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品質篇(一)

一直對產品品質的概念是模糊的,最早接觸到產品品質要到早之前參與的農資方面的銷售,產品定價比國產高,效果沒進口的好,自己在總結分析公司產品優勢時總是那麼幾句硬邦邦的公司大,服務好,大品牌之類的詞兒。零售店在乎的是差價,農民要的是效果。後面才真切的感受到了產品品質(性能穩定,可靠性高)的重要性及意義。小公司的產品確實效果可以做到比大公司的好(添加違禁成分),但是他做不大,遲早被審查發現關門(海南豇豆事件致使整個海南區域的豇豆滯銷)。應該沒老闆願意與不長久的公司合作吧,在者農民辛辛苦苦耕地,施肥,除草一年的收入指望,結果因為用上了效果不穩定(溫度高,渾濁水)的藥劑導致顆粒無收。這種事件也是常常有的,其導致的傷害及後果可以想像的到。到後面接觸的路燈桿,跟客戶有了很好的關係,也下了訂單,可是在交貨過程中,產品的厚度規格參差不齊,要求8mm 的壁厚只做到6mm,那可能是會出大問題的呀。所以再次面對客戶時,我也是滿懷愧疚,無話可說。最後客戶說了句「和你是朋友但是你們公司的產品絕對不會再要了」。 一個要做大,要獲得長久發展把品牌注入到每個人心中的公司一定是注重產品品質且把品質放到了第一位置來抓的~~

客戶角度感受產品品質 1.可靠性:在一定時間,一定條件下產品能完成其功能的能力及可能性。一些老的產品這方面表現很不錯甚至超過了現在的產品(可能是更新換代快,審美疲勞,快消方面的考慮), 表現在使用年限長,抗摔,不死機,功能穩定等等方面, 有個大學老師每天踩著鳳凰牌自行車穿梭在校園裡20年了(據說現在還騎著),四個輪子的轎車都放在家裡閑置著。2.一致性:保持每個產品的功能參數或者效果一致性的能力。第1個產品和第1萬,10萬的功能性能是一樣的。國產品這方面做的最好的是華為和老乾媽。

品質發展的幾個階段-------從品質靠檢驗到全員參與品質。在賣方時代是沒有產品品質概念的,能買到,用到產品就已經是很大的滿足了。

產品品質靠檢驗:只有到了賣方時代,引入競爭機制,消費者的選擇多了,才講究產品的品質,可是品質最初的階段也只是在最後的環節加入檢驗的工序做了篩選保證不讓次品流入市場。

產品品質靠生產:經過了第一個階段,企業經營者發現不良品都是從上一個流程生產過程製造出來的,所以品質發展進入了第二個階段,製程管理,狠抓生產製造環節,生產作業指導書,各種工裝夾具設備的引入減少人工操作的難度及試錯率,作業員的培訓,操作規範等等。

產品品質靠設計:產品的源頭在設計,問題的源頭應該也在設計,所以要想提高後面流程產品的品質需要在設計階段考慮品質的事情及品質部門的參與。

全員參與品質:品質發展的最高級階段提出,產品的品質不是靠哪一個部門或者哪一個人來完成了,一個好的產品是公司每個部門的每個人參與的結果,它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全公司所有人員的參與,品質制度的完善,人人都養成品質的意識。

全員參與品質需要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決策層人員的參與推進,制度完善,意識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現階段可以做的且效果明顯的是從開發流程,製程,來料上著手提高品質。

開發流程上主要參與的有DQA,IQC,IPQC,FQC,OQC。DQA 設計質量保證主要把控在開發流程上的每個節點,評估是否可以進入下一個階段。工作的重心在研發設計前期,既要保證進度正常運行,又要保證順利的進入下一個階段,所以前期的投入是非常巨大和必要的。但是剛開始DQA又不是技術專家,研發設計的東西你並不能做評判,這時就需要靠制度和流程,集體的力量和智慧了。必須輸入輸出的文檔(DFEA,DFM,DFR,DFQ),評審會議的簽字,每個成員的建議意見是你需要重點關注的點,DQA不是專職的技術崗位,但是需要不斷保持對技術的研究和學習,部門之間最好的協調溝通就是發現對方問題和並解決了問題。

製程,來料方面的後續再做闡述。

前期有了可靠性設計,就需要對其進行驗證,所以DQA還需要做可靠性測試驗證工作,及邊界測試,可靠性測試一方面是為了驗證最初研發設計的標準,但這往往是有偏差的,所以需要測試出大量穩定真實的數據,一方面反饋給研發做後續升級及新產品的改進依據。另一方面供其他部門(售後,市場,維修等)所用,售後可運用於客戶問題的答疑顯示及專業性。市場人員宣傳推廣時作為參考數據就不會出現誇大其詞引專業人士笑話了。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你如何看待產品運營這一職位的能力要求?
要出書了!這個是書的前言!
光學字元識別(OCR)類產品分析
《人月神話》讀書筆記⑤:總結與更新
課程篇(7):產品設計-基本理念

TAG:產品經理 | 產品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