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詩歌藝術的逃離
前言
詩歌藝術的受到冷落讓很多喜愛詩歌的人感到迷茫和困惑,詩歌藝術的冷淡不能澆熄我們心中詩意的追求,不管是關乎生活還是理想。都不應該被掩埋。一、詩歌藝術的「逃離」如何表現(一)、詩歌是什麼樣的藝術。詩歌是語言的藝術,也是情感的藝術。它需要用最正確最貼切的語言文字去表達一種情感。這種情感可能是情感,也可能只是情感的載體,也就是說感受不到什麼情感,僅僅只是一種滋味和感覺,捉摸不定的(這本身就是一種追求),冷酷隱身的(僅僅為了表達某種真理,是理性的)。不管它是什麼樣的藝術,它都會暗含著「逃離」的意味。詩歌是欺騙的,我們在讀一首詩歌的時候,認真的,帶入性的去讀,我們發現它怎麼那麼讓人不知所云,但卻實實在在的感受到了一種說不出口的美感,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我們會詫異詩人的感官感應層次和我們大相徑庭,或許是感覺到我們和詩人是知音。這種不一樣的感受結果其實都有著「逃離」所起的作用。「逃離」所起的作用是什麼呢?我們為什麼會感覺詫異或者相見恨晚?這就要從詩歌手法說起。詩歌有很多手法,有些詩歌很直白,給人神清氣爽的感覺,有些詩歌很扭曲,讓人皺眉糾結,有些詩歌很荒誕,有種故弄玄虛的技藝,有些詩歌非常世俗,讓人詫異「原來可以這樣寫詩啊」。等等。詩歌的手法和詩人的風格、詩歌的情感、環境的影響有關。不管是什麼樣的手法,他都是一種情感藝術,只要是藝術,他都是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的。而詩歌藝術更是如此。(二)、詩歌從形式到內容都包含「逃離」。詩歌的形式是「逃離」的,不是一段段,不是一章章,他是一行行的,它逃離著其他一切的語言形式藝術。曾經流行的樓梯體,就是最好的說明。紀伯倫的詩歌卻是散文式的,一大片的文字,那也是詩歌,只不過他是把一行行連著寫了。泰戈爾的詩歌,有的甚至只是一個句子,但也沒有人否認它是詩歌。有時,這種「逃離」的形式是多麼讓人感嘆詩歌的藝術之精巧與神奇,這本身就是一種大家雖司空見慣但仍然深究會令人迷惑的藝術。他們的神奇的排列組合會給人造成理解上的困難,上一行與下一行有著怎樣的聯繫,有沒有什麼具體的聯繫,都是關乎於怎樣理解詩歌情感的關鍵。這種「逃離」,是逃離了正常語言理解習慣,逃離了文字書寫表達習慣。詩歌的情感或者說真理也是「逃離的」,他總是那麼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他總是那麼讓人嘖嘖稱奇,他總是那麼讓人云里霧裡,它的神奇是因為它的語言文字,也許是最普通的文字,但經過神奇的排列組合也完全喪失了「理智」,讓人費解。也許本身就是沒有理智的語言,給人狂亂的無實物感,但卻讓人莫名有種精神上的愉悅享受,或許是精神上的折磨感。它們種種不一樣的感覺差別,都是因為語言文字的「逃離」。就像是耳熟能詳的意象意義,比如柳,不是植物(在詩歌情感上),只代表著「留下」,太陽代表光明,死水代表絕望和沒有生命力,等等。經過長長久久的語言與情感傳統積累,我們都能猜到什麼物代表什麼意義。但是有些不是傳統固定意象,我們就需要了解具體詩人的具體語境,這是非常複雜的理解過程。特別是古詩。現代詩歌使用現代白話寫成,可能少了很多揣摩猜疑,但卻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意思。