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根據孩子的意願來決定要不要報興趣班。如果孩子願意去上興趣班,就可以去;如果不願意,不要強迫他去。

或許你會說,其他人家的孩子都報興趣班,我家孩子不報,那不就是輸在起跑線上了嗎?又或者你會說,不通過興趣班,孩子又怎樣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怎樣知道自己的特長。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愿,我可以理解。而我只想說,起跑線上不只是有興趣班。你可以帶孩子多去旅遊,見見世面,開拓眼界,眼界難道不也是成長。你可以帶著孩子參加一些有趣有用的活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這樣還能溝通你和孩子的感情。成長有許多方式,不是只有興趣班。你何不嘗試在別人家孩子上興趣班的時候,換一種有趣的方式培養他成才。

再說興趣班嘛,首先你得有興趣,沒有興趣,孩子肯定也學不好。這樣的事,作為大人肯定都清楚,你沒興趣的事你自己能做的很出色嗎?你自己做不到,為什麼強迫孩子做?

再說是孩子嘛,就應該有童年,就應該有童年的快樂。大人不應該用興趣班去剝奪他們應該享受的快樂。至於興趣,可以等他們大一點,自己去選擇培養。他自己選擇的,他肯定能做的更好。如果強迫他去做他不喜歡的事,他肯定會過的不快樂。我相信父母也希望孩子過的快樂吧。

覺得我回答的好的話,給我點個讚唄。



興趣班是一個成功的現代商業傳媒大眾化深入人心的典範。相比之前根據市場需求來對症下藥提供相應的商品服務,聰明的商人們想到了直接製造出一種看似需求的假象,聖誕節有平安果,保健品有一些列聲稱可以維持人體酸鹼平衡的藥物,還有被傳得神乎其神的酸奶和養樂多;而孩子們也終於有了「起跑線」。

小孩子很難說對什麼有興趣,孩子對所有事物都有興趣,或者說是好奇心。在我們家鄉有一個詞形容小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叫做「三日香」,只「香」三天,甚至有些大人們也如此:辦了一年的健身卡就可以練就人魚線瘦下大腿;聽了大咖一場演講買來一摞書以為就能走上人生巔峰。於是交了錢讓孩子上補習班就能讓自己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成了天經地義的事情。

孟母三遷,不僅是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甚大,我們同時也得注意到這個愛折騰的孟母也為寶貝兒子做了榜樣,而不是把他送進了什麼「興趣班」,孟子依然名傳百世。小孩子平日里的所見所聞,待到模仿動作的發生,就像是夏天夜裡的閃電划過一樣形如白晝,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花錢把孩子丟給興趣班,無異於花錢買了一張健身卡就以為萬事大吉了。

紀伯倫的《先知》里說過,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他們通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卻非因我們而來,他們在我們身邊卻不屬於我們。所以叫做「監護人」而不是「所有人」或者「保管人」之類的詞語。我們可以給予愛,但不得將我們的思想強加於他們,孩子是箭,飛往我們做夢也到不了的未來,而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將自己這把弓拉滿,沒有穩定的弓,何來又快又準的箭呢?



有興趣就去,

沒興趣拉倒,

這就是興趣班。

不過現在太多為了培養而培養,

花了大把的鈔票,

培訓機構或者輔導老師笑了,

孩子卻哭了。

哪來的興趣?!

多年後,參加工作,

那些所謂的興趣,

再也不會碰!

啥用?!



興趣班,顧名思義。孩子有興趣就去,硬讓他去有什麼用。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重新燃起鬥志,努力生活?

TAG:教育 | 校園生活 | 學校 | 興趣 | 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