可想像的。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政府、公司、個人考慮未來的時候,基本上不會把戰爭因素考慮進去。

核武器讓超級大國之間不在敢隨便訴諸戰爭,他們都在找替代選項和利用和平的方式解決衝突。

同時,全球經濟已經從物質型經濟(material-based economy)到知識型經濟(knowledge-based economy)。之前的主要財富來源是物質資產比如金礦、小土地和油井。今天主要的財富來源是知識。你可以通過戰爭征服油田,但是你不能通過戰爭征服知識。隨著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戰爭的收益下降了,戰爭變得越來越局限在那些還是傳統的基於物質型經濟的地區,比如中東和中非。

比如1998年,盧安達發動戰爭,掠奪鄰居剛果的鈳鉭鐵礦,從中可以每年獲利2.4億美金。對貧窮的盧安達,這是很多錢。但是中國人通過和平的商業,1天就可以掙到這些錢。

這種新的和平不僅僅是嬉皮士的幻想。渴望權力的政府和貪婪的公司同樣需要和平。

當然沒人可以保證,新和平會永遠持續下去。就像核武器讓新和平第一次成為可能,未來的技術發展或許會產生新的戰爭種類。

比如小的國家或者個人現在就有能力發動網路戰和超級大國有效對抗,或許會讓世界不那麼平靜。北朝鮮或者伊朗可以利用邏輯炸彈程序來關掉加利福尼亞的電力。美國和其他國家的很多重要設施的網路裡面很有可能已經塞滿了這樣的程序。

然而,不能把能力和動機混淆在一起。雖然網路戰可以帶來新的破壞,但是使用它們的新動機卻沒有增加。過去70年,人類不僅打破了叢林法則,同樣也包括契科夫定律。安東·帕夫洛維奇·契訶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w)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話:

一把在演出第3幕出現的槍,會不可避免的在第3幕被用上。

整個歷史上,如果皇帝或者國王獲得新的武器,他們就會一天到晚想使用它。

而從1945年開始,人類開始學會控制這個誘惑。冷戰期間,核武器一直沒有被使用。到現在,我們已經習慣了生活在一個充滿沒有扔下來的炸彈和沒有發射的導彈的世界,已經成為打破叢林法則和契科夫定律的專家。

如果這些法則重新起效,那也是我們自己的錯誤 - 並不是我們無法逃避的命運。

恐怖主義呢?

恐怖主義採取弱勢策略(人肉炸彈、恐怖襲擊)的真正原因是實力不夠,他們通常沒有能力打敗軍隊、佔領一個國家或者摧毀整座城市。

2010,300萬死於肥胖症,而死於恐怖主義的全球共有7697個人。對普通的美國人或者歐洲人,可口可樂的死亡威脅遠比基地組織大。

05

未來幾十年,饑荒、瘟疫和戰爭或許還會繼續殺死上百萬的受害者,但是他們已經不再是超出無助人類理解和控制的不可避免的災難,相反,他們已經成為可以控制的挑戰。

承認我們過去的成功給我們希望和責任,鼓勵我們在未來付出更大的努力。未來如果人們繼續遭受饑荒、瘟疫和戰爭,我們不能再怪罪於自然或者上帝。人類可以在應對饑荒、瘟疫和戰爭上做的更好。

但是,歷史從來不會容忍一個真空的存在。饑荒、瘟疫和戰爭在減少,意味著別的東西註定會發生。我們最好仔細思考那會是什麼,否則,或許當我們打贏老戰爭的時候才發現我們已經完全陷入之前沒有意識到的新戰場。

已經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核心任務會是作為一個整體來保護人類和地球。我們成功把饑荒、瘟疫和戰爭控制下來,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現象級的經濟增長 - 給我們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醫藥、能量和原材料。

然而經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破壞了地球的生態平衡。人類很遲才認識到這個危險,而且至今也沒做太多補救。儘管大家都在談論污染、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大部分國家還沒有做出任何重大的經濟或者政治犧牲來改變這個局面。

當面對經濟增長和生態平衡之間的選擇,政客們、CEO們和選民們總是選擇增長。21世紀,如果真想避免災難,我們應該做的更好。

人類還會努力要什麼?會不會滿足於已經成功控制了饑荒、瘟疫和戰爭,然後全力保護生態平衡?那或許是最聰明的選擇,但是人類不大可能這麼選擇。

人類幾乎從不滿足他們已經擁有的東西。人類心智對成就最常見的反應不是滿足,而是渴望更多。人類總是在尋求更好、更大、更好吃。

成功孕育雄心。

我們近期取得的成就正在讓人類給自己設置更大膽的目標。擁有有擔保的前所未有的繁榮、健康和和諧,基於我們過去的記錄和我們的價值取向,人類的下一個目標很可能是永生、幸福和封神。

細胞的更替成就了個體的延續,個體的死亡成就了種群的延續,種群的滅亡成就了自然的延續。老齡化已經是全球性的嚴重問題,看看我們的近鄰日本就知道了。

人類的未來一定會更好么?

推薦閱讀:

你對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有多少了解呢?
美國又發射導彈,你怎麼看?
山東費縣水湖村為什麼成為中國「金蛋村」?
【盤點】如何評價東京審判紀念館,建立東京審判紀念館對我們有何影響?
舊日本軍艦史(二):中古年代 西班牙大帆船

TAG:人類未來 | 歷史 | 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