這種文字上的「逃離」簡單來說就是指實指和虛指的分離。詩歌的最大魅力也來源於這種分離,明明字面上是這個意思,但實際上它卻有著另一番意思,也許這一行是這個意思,下一行又一個意思,但全部的整體表達確實另一種意思,任何際遇和情感印上了人的心靈,經過人的主觀意識加工和投放就會完全改變模樣,具體事物也就不再代表著本身,而是指為某一種情感服務。最有名的《惡之花》,由波德萊爾所做。那裡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語言,有很多貌似很不著調的文字表達說明,完全扭曲糾結,好似山路十八彎,那種抽象,變態,荒誕,誇張都是難以理解的。但正是這種離奇的文字傳達出了一種絕妙的詩歌情感,丑的惡的生出了美的好的。這種逆向的思維和語言態勢表達本身就是最典型的「逃離」。
很多很多現代詩歌不再追求語言的歧義,不再迷戀實指與虛指的分離,不再去陶醉語言本身的狂歡。它們開始變得認認真真,開始變得真真切切,開始變得實實在在,這其中最傑出的代表莫過於惠特曼的《草木集》。公路,房屋,車輛,生殖,大海,等等所有原生態景物肆無忌憚的表演著詩歌藝術,沒有晦澀,沒有遮掩,沒有曲折,本身的物體就是詩歌的生命所在,因為他要歌頌的和表達的就是這實實在在的客觀世界。就像他的詩歌《我》裡面說他自己好吃,生殖力旺盛,這麼赤裸裸的粗漢子風采被他用最下里巴人的語言去表達,卻傳達出一種匪夷所思的生命力和存在感,也沒有人否認這是詩歌。二、詩意是什麼樣的意味。詩歌的文字書寫最終還是為了詩歌情感或詩歌真理服務的,詩歌的世界好像是容易進入的,因為他的形勢就是一行行,它的情感是帶有詩意的,而詩意是捉摸不定的,是沒有定義規範的,只要覺得有了詩意他就會成為詩,當然前提總是先有詩的形式。詩形是決定是否為詩的先決條件。有詩意不一定就是一首詩歌,只能說是有詩意。形式決定內容,但只有形式沒有內容也不能成為一首真正的詩歌。不然所有人都能被稱作詩人,因為只要把文字一行行排列就可以,很顯然,這並不那麼簡單。既然詩形是先決條件,是必須得有的,那麼可以再且擱置一旁,專說詩意。什麼樣的內容才是有詩意的呢?詩意到底是什麼樣的意味呢?這就是詩的本質要回答的問題。詩的本質不是形式,而是詩意。詩意是一種意味,一種含有詩意的意味,沒有定義可以證明,是飄渺不定的。很難說清詩意是什麼,但我們有時會評價什麼什麼有詩意,什麼什麼沒有詩意,但凡有詩意的,都有一些共同特徵,比如有美感,有深沉的感情,有奇妙的意義,有震顫神經感官的影響力,等等會對我們的感情和感官產生深沉、強烈、難忘印象的特徵。他總是有點陽春白雪,有點深沉有力,有點奇幻絕妙。其實還是那麼難以說明,如果從反面來說,什麼沒有詩意。那些直白的土話,那些蒼白無力的陳述,那些理性無情的說明都是沒有詩意的。現代社會詩歌藝術的冷淡和單薄是有目共睹的,但有沒有詩意我們還是可以評價出來的。我一直覺得詩歌的每一個句子都有獨立的思想意義,甚至每一個字都擁有它的獨特意義。他是最為精鍊凝神的語言表達,所謂「詩眼」就是體現著詩歌藝術的高濃度高純度。每一行就是一個句子,或者是要獨立強調的特別意思,或許是為了詩歌的某種「韻律」,每一行都有獨立的語言系統,它是可以解讀和回味的,是高度凝練的。每一行在整首詩歌中都承擔著相當的分量,都有著相當大的思想意義,他是不能拆分肢解的。每一行,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個標點都是整首詩歌思想情感的載體,都有著同樣重要的意義。