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維 1:我們依靠什麼去做交互?

我們在做交互設計的時候如何去思考表現形式?

記得剛入行的時候小白一枚,啥都不懂。哪怕設計一個常見的登錄頁面,也要去找競品,找參考。照著畫,照著抄。

後來隨著經驗的積累,腦海中堆了很多交互樣式,比如:

但即使這樣每次在做原型的時候我依舊這麼去判斷:這個頁面用這種方式比其它都好看一些!或者:其它頁面都是這種樣式,統一形式。

作為一名愛折騰,愛刨根問題的人,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有個聲音在喊:這樣的思考方式是不對的。

為什麼我要用這種形式?

我為什麼要做這個列表?

為什麼不可以用另一種形式?

一連串的問題在腦中迴響,而隨著這些問題的展開我又發現了更多的問題,為什麼商品價格要與數量、屬性放在一起?為什麼購物車要放到標籤欄?

為什麼退出登錄要放到設置裡面……

拿個例子,比如驗證碼。

到底用哪一種更好,更合適呢?

心裡埋著這個點,直到有天看到了某款app的一個界面,它的這個操作:

第一個反應就是,哎呀我去,這特么多反人類的設計啊!兩根手指滑動!我平時用一個手指滑動都習慣了,你家為啥要兩個手指,你這¥%*#¥#@……%

冷靜下來後了解,這是家長許可權頁面需要防止兒童操作。結合使用場景,這樣操作是沒問題,但與用戶習慣違背體驗不夠友好。那麼問題來了,該如何優化呢?

這個前提得操作高效,還要防止兒童誤操作打開。我腦中開始閃現各種確認許可權的方法,交互形式——用圖形驗證碼?用加減演算法?用繪製圖案?用滑動拼圖?

腦瓜快速轉了將近2分鐘也沒想到合適的方案,我知道我的思考方式不對,之前一直埋在心底的問題又出來了。如何不去參考別人,不去拿現有形式套,我到底該如何進行交互設計呢?

想不到咋整?不想了。把這問題記著扔到了一邊。於是乎下班的時候我一邊騎著我的OCR一邊思考,當我準備去進行一個頁面的交互設計,去畫交互原型的時候,我該做哪些準備?而當我在做的時候又應該考慮哪些因素?

理清思緒後我發現像上面的家長驗證,它採用的是滑動方式,屬於交互規範中的手勢操作。而手勢除滑動外還有很多種,如點擊、長按、拖動。以此為出發點,進行優化,比如可以設計成文字描述+限時長按,可以設計成圖形描述+點擊。

不過指定操作這個比較複雜,還需要開發數據。so,這是一種思考方式,那麼這有什麼用呢?

大家都知道做互聯網不能固步自封,因此,很多人也好很多公司也好,都要求員工多看,多用,甚至有公司在招聘的時候說,用過千款以上app,那目的是為了什麼呢?

有很多,但是我這麼認為,如果你在用的過程中,能從根去發掘對方為什麼那麼做,他的做法是正確還是有待優化,比只記住用到的時候可以參考好的多。

當然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一條,為了讓你的設計站住腳。

why?

以後再說。
推薦閱讀:

UI設計必背英語|003頁面
2018年3大UI設計趨勢,你知道嗎?
移動端交互動效設計你怎麼看?
獃獃淺談:設計流程與產品分析
聽說你的設計稿Lock了?

TAG:交互設計 | 用戶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