如果有一篇長篇小說,它的思想感情需要用幾句話去表達,那麼這句話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精心思考總結出來的,是不能隨便刪減的,這就好比詩歌的每一行每一字那樣重要。詩歌藝術最純粹最精鍊最凝神,所以是最耗費腦細胞去思考的,也是最能調動各種經驗和感官去理解的和領悟的。哪怕是最簡單的詩歌,也是最能表達某種感情的文字。詩歌藝術就是如此珍貴。就像是結晶體,像是鑽石,像是珍珠,總是由很多很多物質經過很久很久的磨練才偶然形成的。詩歌藝術就是這樣,古代亞里士多德把詩歌藝術的靈感說成是神靈附身而得。就是說出了它的不期而遇以及非凡而得。如此凝練的語言藝術是經由心靈層層過濾選拔出寥寥數字的傳神文字經過精心布置排列組合而成,當然是字字如金。當然有著某種「逃離」。因為它不允許啰嗦不允許鋪張,就是要時時刻刻保持詩意。三、詩歌藝術的流浪。(一)、逃離是為了更貼近。就像人流浪一樣,詩歌也是需要流浪的。人的流浪是因為貧窮,居無定所,或者是內心空虛找不到方向,或者是一直迷戀遠方,渴望了解整個世界,或者只是為了體驗流浪的感覺,重新刷新自己的世界觀,自處方式,或者為了逃避某種危險,不管哪一種,總是非常態的生活,比如每天上班下班,吃喝玩樂,談情說愛,高談闊論,修身養性,而是不知道明天會在哪裡,不知道夜晚會在哪裡安眠,不知道遠方到底有什麼在等待著自己,什麼貼近自身利益的都是未知,唯獨永遠在路上是肯定的。而詩歌藝術,就像人的流浪,是一種逃離,而逃離是為了更加貼近,就像人的流浪是為了更加貼近生活,更加貼近生命(不餓死,不被凍死)詩歌藝術的逃離就像是與生活的浮光掠影與紙醉金迷或者是與萬千氣象保持距離,從而能更好地看清想要看清的事物,然後更好的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真理。不逃離,就無法看清,就像一首古詩說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逃離不是消極的,它只是一種更加貼近目標的方式。而為什麼用「逃」這個字呢?他也是有著某種關乎詩歌精神的內在原因。(二)、詩歌精神的傳承。詩歌精神是永恆古典的,古典的永恆都是理想的,理想的永恆都是美好的,美好的永恆都是經過戰鬥得來的,戰鬥的永恆都是符合人的天性的,人的天性的永恆都是兩極分化的。兩極的中間多少搖擺,多少蛻變,多少掙扎,多少血淚,多少酸甜苦辣,這些強烈的改變,深刻的心理變化都簇擁著人的心靈進而使之迸發出或熱愛,或憎惡,或悲傷,或歡喜的情緒和情感。用文字表達出來的,具有詩形詩意的語言結構就是詩歌了。所以說詩歌精神是古典的。是由來已久的,是可以追溯至人類的誕生,是可以上溯至宇宙的形成。那一聲「嘭」,那一圈巨大無比的光暈爆炸,都帶著詩意。人類最初的形成是因為勞動,勞動口號「一二三、一二三,走」帶著詩意。詩意是需要用具有詩意眼光和內心的人來體會,是屬於文化人的,這也說出了詩歌的「貴族性」。但並不是只有「貴族性」。一個沒有經過文化教育的人很難理解一首詩歌的美感。不一樣的人對於同一種事物有著不同的理解,詩人會用詩意去理解和表達。詩意本身是複雜的和難以比喻的。
詩歌精神指向情感和真理,情感和真理來源於不同味道的現實,它既是一種藝術,就有著高於現實的特徵,就像太陽照耀大地,人心關注現實,陽光的熱度蒸發著地表的水分,人心搜集著現實的養分,水分升入空中凝結成雨滴、雪花,霧靄,冰雹墜落人間,養分在心靈里滋潤血液,經過人心選擇性的精挑細選然後費盡心思的整合重組成為了一首詩歌。現實的養分在心靈里到底經過了怎樣的歷練磨合,不同個性的人有不同的方法和結果,但無一例外的它們都變做了最心尖尖上的歌聲。唱出了淤積的喜怒哀樂,那種濃縮的情感給人心靈的激蕩和撫慰,讓人得到片刻的和諧,這種複雜的過程里包含了「逃離」。逃離著具體的苦難悲苦狂歡笑語,升華成了能給人力量和安慰的文字韻律以及其所傳達的情感真理,這種辛苦的創作過程,逃離了本體,凝結出了最抽象的意味,就是詩意了。正是由於「逃離」,人們才不會更加悲傷或者高興到瘋狂,它可以說是一種緩衝和詩歌創作的手段。具體說來,事物帶給你的所有強烈的感受,你當時可能無言以對或者忘記文字表達,當你追憶之時就已經開始了「逃離」,逃離本體,細細追剿那最震顫你的心靈的情感和真理。如果是悲苦的事,你會描述如何悲苦,但最終你會因為悲苦而感到崇高而壯麗,你的「逃離」是一種自我保護,不會讓你沉浸本事,你會因為文字的書寫和表達而得到安慰和平息。你就完美的「逃離」了所有悲傷。因為書寫的過程就是一種對本體的追認和咀嚼,在消化過程里,你終於可以逃離本體,進入一種創作完工的喜悅,這種喜悅也代表著你釋懷了,你和諧了。「逃離」是一種創作手段的消極表達和自然過程中因此會得到寧靜的方式呈現。(三)、我們如何欣賞詩歌。「逃離」既是創作過程中的,也是創作結果。但其實它又可以是一種欣賞過程和欣賞結果。古人云「好讀書,不求甚解」。如果不是做學術研究,我們普通人欣賞詩歌是不會字字斟酌的,我們只求獲得一種美感或者說是精神上的愉悅,我們可能不會花費很多精力去深究每一個字,每一行字,我們的欣賞是淺嘗輒止的,如果「每有會意」我們可能不會「欣然忘食」,我們會再讀一遍,細細的品味。詩歌藝術的受冷落,是因為複雜的社會文化環境和人心的價值觀變遷。詩歌的欣賞同樣也受到冷落,因為有小說,各種各樣的小說充滿了人的視野,我們可以在五光十色的小說世界找到各種不同的情感需求與宣洩。傳統價值觀的失落是受到了整個時代的價值觀的衝擊,詩歌藝術真可謂說是首當其衝的。從古至今,詩歌藝術都是被作為最高雅的藝術形式存在的,在古代,也只有少數文人掌握著詩歌創作的權利,近現代,詩歌藝術經過一波又一波的改革和翻新,出現很多主張類似又各有側重的派別,也出現了風格迥異的詩歌特色,有政治抒情詩,牆頭詩,革命戀愛詩,這些詩歌風潮潮起潮落,詩歌藝術在近現代大發異彩,完成了現代白話詩歌的創新和革命,現代詩歌用白話寫,抒發現代社會環境影響下現代人的思想感情,與古詩有著很大的不同,從形式到內容都者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形式,是一目了然的,內容的思想到底還是人類社會和人類的情感。但又有著不同的感受,就是一個「新」字。形式決定內容,內容又會影響著形式。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偷吃了,冰箱里的草莓,不要怪我,它們那麼涼,很多人認為這不是詩,但如果把這些文字一行行的排列起來就會出現不一樣的感覺,完全是一種別樣的風情,它就突然有了詩意,展現了一個小女孩調皮可愛的心靈。文字排列起來既是「我偷吃了 冰箱里的草莓 不要怪我 他們涼涼的 多麼好吃」就完全有了別樣感受,所以說現代詩歌藝術的門檻越來越低,詩意的有無和詩歌的形式有著很大的關係。現代詩歌的內容可以是這種偷吃草莓的調皮,看似完全擺脫了什麼貴族性和晦澀難懂。完全就是感官和直擊心靈的爽快利落。這種背離傳統的「逃離」,其實是一種更加貼近真實的至情至性。那我們的欣賞當然也是「逃離」,我們可以不再追究它有什麼樣的深層含義,也可以不必為此傷透腦筋,更不會出現一丁點的費解,因為詩歌原來也可以這麼透明亮徹,不需要浪費腦細胞去思考,直接呈現給我們看,直接打動我們的心靈,讓我們莞爾一笑,在心中蕩漾人類童年也可以說是最古典的天真爛漫。這種「逃離」複雜和故意複雜的簡簡單單的語言,更加貼近我們柔軟的心靈。詩歌藝術的「逃離」正是為了貼近本真的生活和寧靜安詳的心靈。四、詩歌藝術和詩歌精神的逃離是正常自然的。現當代詩歌藝術的「逃離」,從形式到內容,都有著突出的表現,白話帶來的重大變革使詩歌精神的表達和詩歌藝術的呈現出現了新的特色。我們會發現詩歌精神越來越平民,越來越真實,越來越隨情致性。這種「逃離」帶來了全新的精神享受。也打破了傳統的詩歌精神追求,得到了很多更新。這種逃離就像是流浪,我們的詩歌藝術在中國語言文字中不斷換著新的衣服,不斷變著妝容,好像基因也得到轉變,無論有多少新的花樣,新的包裝,新的創意,詩歌藝術總是有最本質單一的精神追求,那就是描述想要描述的,使自己和別人的的心靈得到撫慰和力量,獲得寧靜和和諧。詩歌藝術的「逃離」像是在流浪,它有著模糊的藝術規範,好像是字一行一行的排列就可以成為詩,當代詩歌的藝術形式自由自在,它在努力尋找著自己,也在努力做著蛻變。我們應該允許詩歌的離經叛道,每一種詩歌藝術都有它從古至今的源頭,從《詩經》的賦比興,到近代的哲理詩,政治抒情詩,等等很多不同的風格,到當代詩歌藝術的萎靡,真正愛詩歌的人會一直孜孜不倦的去嘗試,哪怕只是一行行字的排演,唯有寫字,寫有詩意的字才能使自我得到釋放和演繹,在詩歌世界裡,可以沒有法則,沒有約束,只有勇於嘗試和創新才會更加貼近自己。
五、結語綜上所述:人去流浪就像詩歌在逃亡,真正愛寫字愛詩歌的人會把文字當做一個個有靈魂的精靈,讓他們自由飛翔,有時不是我們在駕馭文字,而是文字在啟示著我們,就像我有時候寫詩歌,不知不覺那些如精靈般的文字會突然降臨,帶給我意想不到的驚喜。我們在寫詩歌的時候,緊緊抓住心情思想的波動,或者讓他自由流淌,或者深深凝結思索,或者旁敲側擊,或者左言右它,當你為了一首詩歌冥思苦想之時,你已經逃離了現實,進入了自由思想的王國,當你在無意中吐露出的悠悠話語,悄悄地傳進自己的耳朵,你會訝異,原來詩歌就是如此簡單和不期而至。這種詩歌的語言就是如此奇特。你因生活的種種不如意而傷心落寞,詩歌的文字慢慢為你梳理煩惱,當你創造出了一句詩歌,你會驚喜它們那麼精確,你會恍惚生活好像已成虛構,所有艱難困苦都不再是真實存在的,他們只是為了誕生出詩歌的虛構。你就真正逃離了悲傷絕望。這種人自身精神世界的轉換思想是詩人追求寧靜的不二法門。真正的逃離從來不是真正存在的,它是客觀上就具有的特性。詩歌的創作和欣賞都有著種種「逃離」。參考文獻[1]洪子誠《當代新詩史》[2]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3]朱立元《西方文論教程》[4]崔應賢《修辭學講義》[5]《基礎寫作教程》[6]梁遇春《流浪漢》
推薦閱讀:
※「羅」「王」雅集,趕赴一場文人盛會
※[寄語千禧一代] 「年輕崇拜」是對創造力的崇拜
※2018《超強寶貝》形象代言人——劉方渝
※80張國外藝術大師珍貴老照片,90%你沒見過!
※【吾史】什麼是「藝術」?(一)